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0JDXM008)
- 作品数:30 被引量:53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承贵陆畅章林王金凤高硕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安庆师范学院苏州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更多>>
- 儒学诠释的政治伦理路向及其反思
- 2013年
- 考诸儒学文献.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独特的景观:对观念或思想予以政治、伦理化的理解与诠释几乎已经成为具有普遍性的陈述。我们知道,儒学的诠释并不存在西方诠释学系统中的方法论预设,但它也有自身所侧重的原则,即不脱离个人体悟地描述人、物或事态,
- 王金凤
- 关键词:儒学文献政治伦理诠释学路向伦理化体悟
- “理”之意蕴及其开显——唐君毅对“理”的诠释及其检讨被引量:3
- 2012年
- 唐君毅认为,中国哲学中的"理"有物理、空理、名理、性理、文理、事理六种含义,其中"性理"最能代表中国哲学精神。"性理"即是"仁理",所以"性理"具有"生生义"。"性理"之生生内具某些特质,这些特殊性质正是"性理"之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所在。概言之,唐君毅对于"理"的诠释,不仅揭示出"理"本有的诸多意涵,而且赋予了新意,从而增弘了"理"之生命。自然,在具体诠释环节,以及对诸"理"关系的定位,唐君毅的工作似有完善的空间,而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 李承贵
- 关键词:生理
- 徐渭文艺观的另一面相:中道被引量:3
- 2015年
- 徐渭以其倡求抒写真我、本色而被视为晚明文学思潮的先驱,袁宏道对徐渭的推尊强化了二人同道的印象。但徐渭的文艺观及学术思想尚有孜求中道的一面,"真我说"与李贽的"童心说"、公安派的"性灵说"有本质的区别,徐渭所论之"我"不是一己之"我",而是"周天地所"的"大我"。与李贽、汤显祖、公安派论文时扬情抑理不同,徐渭论文主张情与理的统一。徐渭为文有"法严"的一面而有别于"不拘格套"的公安派。《论中》七篇是徐渭孜求中道的文艺观的学理基础,对"师类""自然"与"警惕"的态度体现了其为学孜求中道的取向。
- 周群
- 关键词:文艺观中道
- 杨简释《论语》抉微——以《论语》中部分文本为案例被引量:1
- 2012年
- 文章以杨简解释《论语》中的部分文本为案例,对杨简解释《论语》的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杨简解释的生命基础是"道心的滋润",解释的精神方向是"德性的伸扬",解释的方法技巧是"以行明义",解释的成果面相是"知识的驱逐"。就是说,在杨简解释实践中,至善圆融、无体无形、生机活泼的"道心"是贯注其解释实践的生命,由于"道心"本是万德之源,因而按照"道心"展开的杨简解释方向自然是德性的伸扬,而儒家语境中的道德从来就是以"实行"为特质,因而杨简解释道德范畴或命题时便习惯性地用实际的行为展示其意义,不过,由于杨简的整个解释实践为德性所占据,科学知识自然没有任何伸展的空间。
- 李承贵
- 关键词:《论语》
- 儒学传道的四种方式及其当代启示被引量:1
- 2011年
- 儒学、道家思想价值的传承与落实仍然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难题,本刊约编了几篇文章对这个问题进行研讨。李承贵教授认为,儒学传道有“以身传道”、“以文传道”、“以事传道”、“以心传道”四种方式,这四种传道方式不仅对儒学的传承、发展产生过积极作用,对于当今传道群体而言更富启示意义。
- 李承贵
- 关键词:传道儒学传承
- 对道德与知识的双重关切——朱熹“格物致知论”探微被引量:3
- 2013年
- "格物致知"这一命题在朱熹这里获得了全方位的诠释,朱熹不仅赋予了"格物"与"致知"新的内涵,而且正确解释、安排了二者的关系,揭示了"物"和"知"的内涵及其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格致"方法。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诠释,不仅超越了他的前辈,而且推动了"格物致知"这一命题在性质和旨趣上的转向,成为中国哲学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件。
- 李承贵
- 关键词:道德知识格物致知
- 朱子学研究的新境际——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朱子思想研究述评被引量:2
- 2013年
- 新世纪以来的朱熹思想研究呈多向展开态势,本文拟就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经学思想、诠释思想等领域的研究进行综合考察与分析,认为近十余年朱熹思想研究的成果是丰硕的,成就是卓越的,将在朱熹思想研究中扮演承前启后的角色,并对中国哲学思想史的研究产生积极影响。
- 李承贵
- 忠恕之道与道德金律:从“学而时习之”章谈起被引量:4
- 2015年
- 在当代关于"金规则"的讨论的背景下,通过对《论语》"学而时习之"章的解读,对"忠""恕"的内涵及其关系作进一步思考。"忠"表示的是由"尽己"而"推己"的过程,强调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所欲,施于人";"恕"表示的是由"推己"而"返己"的过程,强调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普世主义直线型路径不同,"忠恕"是一个由自身开始,又返回到自身的圆环式进程。恕道在"推己"的过程中遇到"异己"从而返回到自身的过程并不是一次消极的撤退,而是要返身自省,从而更进君子之德。
- 章林
- 关键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金律
- 道德先天性及其在经验知识层面的展开——孟子“良知”理论的内在逻辑被引量:1
- 2014年
- 孟子"良知"之"良"本义为"首",它显现的是道德超越性而非经验性,经验知识在时间上先行存在,并不意味着可以否定良知所具有的先天性、超越性。良知的道德超越性,是指独立于经验世界不为其干扰限制。同时良知又具有内在性,它既独立于经验又行于经验之中,表现于事事物物。在孟子那里,一个完满的道德应当是良知的超越性与经验内容相结合的既内在又超越的模式。
- 陆畅白欲晓
- 关键词:良知经验知识无限性有限性
- 孔子礼学二重性简论被引量:2
- 2014年
- 在孔子的哲学体系中,礼学思想是其首要的部分。礼学,是指孔子在承袭和改造夏商周三代礼制的前提下,对其损、益而形成的自己的一整套有关于礼的哲学观点。在春秋战国大的社会变革时期下,孔子礼学思想的形成,既有其积极进步的意义,又有保守落后的局限。对于孔子礼学的理论价值,我们不能简单地给予否定。在现代社会,对孔子礼学思想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和考察,有助于在新的历史时代下,进一步拓展礼学的研究领域和丰富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 李云
- 关键词:孔子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