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0EM036)
-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2
- 相关作者:谷亦杰陈蕴博刘洪权王翠玲郑田田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济宁市技师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Li_4Ti_5O_(12)晶体16c位八面体几何特征和锂离子运动方向被引量:1
- 2013年
- 固相法合成Li4Ti5O12晶体。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对合成Li4Ti5O12的结构进行研究,发现在Li4Ti5O12中16 c位锂氧八面体发生扭曲,锂氧八面体中12条棱边长度不相同,两组棱边每组各6条,其中一组棱边长度0.326 04 nm,另一组棱边长度为0.296 27 nm。由于Li4Ti5O12晶体16 c位锂氧八面体发生扭曲,锂离子在Li4Ti5O12晶体运动方向选择性运动。
- 谷亦杰陈蕴博刘洪权王延敏孙杰
- 镁含量对LiNi_(1/3)Co_(1/3)Mn_(1/3-x)Mg_xO_2正极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共沉淀法和固相烧结法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xMgxO2(x为0、0.05和0.1).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研究了镁离子对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SEM结果显示最终产物形貌随镁含量增加,晶粒尺寸变大,粒径分布变化小,类球形;研究发现LiNi1/3Co1/3Mn1/3O2的XRD图中在30°~40°有微量第二相,镁掺杂第二相消失,当掺杂5%(摩尔分数)镁离子时,有序性最好.随着Mg离子替代Mn离子量的增加,晶胞参数发生变化:a先减小后增大,c逐渐增大,c/a和I003/I104先增大后减小.
- 王翠玲
- 关键词:正极材料LINI1晶胞参数
- 温度对LiNi_(0.45)Co_(0.15)Mn_(0.4)O_2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共沉淀法先合成出前驱体Ni0.45Co0.15Mn0.4(OH)2,然后将其与Li2CO3均匀混合后在三种温度下烧结制得正极材料LiNi0.45Co0.15Mn0.4O2。用XRD、SEM和电池测试仪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材料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合成的最佳温度为900℃,在900℃条件下合成的LiNi0.45Co0.15Mn0.4O2具有较好的层状结构和较高的电化学活性,首次放电容量超过130mAh/g,8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9.1%,而且颗粒形貌呈球形并大小均匀适中。
- 王翠玲姚坡元谷亦杰柳宏
- 关键词:电化学性能温度晶胞参数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12年
- 电极材料是推进电池技术发展及应用的关键。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LiFePO4表现出优异的电池性能(大容量、优异循环特性),但也有本征低电导率的缺点。具有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在电池充放电过程发生FePO4与LiFePO4之间的相变,已有实验证明充放电过程中出现固溶体LixFePO4。掺杂是提高材料电导率的常用手段,但LiFePO4的掺杂却一直饱受争议;缺陷化学的研究初步认定通过适当点缺陷的电荷补偿,晶体内引入掺杂元素是可以实现的,并且提出几种缺陷补偿机制。导电相复合可降低电极颗粒间的接触电阻,特别是LiFePO4的碳包覆有效地改善其电化学性能,促进其工业化推广;碳包覆的有效性取决于碳的sp2杂化键的比例及碳含量。由于电极材料形貌影响电池的充放电动力学过程,LiFePO4的颗粒尺寸、形状、表面粗糙度等的控制都成为提高电池性能的重要手段;LiFePO4的薄膜制备及三维构架技术则进一步推动微型电池的应用发展。
- 刘洪权郑田田郭倩颖陈蕴博谷亦杰
- 关键词:正极材料晶体结构表面包覆LIFEP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