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ZW043)
-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嘉良傅红英罗华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绍兴文理学院台州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地域人文传统与浙江新文学作家群的建构被引量:8
- 2009年
-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曾崛起了一个相当独特的作家群,这就是浙江新文学作家群。它是由鲁迅领衔,且阵容整齐、声势浩大,一度引领了中国现代文学新潮,在文学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从地域文学视角审视,这个群体的生成,应是此地浓厚的启蒙文化传统的现代延续,也联系着"面海的中国"的"小传统"的诸多因素。另外,这个群体之所以能高扬五四新文学的创造性,包括大力推动新文学文体的变革与创新等,也都与地域文化精神的驱动是分不开的。
- 王嘉良
- 关键词:地域文学人文传统小传统
- 论地域文化视阈中的“湖畔”诗人群被引量:4
- 2009年
- 从地域文化视阈审视"湖畔"诗人群,可以察见,这个诗人群的生成,实缘于当时浙江本土蓬勃开展的新文化活动的背景,其诗作表达的个性解放时代主题及更拓展的社会内涵,折射出中国新文学开创期浙江作家对新文学的关注点及其独特建树,也映现出地域文化因素对新诗创作的渗透。对此作出探究,当有助于对这个诗人群体认识的深化。
- 王嘉良
- 试论“白马湖文学”的独特存在意义与价值被引量:6
- 2008年
- 上世纪20年代初、中期,在浙东上虞白马湖畔曾汇聚一批新文学作家,创作了数量颇为可观的"白马湖文学",形成了被称之为"白马湖风格"的散文。本文考察这个作家群体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无可取代的独特地位及文学创作现象等,论证其在文学史上的独立存在意义与价值。
- 傅红英王嘉良
- 关键词:开明派作家群体
- “白马湖”作家群:精神品性与审美追求被引量:7
- 2009年
- 1920年代初、中期,在浙东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曾以此地为作家诗意的理想栖居地而群贤毕至、文人成集,一度汇聚一个作家群体,并以产出一批“白马湖”品牌的文学创作而饮誉五四文坛。这一段文学史实,近年来已为海内外众多文人学士所关注,笔者也曾著文探讨过“门马湖文学”在文学史上的“独立存在意义与价值”。但对这个作家群体的研究总量上还是偏少,对其在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意义,尚未作出应有的论述与评价;而且,因以往评论视角的过于单一,例如大抵只从“白马湖文学”的文体风格立论,缺少对群体的精神品性、创作倾向的深人沦析,要做到对这个群体的整体把握距离尚远。
- 王嘉良
- 关键词:作家群体审美追求品性文学创作文体风格
- 地域人文传统与现实主义文学思潮——论“浙江潮”对中国新文学现实主义思潮的引领意义被引量:7
- 2010年
- "浙江潮"引领中国新文学现实主义思潮,取决于浙江作家对世界文学新潮的敏锐感知与把握,也根因于积淀深厚的地域人文传统对现实主义的精神呼应。其引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新文学各个时期都有显著表征,集中体现在对各种重要的现实主义文学形态的引领作用。
- 王嘉良
- 关键词:现实主义
- 地域文化视阈中的“《现代》作家群”
- 2009年
- 上世纪30年代在《现代》杂志周围聚集的一个作家群体,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派"创作群体。这个作家群由同属"吴越文化"圈的浙江作家为主体构成,便显示出与地域文化的诸多精神牵连。"面海"区域的开放性、包容性,使其勇于外向拓展,接纳外来思潮,重视对现代主义的探求;而吴越"水文化"气质的渲染,又使其"现代"探索具有更多本土化特色。
- 王嘉良
- 关键词:吴越文化都市体验本土化特色
- 两浙人文传统:中国新文学巨匠茅盾的内源性文化承传被引量:4
- 2007年
- 探究中国新文学巨匠茅盾独特的文学/文化思想和文学创作风格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其勇于接纳近代世界文化新潮这个外源性因素,但承传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内源性因素也不容忽视。就继承传统而言,从两浙文化圈中走出的茅盾,其最初的文化接受便是两浙人文传统。这可从青年茅盾接受维新文化思潮影响、深厚的国学积累及其创作中烙刻的显著的浙西“水性”文化印记中得到印证。
- 王嘉良
- 关键词:文化承传
- 语丝作家群:地域色彩与文化定位被引量:1
- 2008年
- 探讨"浙江潮"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语丝作家群是一个重要视角。这个以鲁迅、周作人领衔的作家群体有鲜明的浙江地域色彩,其创作业绩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浙江文学精神。语丝作家群的启蒙文化立场、平民知识分子心态、自由主义的政治态度,在现代知识分子中有一定代表性,由此确定其在现代文化思想史上的历史定位。
- 王嘉良罗华
- 关键词:浙江潮启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