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4-903)

作品数:22 被引量:180H指数:8
相关作者:谭卫国吴清芳管红云杨应周车晓玲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结核
  • 11篇肺结核
  • 7篇结核患者
  • 7篇肺结核患者
  • 6篇结核病
  • 4篇耐多药
  • 3篇多药
  • 2篇医护
  • 2篇医护管理
  • 2篇涂阳肺结核
  • 2篇转诊
  • 2篇转诊追踪
  • 2篇卫生服务
  • 2篇问卷
  • 2篇流动人口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耐多药肺结核
  • 2篇结防机构
  • 2篇结核病患者

机构

  • 8篇深圳市慢性病...
  • 7篇广东省结核病...
  • 5篇深圳市宝安区...
  • 4篇广州市胸科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赣南医学院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6篇管红云
  • 6篇吴清芳
  • 6篇谭卫国
  • 5篇车晓玲
  • 5篇王云霞
  • 5篇赵梅桂
  • 5篇杨应周
  • 4篇赵安贵
  • 4篇郑娟娟
  • 3篇刘振扬
  • 2篇卢祖洵
  • 2篇李明珍
  • 2篇卓志鹏
  • 2篇吕德良
  • 2篇谭守勇
  • 2篇张璇
  • 1篇龚言红
  • 1篇黄政
  • 1篇李金莉
  • 1篇郭玲

传媒

  • 8篇中国防痨杂志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结核病与肺部...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新发传染病电...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圳市宝安区2005~2013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与治疗转归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结核病患者的发现、转诊和治疗转归现状及变动趋势,为结核病防治策略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对2005-2013年深圳市宝安区结核病患者发现和治疗转归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深圳市宝安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率2009年最高,为66.71/10万,此后逐年降低,2013年下降至48.71/10万。近8年间,疑似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不断升高,转诊到位率无明显变化。其中,流动人口疑似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呈现增长趋势,由2005年的54.83%、6.73%上升至2013年的92.7%、84.48%。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不断提高,特别是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涂阳患者2月末阴转率由2005年的45.42%上升至2013年的84.87%,成功治疗率由2005年的51.71%上升至2013年的93.16%。结论深圳市宝安区结核病患者发现和治疗效果大幅提高,但涂阳患者中复治患者比例较高,以及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率较低的问题仍然值得关注。
王云霞赵梅桂郑娟娟赵安贵黄政张璇
关键词:结核治疗转归
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监测预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5年
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发生,不仅给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同时也对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带来很大的影响.作者对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发生的现状及学校结核病监测预警的方法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陈燕珍谭守勇
关键词:哨点监测院校
2009~2013年深圳市学生结核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分析深圳市学生结核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深圳市学校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运用 SPSS 16.0软件对深圳市2009~2013年登记的392例学生结核病患者的发现、诊断、治疗和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3年深圳市学生肺结核登记发病率从9.79/10万下降至5.25/10万。男生发病数是女生的1.43倍,15-岁组病例最多(58.93%),第二季度高发(36.33%)。病人发现以转诊方式为主(60.20%),绝大多数是初治肺结核(99.23%)。学生肺结核患者的就诊延迟率为26.79%,明显低于全人群肺结核患者(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3,P <0.01)。学生涂阳患者2月末痰菌阴转率(88.29%)和治愈率(90.24%)均高于全人群肺结核患者(81.68%、8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13、9.42,P 值均<0.05)。结论近5年来深圳市学生结核病疫情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建议进一步重视学校健康促进,加强主动发现力度,提高学校结核病防控效果。
管红云谭卫国杨应周吴清芳车晓玲吕德良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
广东省全球基金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对广东省全球基金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为制订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建立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协调机制,对选定的2个项目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新登记的结核病患者2326例开展HIV检测;对同期新发及随访的HIV感染者开展结核病筛查8769例次,从《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Mtb与HIV双重感染领域工作报表》和省级督导报告中收集项目活动的相关情况。结果项目共为96.8%(2252/2326)的结核病患者提供了HIV抗体检测,其中发现Mtb与HIV双重感染患者12例;为可随访HIV感染与AIDS患者提供了结核病筛查例次数仅完成14.4%(1267/8769),其中发现Mtb与HIV双重感染患者14例。共计25例Mtb与HIV双重感染患者纳入了抗结核治疗,5例纳入抗HIV治疗。结论广东省全球基金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项目的实施促进了项目点的双重感染防控工作,为全省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尹建军钟球周琳李建伟方兰君吴惠忠
关键词:结核HIV感染预防卫生服务
广东省Mtb与HIV双重感染重点防治区(县)患者治疗管理现状分析
2014年
目的 分析广东省Mtb与HIV双重感染重点防治区(县)登记HIV阳性结核病患者的治疗管理现状,为进一步提高Mtb与HIV双重感染(简称“双重感染”)防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搜集广东省11个双重感染重点防治区(县)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机构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新登记的103例双重感染患者,对患者的登记、治疗管理现状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85.4%(88/103)的双重感染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咯痰≥2周”,91.3%(94/103)的患者胸片以“斑片、条索状”等较典型的结核病影像学改变为主;45.6%(47/103)的患者资料有明确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 retroviral therapy,ART)记录,41.7%(43/103)的患者资料有CD4+T淋巴细胞计数;除1例患者拒治外,53.9%(55/102)的双重感染患者接受了全程督导治疗管理模式;初治涂阳结核病患者的成功治疗率达到87.8%(36/41),初治涂阴患者的成功治疗率达到87.9%(51/58),3例复治涂阳患者2例治愈;7例双重感染患者死亡,其中初治涂阳患者4例和初治涂阴患者3例.结论 广东省重点区(县)双重感染患者治疗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抗结核化疗和ART的整合、降低患者病死率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尹建军陈珣珣李建伟蒋莉钟球周琳
关键词:HIV感染病人医护管理
2011—2015年广州市学生结核病流行状况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了解和分析2011—2015年广州市学生结核病疫情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登记的2011—2015年间来自广州市的2 756例学生结核病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学生结核病的流行状况,并对学生和全人群患者主要特征进行比较。结果(1)2011—2015年间广州市学生结核患者登记率呈总体下降趋势,登记率由2011年的21.9/10万(612/2 799 841)降为2015年的17.9/10万(532/2 974 053),下降幅度为18.3%,年递降率为4.9%。(2)涂阳肺结核患者986例,占登记患者的35.8%(986/2 756),涂阳患者登记率下降幅度为22.2%,年递降率为6.1%。(3)3—6月份为登记发病高峰期,占总登记人数的45.4%(1 251/2 756)以4月为最高发(451/2 756)。(4)登记率较高集中在老城区人口密集地区,前5位分别是越秀区、天河区、海珠区、番禺区、白云区,分别为55.7%、12.4%、7.8%、6.1%、4.4%。(5)男性患者占58.7%(1 619/2 756),女性患者占41.3%(1 137/2 756),男女比例为1.4∶1。不同年份的患者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493,P>0.05)。(6)平均年龄(19.04±3.41)岁,以15~19岁年龄段患者所占比例最多[49.5%(1 364/2 756)]。(7)临床诊断分型以继发性肺结核为最多,占登记患者的91.7%(2 526/2 756)。(8)学生患者的发现方式以因症就诊所占比例最多[47.7%(1 314/2 756)]。因症就诊的构成比从2011年的39.9%上升到2015年的50.8%(x^2=79.687,P<0.05),转诊的构成比从2011年的46.9%下降到2015年的32.5%(x^2=79.687,P<0.05)。(9)学生患者就诊延迟率是41.3%(1 138/2 756),低于全人群患者[48.9%(27 872/57 038)](x^2=60.377,P<0.05)。学生患者确诊延迟率为29.0%(799/2 756),高于全人群患者[25.4%(14 516/57 038)](x^2=17.307,P<0.05)。(10)学生涂阳患者中复治比例[2.8%(28/986)]明显低于全人群患者[13.0%(3 204/24 651)](x^2=88.788,P<0.05)。(11)学生初治涂阳患者的总治愈率为94.9%(9
潘桂珍杜雨华张晋昕林卓琛连永娥陈瑜晖钟耐容刘萍萍陈亮
关键词:结核病
深圳市跨区域流动肺结核患者综合管理模式实施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评价深圳市跨区域流动肺结核患者综合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为完善跨区域肺结核患者管理模式及制定防控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09-2012年深圳市2332例跨区域流动的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转出患者2027例,转入患者305例。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比较转出和转入患者在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到位情况、管理方式和管治效果等方面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跨区域流动肺结核患者的信息反馈率、总到位率、到位代管率和到位重登率分别为98.50%(2297/2332),75.34%(1757/2332),67.56%(1187/1757)和30.28%(532/1757)。转出患者的总到位率、到位代管率[73.95%(1499/2027)、63.31%(949/1499)]明显低于转入患者[84.59%(258/305),92.25%(238/258)],转出患者的丢失率、到位重登率[26.05%(528/2027)、35.16%(527/1499)]明显高于转入患者[15.41%(47/305)、1.94%(5/2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15、84.11、16.15、115.06,P值均〈0.001)。跨区域转诊丢失率为24.66%(575/2332),转诊未到位的主要原因有“未回”、“查无此人”、“外出”等。跨区域流动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56.13%(1309/2332)。转出患者与转入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52.44%(1063/2027)和80.66%(246/305),转出到位患者与转入到位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59.31%(889/1499)和83.72%(216/2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5.70、56.22,P值均〈0.001)。转出代管患者、转入代管患者与未转出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1.04%(864/949)、87.82%(209/238)和91.61%(14930/162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7,P〉0.05)。结论深圳市跨区域流动肺结核患者综合管理模式�
管红云谭卫国杨应周吴清芳车晓玲吕德良
关键词:病人医护管理居住流动性
2009-2013年深圳市宝安区非结防机构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情况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分析宝安区非结核病防治(以下简称结防)机构肺结核疑似患者信息,为提高该区肺结核病人发现与追踪工作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宝安区2009-2013年间非结防机构由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肺结核疑似患者信息及转诊单信息,对结果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2009-2013年宝安区非结防机构共报告肺结核疑似患者42256例,其中81.7%首诊在综合医院。疑似患者100%转诊,转诊到位率、追踪到位率和总体到位率分别为32.7%、62.1%和86.9%。62.7%的未到位疑似患者因联系方式有问题导致无法追踪或追踪不到位。结论宝安区非结防机构肺结核疑似患者的报告和到位情况较好,综合医院是本区肺结核病人发现工作的关键。
赵梅桂王云霞刘振扬吴春眉张璇卢祖洵
关键词:结核病人转诊
广州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被引量:27
2013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情况、对待结核病患者的态度以及获取结核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更好地开展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10所高校中共抽取47个班级的学生,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1588名,合格问卷1534份,导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别,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合格的1534份调查问卷中,高校学生对结核病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为62.9%(4824/7670),其中减免治疗政策的知晓率为27.1%(416/1534),核心信息全部知晓者仅占总人数的13.4%(206/1534)。22.9%(351/1534)的学生对待结核病患者表现出疏远态度。高校学生的知识知晓率与性别(男:59.3%,2321/3915;女:66.3%,2490/3755;χ2=38.73,P〈0.001)、生源地(城镇:63.8%,2544/3985;农村:61.5%,2265/3685;χ2=5.95,P=0.015)、父母职业(务农或无业:59.8%,1648/2755;非农业:63.8%,3138/4915;χ2=9.02,P=0.003)及亲友有无结核病史(有:69.9%,619/885;无:61.7%, 4189/6785;χ2=20.16,P〈0.001)关系密切;对待结核病患者的态度与年级组(低年级:21.4%,294/1373;高年级:35.4%,57/161;Waldχ2=15.83,P〈0.001)、生源地(城镇:26.9%,214/797;农村:18.6%,137/737;Waldχ2=17.96,P〈0.001)和亲友有无结核病史(有:37.3%,66/177;无:21.0%,285/1357;Waldχ2=19.74,P〈0.001)三者有关联,其OR值(95%CI)分别为2.07(1.45-2.96)、0.58(0.46-0.75)和0.46(0.33-0.63)。结论广州市高校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比较低,学校应联合社会各界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全社会结核病的防治。
劳卫民陈亮
关键词:结核健康教育问卷调查
环丝氨酸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观察环丝氨酸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使用环丝氨酸的情况,总结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发生时限、处理后的结果.患者总例数为61例,其中,可统计的使用含环丝氨酸方案治疗的耐多药患者50例.患者年龄在18~78岁之间,中位年龄42.5岁.结果 多达84.0%(42/50)的患者能完成长达24个月的疗程.发生不良反应患者8例,大多发生在神经、精神方面.不良反应发生率16.0%(8/50),此8例患者均在出现不良反应后停用了环丝氨酸,停药率16.0%.停药后不良反应均缓解.结论 环丝氨酸是比较安全的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药物.在使用环丝氨酸的过程中,需要警惕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
程武谭守勇李艳邝浩斌
关键词:环丝氨酸药物毒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