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716000)

作品数:50 被引量:299H指数:10
相关作者:严明许琳卢定强修志龙许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生物学
  • 19篇化学工程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理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1,3-丙二...
  • 9篇丙二醇
  • 6篇酵母
  • 5篇蛋白
  • 5篇异构酶
  • 5篇色谱
  • 5篇酿酒酵母
  • 5篇相色谱
  • 5篇基因
  • 4篇荧光
  • 4篇色谱法
  • 4篇酿酒
  • 4篇木糖异构酶
  • 4篇发酵
  • 4篇氨酸
  • 3篇氧氟沙星
  • 3篇液相色谱
  • 3篇液相色谱法
  • 3篇乙醇
  • 3篇荧光猝灭

机构

  • 31篇南京工业大学
  • 7篇大连理工大学
  • 5篇清华大学
  • 4篇湖南科技大学
  • 4篇浙江医药股份...
  • 2篇江南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邵阳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盐城工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江苏省药物研...

作者

  • 13篇严明
  • 12篇许琳
  • 9篇卢定强
  • 7篇修志龙
  • 6篇凌岫泉
  • 6篇许伟
  • 5篇欧阳平凯
  • 4篇陈建辉
  • 4篇吴雅霜
  • 4篇曹竹安
  • 4篇段柳
  • 4篇何冰芳
  • 4篇李艳
  • 4篇唐臻强
  • 4篇易平贵
  • 4篇张延平
  • 3篇肖洁瑾
  • 3篇张代佳
  • 3篇徐友海
  • 3篇李晖

传媒

  • 13篇生物加工过程
  • 5篇食品与发酵工...
  • 4篇精细化工
  • 2篇化工学报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精细与专用化...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有机化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11篇2008
  • 10篇2007
  • 17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级柱系统吸附分离金银花水提液中绿原酸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大孔树脂法进行多级系统串联吸附,洗脱工艺从金银花水提液中高效分离提取绿原酸,研究了多级柱串联吸附与洗脱、洗杂过程的控制方法。该系统共有4个区段:吸附区、脱附区、洗杂区。多根柱子采用模拟逆流方式分布于四个区段间,2个洗杂区起到回收多余溶剂和提高绿原酸的回收率的作用。该方法无吸附流失,树脂对绿原酸的吸附量达60mg/g。单柱操作时,水洗0.75BV(1BV=25mL)后,收集2BV洗脱液,串联洗脱总收集液的绿原酸浓度达到0.62mg/mL,收率98%。
卢定强洪声王俊凌岫泉张淑敏梁明鑫
关键词:绿原酸大孔树脂洗脱
不同甘油原料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对克雷伯氏菌在厌氧条件下以甘油为原料发酵生产1,3丙-二醇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甘油对菌体生长和产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批式流加发酵的方式,以纯甘油作为原料时,发酵液中1,3丙-二醇的质量浓度最高达到72.15g/L,从甘油到1,3丙-二醇的物质的量转化率为63.32%,生产强度达2.67g/(L.h);以粗发酵甘油作为原料时,发酵液中1,3丙-二醇的质量浓度最高为56.72g/L,物质的量转化率53.14%,生产强度2.36g/(L.h);而低纯度皂化甘油对菌体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成本分析表明粗发酵甘油更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徐友海刘海军赵晶修志龙
关键词:1,3-丙二醇克雷伯氏菌厌氧发酵甘油
酸度对氧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牛血清白蛋白在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N(pH^7.0),B(pH^9.0)和E(pH 3.5以下)等几种同分异构形态。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酸度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构以及对不同结构的BSA和氧氟沙星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应用荧光猝灭现象和F rster理论,求出了4个不同pH下两者结合的猝灭常数、能量转移效率和结合距离等参数。结果显示,氧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在pH 4.9时结合常数最大(1.928 1×105L.mol-1),结合距离小(r=2.55 nm),猝灭效应最好(8.63×104L.mol-1);氧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过程中,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是导致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的原因;中性、弱酸和弱碱性环境对两者的结合没有太大的影响,静电作用不是两者相互作用的主要作用力。使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氧氟沙星对BSA构象的影响。
唐臻强贺干武易平贵
关键词:氧氟沙星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同步荧光
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植物油沥青中的甾醇被引量:3
2008年
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法,用于快速测定植物油沥青中植物甾醇的组分和含量。方法中采用HP-5毛细管柱,FID检测器检测,内标法计算含量。甾醇在1~10mg/mL呈良好线性关系,植物油沥青中甾醇总合量为6.08%,包括菜油甾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回收率为96.2%-102.7%,相对标准偏差为1.54%。结果表明,该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植物油沥青因富含甾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卢定强吴雅霜陈建辉段柳凌岫泉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甾醇
gTME构建共发酵木糖和葡萄糖的重组酿酒酵母被引量:11
2008年
利用全转录工程(gTME)方法将全局转录因子spt15随机突变并克隆表达,构建突变库。将突变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YX212上,醋酸锂法转化入不利用木糖的酿酒酵母YPH499中,经特定的培养基初筛获得高效利用木糖并共发酵木糖和葡萄糖的酿酒酵母重组菌株。对获得的重组菌株进行了初步研究,该菌株能够很好的利用木糖并共发酵木糖和葡萄糖。在30oC,200r/min,发酵96h时,50g/L木糖和葡萄糖的利用率为94.0%和98.9%,乙醇产率为32.4%和31.6%,原始菌株乙醇产率为44.3%;当木糖和葡萄糖以质量比1:1混合发酵时,木糖和葡萄糖利用率分别为91.7%和85.9%,乙醇产率为26%。木糖醇的含量极低。
刘红梅许琳严明来灿钢欧阳平凯
关键词:重组酵母菌木糖共发酵
合成芳香醛邻苯二甲酰腙化合物的简便方法被引量:2
2007年
在氨基磺酸的水-甲醇溶液中,芳香醛、N-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和对甲苯亚磺酸钠缩合,随后于饱和NaHCO3水溶液-二氯甲烷两相中进行碱消除反应,即可制得芳香醛邻苯二甲酰腙。最佳工艺条件为:n(芳香醛)∶n(N-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n(对甲苯亚磺酸钠)n∶(氨基磺酸)=1∶1∶1.3∶2.0,反应在室温进行,产率均为70%以上。在制备公斤级芳香醛邻苯二甲酰腙(芳香醛用量10 mol)时,5种产品产率均在70%以上。目标化合物通过1HNMR,IR确认。
任星华李振江万婧李维思孙颖杰
关键词:酰腙氨基磺酸精细化工中间体
脂肪酶假单胞菌的分离培养及最佳产酶条件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以麻疯树油为唯一碳源,从以粉碎的麻疯树种子处理过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脂肪酶活性较高的茵株,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实验观察了碳源、氮源、无机盐及发酵工艺对产酶的影响,摇瓶发酵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产酶培养基的组成是(%,w/v):橄榄油2,酵母膏0.5,(NH_4)_2SO_40.5,MgCl_2·6H_2O 0.5,最适产酶温度为30℃,最佳产酶pH为6.5,转速180r/min,发酵培养36h酶活达到最高,为14.17U/mL。本研究为以麻疯树油为原料酶法生产生物柴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周海霞袁丽红欧阳平凯
关键词:脂肪酶假单胞菌
离子束诱变中Bacillus fordii MH602菌体保护剂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离子束诱变过程中,菌体细胞较长时间处于干燥、营养贫瘠的条件下,死亡率高.本研究比较了在干燥、营养贫瘠条件下,多种寡糖对对数生长期的嗜热海因酶产生菌BacillusfordiiMH602菌体细胞的保护作用.海藻糖效果显著,其最佳保护剂量为2%;同时证明海藻糖的保护作用没有对离子注入效应产生负面影响;首次报道了在离子束诱变技术中采用海藻糖作为保护剂提高突变率和诱变效果.相关结论对于抗干燥性能较差的微生物采用离子束诱变技术进行菌种选育具有实际指导作用.
阮建兵潘瑶何冰芳
关键词:离子束诱变海藻糖保护剂
培养基氧化还原态势调控对Klebsiella pneumoniae代谢流的影响
<正> 1,3-丙二醇(1,3-propanediol,简称1,3-PD)是一种重要的溶剂和化工原料,目前最主要的用途是用于聚酯、聚醚、聚氨酯等的合成。根据美国CONDUX公司的预测,到2010年,以1,3-PD与对苯二...
张延平杜晨宇饶治曾竹安
文献传递
手性辅基法不对称合成特殊结构α-氨基酸——甘氨酸等当体途径被引量:11
2005年
特殊结构的α-氨基酸对于生命过程研究和生物医药开发有重要意义.不对称合成α-氨基酸的方法学中,手性辅基方法是较多研究和应用的领域.介绍了该方法近二十年来的发展,对近十年的甘氨酸等当体合成策略做了详尽述评.
李振江万红贵韦萍石玉瑚欧阳平凯
关键词:Α-氨基酸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