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教育厅项目(SZ2010505)
- 作品数:47 被引量:200H指数:9
- 相关作者:孟祥林王妙英曲伟程伟李胜兰更多>>
- 相关机构: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城市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教育厅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条带”、“点状跳跃”模式的“大保定”城市空间发展思路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一城三星"理念下的"大保定"建设需要在更大空间内对城市发展进行设计。在"小马拉大车"的发展瓶颈下,保定的城市空间拓展采取"摊大饼"方式由核心地带均匀向外围空间蔓延并非理性选择。"大保定"的构建需要采取"条带"、"点状跳跃"模式的空间蔓延机制。这不仅会使得保定城市空间在短时间内得到拓展,而且可以有序分解保定的城市职能到邻近的核心村镇。在西部山麓和东部高速公路的发展约束下保定的发展选择应该是沿交通干线沿"东北-西南"方向进行条带状拓展,虽然短期内保定的外围空间呈现对称发展状态,但从长期看不对称的"条带状"发展格局是大势所趋。
- 孟祥林
- 关键词:条带
- 城镇扩展过程中的聚集均衡与新型城乡形态的农村聚落分析被引量:17
- 2011年
- 聚集能够产生节约且居民户住址选择遵循地租衰减规律,因此城镇规模的增长就是聚集与扩张的均衡。新型城乡形态下的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镇化也需要遵循聚集效应以产生经济节约,从而促进农村局面快速转变,农村城镇化稳步推进。但是农村聚落聚集节约与城镇发展有所不同:宅基地是私人财产、居民过分关注当前、区位条件差别较大、居民经济耐力较低等。同时农村工业聚集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包括城镇基础设施落后、产业聚集成本过高、政府支持有心无力、硬性搬迁被形式化等。探索创新性的农村城镇化模式势在必行。
- 孟祥林
- 关键词:农村聚落新型城乡形态
-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片区”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一、"一分为五"视域下的保定城市发展空间设计保定是京津向南出发的第一个中等城市,具有悠久的文化底蕴。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城市化水平较低。保定下辖3个城区和22个县共25个县级行政单元,发展中由于"小马拉大车"的问题,再加上保定不同区域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差距较大,所以保定虽然位于京津南缘,但经济发展水平与京津呈现鲜明对比。与北京邻接的涞水、涞源和易县位列"环京津贫困带"中。为此应该根据保定的实际情况进行划片发展。
- 孟祥林
- 关键词:区域经济环京津贫困带城市发展空间
- 京津冀一体化:“4C”+“双三角”的“分步式”发展对策分析被引量:15
- 2014年
- 京津冀一体化是多年来学界讨论的话题,专家们都在为京津冀的经济发展进言献策,在区划融合、产业对接、空间演化、扩大合作、存在问题等很多方面提出了观点。京津冀在历史上属于同一行政区划,新中国成立以后,天津和北京先后独立为直辖市,自此京津与河北省在经济发展状况上就逐渐出现了较大的发展差距,环京津区域出现了一个"环京津贫困带"。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京津与河北省都看到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京津冀一体化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京津周边的保定、唐山、承德和张家口也都提出了"对接京津"的发展思路。由于河北省在南北方向呈长条状,所以在一体化进程中需要采取"分步走"的发展措施,通过以点带面、由小到大逐步发展的方式,推动全面一体化进程。
- 孟祥林
-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环京津贫困带
- 区位因子对城市发展影响机理的区域经济学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新古典区位论在研究区位因子对城市发生和成长原因的方法上由静态转向动态、由线性转向拓扑,可以对多种区位因子影响下的城市发展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柏克曼的城市等级序列和城市成长阶段的划分说明城市的成长由一定的限制:规模经济所形成的成本节约要大于聚集后所形成的收益增加;最优的市场半径应该使消费者最后一个单位商品的边际成本等于相应供给半径下的市场价格。所以城市的成长受到交通运输、规模经济以及外部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孟祥林
- 关键词:区位因子城市发展经济学分析
-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保定红色文化发展研究——基于经济学的视角被引量:2
- 2014年
- 保定在京津冀城市一体化中起扮演着重要作用,以保定的红色文化为切入点,就能够找到保定融入"大北京"经济圈的新思路。借助京津大市场让保定红色文化得以市场化是发展保定红色文化的重要思路。将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整合,打造出红色文化名片,就能够让保定从京南区域经济发展中凸显出来。在发展措施方面应该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分区发展扩大影响力,提升文化产品档次,规划思路一体化,扩大城乡文化需求,加快农村城镇化。
- 孟祥林
- 关键词:京津冀红色文化
- 农村城镇化:国外实践与我国新型城乡形态发展设想被引量:5
- 2011年
- 农村城镇化在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功经验,韩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政策,这些方法归纳起来就是:政府发挥主体作用、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夯实农业基础设施、适度进行农民培训。但是我国的农村城镇化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没有诚意合作、村民行为急功近利、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等。实际上新型城乡形态下的农村城镇化应有如下新表现:由外到内追求时尚、目标选择由浮到静、村庄格局更加严整、在传统中渗透现代、完善居民创业平台,等等。
- 孟祥林
-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新型城乡形态
- “三Q+三C”发展思路下的“京西城市群”发展对策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一、“京西城市群”发展状况分析(一)京西城市群区域分化图1展示了“XQ+XC”模式下“京西城市群”的发展构架,“三O+三C”即“三城市群+三城市带”,这是对“环京津地区”未来城市发展进行“京津冀城市一体化”的一种新设计思路。“三城市带”即由首都主城区向外逐渐构建第一城市带、第二城市带和第三城市带,3个城市带要逐步将京津冀包容在一起。
- 孟祥林
- 关键词: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发展主城区
- “三农”“三步走”的农村城镇化瓶颈、对策与发展模式
- 2012年
-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镇化是紧密相关的两个层面,前者能够有力地促进后者。在"旧三农"必须变成"新三农"并且经历"三步走"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障碍因素,包括分散的自然村落与城镇集中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同的行政村之间进行合并的困扰、有些新农村建设只做表面文章、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较低等。变"旧三农"为"新三农"过程中需要农业工业化、农民知识化、农村现代化,在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镇化互动中改变农村面貌。结合不同农村的具体特点,可以通过发展工业企业、依托城镇职能以及政府行政造城等方式突出城镇作用推进农村城镇化,也可以通过完善农业产业、开发旅游服务和重用能人贤士等方式突出农村作用推进农村城镇化。
- 孟祥林
-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
- “环首都贫困带”与“环首都城市带”:“三Q+三C”模式的区域发展对策分析被引量:27
- 2013年
- ":环首都贫困带"是围绕首都形成的贫困区域,该区域的发展状态与首都形成了巨大反差,这个贫困带就像一个"破围脖"围住了首都。这种状况是由首都和环首都区域之间不对称发展所造成的。为了将这个"破围脖"换成"金项链",必须在首都与环首都地区之间构建"软区划",通过"三Q+三C"模式的城市体系建设,让首都与环首都地区进行融合发展。在这种前提下,环首都区域与北京这个大都市之间就可以平等对话,环首都地区的发展方式也就从"服务京津"变为"对接京津",从而逐渐培育起自身的经济增长点。
- 孟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