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73028)
- 作品数:8 被引量:198H指数:8
- 相关作者:张干祁士华李军刘国卿彭先芝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利用SPMD技术监测珠江三角洲大气中多环芳烃被引量:10
- 2004年
- 利用半渗透膜被动采样装置(SPMD),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中多环芳烃进行了分季度为期一年的监测,同时在广州(GZ01站)用大流量采样器进行主动采样分析.结果表明,SPMD主要采集大气气态多环芳烃,其富集速率Rs受温度影响显著,低温更有利于SPMD对有机物的渗透富集.大气气态PAHs浓度季节差异明显,各季度平均值分别为286.0ng/m3(4~6月),322.0ng/m3(7~9月),216.4ng/m3(10~12月)和153.3ng/m3(1~3月),温度是影响气态PAHs含量高低的主因素.该区域内,污染程度呈南北低、中间高.污染源主要来自于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 刘国卿张干李军彭先芝祁士华
- 关键词:SPMD多环芳烃珠江三角洲
- 广州麓湖大气多环芳烃的干湿沉降被引量:15
- 2003年
- 以广州麓湖为小型城市湖泊的代表,对大气中多环芳烃的颗粒态沉降进行了连续一年的采样与分析. 结果表明,年均颗粒态多环芳烃的沉降通量为0.47mg/( m2·a). 全年直接由大气输入到麓湖的颗粒态多环芳烃总量约为0.1kg. 不同季节相比,夏季多环芳烃的沉降通量略高于秋季,而冬春季最高. 对比大气总悬浮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组成发现,当降雨量增大时,沉降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组成逐渐趋近于大气总悬浮物中多环芳烃的组成. 广州地区雨热同期、干冷咸至的季风气候特点,以及由此导致的大气颗粒物粒径变化和PAHs的气-粒分配变化,与大气PAHs污染程度一起,共同控制着沉降颗粒物中PAHs相对组成的季节变化.
- 李军张干祁士华刘国卿张伟玲
- 关键词:多环芳烃大气沉降颗粒物采样城市湖泊
- 多环芳烃在城市湖泊气-水界面上的交换被引量:11
- 2004年
- 利用大流量采样器和半渗透膜装置对广州麓湖大气中气态多环芳烃和水体中溶解态多环芳烃进行了连续一年的观测,在此数据基础上,依据国内外通用的双膜理论计算了多环芳烃在广州麓湖水面上的交换通量.结果显示萘、苊、二氢苊的交换通量方向是由湖水挥发进入大气,其它主要化合物都是从大气进入水体;在单个化合物的交换通量中,以菲的通量值为最大,平均达13137.1ng/(m2·d),最高达到21211.22ng/(m2·d),其次为萘、荧蒽、蒽、芘、芴、二氢苊和苊等.各化合物交换通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大部分都是在夏季达到最大值,在冬季交换通量降到最小值,但唯一例外的是芴,其交换通量却是在夏季降到最低值.
- 李军张干祁士华刘国卿
- 关键词:多环芳烃城市湖泊交换通量
- 麓湖中具生物有效性多环芳烃的特征和季节变化被引量:8
- 2003年
- 利用半渗透膜 (SPMD)采样技术对广州市内小型湖泊——麓湖中具生物有效性的多环芳烃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采样和分析 ,总多环芳烃的浓度值是从 2月份的最低值 33.3ng/ L 到 4月份的最高值 89.4 ng/ L,但各化合物的浓度值差别较大 ,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萘 ,达到了总量的 4 3.0 % ,其次依续为菲、芘、荧蒽、芴 ,其它化合物含量较低 ,而高环数的化合物含量更少 ,只有极少的 5环化合物 ,6环的化合物无检出。对各化合物分析比较后发现 ,PAHs在水中的浓度与其本身的溶解度有关 ,各个化合物的浓度的变化也受温度的影响 ,但与大气中该化合物的浓度无关。
- 李军张干祁士华
- 关键词:城市湖泊多环芳烃生物有效性
- 利用SPMD技术监测珠江三角洲大气有机氯农药被引量:20
- 2004年
- 利用半渗透膜装置(SPMD)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了分季度为期1年的监测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大气OCPs主要为DDTs,HCHs,氯丹和甲氧基氯,DDTs的含量约占总量的62%~88%。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有机氯农药时空分布差异明显,OCPs含量夏季高于冬季;各地区大气有机氯农药的年均含量为3 8~27 5ng d,香港和珠海较低(平均为5 0ng d),广州(GZ01)最高,年均值达27 5ng d。大气中m(DDT) m(DDD+DDE)均大于1,表明近期该地区大气中仍有新的DDT输入,对α-HCH和α-氯丹的手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它们的旋光异构体比值(年均值)(ER(+ -))分别为0 75和0 69。夏季大气与土壤中α-HCH的ER(+ -)相当,而冬季大气ER(+ -)要低于土壤,表明夏季大气α-HCH基本来自于土壤中α-HCH的挥发,而冬季大气α-HCH可能来自土壤挥发与外来源迁移的组合。
- 刘国卿张干李军彭先芝祁士华
-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SPMD手性化合物珠江三角洲
- 单体同位素技术在有机环境污染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04年
- 高分辨率色谱 同位素比值质谱(GC IRMS)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单体有机化合物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CSIA)日趋成熟,并广泛应用于环境有机污染研究领域,成为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判识和污染过程示踪的有力工具。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GC IRMS样品前处理技术、物理化学过程所导致的同位素分馏、不同有机化合物在生物降解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过程诸方面,并初步应用于一些受污染环境的评价中。
- 刘国卿张干彭先芝
- 广州市大气中颗粒态多环芳烃(PAHs)的主要污染源被引量:54
- 2004年
- 采用特征化合物与因子分析对广州市大气中颗粒态PAHs的来源及其贡献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大气中颗粒态多环芳烃主要来源是机动车尾气排放和燃煤,其中机动车为主要污染源,占了69%,其次为燃煤,占了31%.冬季大气中颗粒态多环芳烃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为低温、无风的气象条件下形成的逆温效应,主要污染源为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夏季颗粒态多环芳烃污染的增大同样是无风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结果,但此时燃煤对大气中颗粒态多环芳烃污染的贡献要略大于机动车尾气排放.
- 李军张干祁士华刘国卿
- 关键词:多环芳烃污染源PAHS
- 广州市大气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81
- 2004年
- 对广州市大气中气态和颗粒态多环芳烃 (PAHs)进行了连续一年的采样观测 .结果表明 ,气态和颗粒态样品中PAHs的平均浓度值分别为 312 9ng/m3 和 2 3 7ng/m3 ,即多环芳烃主要存在于气相中 ,占大气总PAHs年平均的 92 5 % ,且在夏季的比重要高于冬季 .所检出的的气态多环芳烃以芴、菲、蒽等低环数化合物为主 ,其中菲占了总含量的 6 0 %以上 ;颗粒态多环芳烃则以高环数的化合物为主 ,各化合物所占的比重相当 ,其相对浓度无显著差别 .气态多环芳烃在夏季达到高值 ,冬季降为低值 ;而颗粒态与其相反 ,夏季低值 ,冬季达到高值 .在所测定的气象条件中 ,温度在影响气态多环芳烃浓度变化的因素中占了绝对优势 ,其次为风速 ,其它气象因素未观测到有较明显的影响作用 ;对颗粒态多环芳烃来说 ,则无绝对的影响因素 ,温度、风速和湿度同为重要影响因素 ,但随着分子量的增加 ,各因素的影响大小顺序略有不同 .
- 李军张干祁士华
- 关键词:多环芳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