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06DZ19505)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雅杰傅国平廖绍光胡佳姜斌更多>>
-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上海地区妇女乳腺癌组织PIK3CA基因热点突变区域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IK3CA)基因2个热点突变区域第9和第20外显子的突变,以及该突变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45例乳腺癌标本提取DNA后,对第9及第20外显子进行PCR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另取1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结果:在45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共发现14例(31%)PIK3CA基因突变,其中第9外显子8例(57%),第20外显子6例(43%)。在第9外显子突变中,1例为C1616G(P539R),1例为G1633A(E545K),6例为A1634C(E545A)。第20外显子的6例突变均为A3140G(H1047R)。10例良性肿瘤对照中均未发现突变。第9与第20外显子突变在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K3CA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ER/PR状态、HER-2表达和p53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IK3CA基因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但PIK3CA基因突变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 廖绍光傅国平王雅杰
- 关键词:PIK3CA基因突变
- 淋巴结阴性乳腺癌PAI-1表达及预后价值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方法评价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组织中PAI-1、c-erbB-2、VEGF和Ki-67的表达,以期发现有意义的预后指标,从而帮助鉴别高危和低危亚群,指导治疗。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62例经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中PAI-1、c-erbB-2、VEGF和Ki-67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影响5年无瘤生存率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62例中,PAI-1总阳性率为72.58%,其中弱表达35例(56.45%),中度表达8例(12.90%),强表达2例(3.23%),阴性17例(27.42%);PAI-1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相关,分级越高PAI-1表达强度越强。c-erbB-2、VEGF和Ki-67的阳性率分别为35.48%、54.84%和27.42%。单因素分析表明,影响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的因素为肿瘤大小、部位、年龄、PAI-1、Ki-67和VEGF。多因素分析表明,仅PAI-1是影响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肿瘤大小、部位、年龄、PAI-1、VEGF和Ki-67对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其中PAI-1具有独立预后价值。PAI-1中高表达的患者应该给予积极的术后辅助治疗。
- 王宁王斌薛春燕姜斌王雅杰
- 关键词:乳腺癌淋巴结阴性PAI-1C-ERBB-2
- DNA修复基因XRCC3与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耐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DNA损伤修复失败被认为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各种类型的DNA结构损伤中,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DSB)是一种最严重的DNA损伤,可以在生理过程中作为中间产物产生,也可以在外源性电离辐射和DNA断裂剂如抗癌药物、遗传毒物等损害过程中产生。如果DSB产生的伤害不能修复,可直接导致肿瘤的发生。
- 胡佳王雅杰
- 关键词:DNA损伤修复XRCC3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