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709040)
-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屏胡园林辉穆丽华廖红波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蚌埠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GA-BSA致豚鼠过敏反应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对人工合成绿原酸全抗原(CGA-BSA)的过敏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隔日致敏法建立CGA-BSA致豚鼠过敏休克模型并制备抗血清和备检组织样品;HE染色观察致敏豚鼠肺、气管和肝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被动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观察CGA-BSA的免疫原性,并进一步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过敏豚鼠血清中组胺和IgE的含量。结果:成功制作CGA-BSA致豚鼠过敏休克模型,并观察到致敏豚鼠组织的炎性病变;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中CGA-BSA组致敏豚鼠血清发生阳性反应,脱颗粒率为(63.58±10.23)%;CGA-BSA组豚鼠激发后血清中IgE和组胺显著升高。结论:人工合成的CGA-BSA具有致豚鼠过敏作用,其过敏机制属于Ⅰ型变态反应。
- 黄晓舞廖红波刘屏林辉袁丽燕胡园
- 关键词:致敏反应
- 中药注射剂的过敏反应亟待进行科学系统研究被引量:19
- 2010年
- 中药注射剂是近年来我国独创和特有的新剂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利用不断进步的物理化学分离技术,提取单方或复方药材中的各种活性物质制中药注射剂是近年来我国独创和特有的新剂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利用不断进步的物理化学分离技术,提取单方或复方药材中的各种活性物质制成,主要用于临床注射的药物剂型,目的是提高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和达峰速度,以更好地应用于急重症治疗。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表明它已受到公众认可并迅速发展,但随着其不良反应,尤其是急性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致死的报道逐渐增多,使这类产品的用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本文综述近期研究进展供同行参考。
- 刘屏
-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
- 我院住院病人65535例次中药制剂应用及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中药制剂的应用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使用中药制剂住院患者的科室、病种、用药种类及引发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65535例次患者使用中药制剂,涉及35个科室、1400种疾病、267种中药制剂、20种剂型,其中抗肿瘤、益气扶正、清热宣肺类中药制剂为主要使用品种。此期间我院共收集中药不良反应92例,涉及29种中药制剂,以七叶皂苷钠注射液发生率最高为29例,占31.52%;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结论:我院住院患者中药制剂的使用较为合理,但应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监测。
- 王昆李飞刘屏马亮
- 关键词: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住院患者用药分析
- 绿原酸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反应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制备中药成分绿原酸(CGA)的人工抗原,并优化合成反应条件,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深入研究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方法:采用碳二亚胺法,将CGA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起来制得完全抗原(CGA-BSA);正交法优化合成反应条件;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紫外吸收光谱(UV)测定其偶联率(Mr)。结果:MALDI-TOF-MS和UV测得合成的人工抗原CGA-BSA的Mr分别为20和18.8;反应最佳条件为NHS,EDC,BSA与CGA的比率为4:1,1:1,1:200,pH为9。结论:成功合成了绿原酸全抗原(CGA-BSA),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绿原酸的过敏原性及其相关性研究提供物质基础。
- 林辉刘屏王建勋李斌穆丽华胡园
- 关键词:绿原酸
- 不同偶联率绿原酸全抗原的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研究不同偶联率人工抗原绿原酸-牛血清(CGA-BSA)的免疫原性,为确定绿原酸全抗原的致敏性研究提供技术和物质基础。方法:将不同数量的CGA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得不同偶联率的完全抗原后,用这些抗原免疫BALB/c小鼠和SD大鼠,制备抗血清,通过ELISA法检测其IgE抗体和组胺水平,并对不同偶联率的CGA-BSA进行被动皮肤过敏实验(PCA),测定其抗体效价。结果:CGA-BSA偶联率为20时所免疫的BALB/c小鼠产生的IgE和组胺抗体水平最高。PCA实验也证明偶联率为20的CGA-BSA致敏动物产生的IgE抗体滴度比其他偶联率的CGA-BSA致敏动物产生的IgE抗体滴度高,组胺含量也高于其他组。结论:CGA-BSA的偶联率为1020时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应用于绿原酸免疫原性的鉴定,其中以偶联率20的CGA-BSA免疫原性最好。
- 袁丽燕刘屏胡园廖红波穆丽华林辉黄洪林
- 关键词:绿原酸免疫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