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207001)

作品数:15 被引量:127H指数:5
相关作者:邹江石吕川根张磊张丽亚胡晨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篇杂交
  • 6篇水稻
  • 4篇选育
  • 4篇杂交稻
  • 3篇两系杂交
  • 3篇基因
  • 2篇颖花
  • 2篇杂交水稻
  • 2篇制种
  • 2篇制种技术
  • 2篇超级杂交
  • 2篇超级杂交稻
  • 2篇大豆
  • 1篇稻米
  • 1篇地理分布
  • 1篇毒害
  • 1篇毒害作用
  • 1篇新基因
  • 1篇雄性不育
  • 1篇雄性不育系

机构

  • 3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湖南杂交水稻...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作者

  • 3篇吕川根
  • 3篇邹江石
  • 2篇李春海
  • 2篇朱英国
  • 2篇牟同敏
  • 2篇何强
  • 2篇邓华凤
  • 2篇黄志平
  • 2篇李杰坤
  • 2篇姚克敏
  • 2篇胡凝
  • 2篇胡晨
  • 2篇张丽亚
  • 2篇舒服
  • 2篇张磊
  • 2篇李阳生
  • 1篇彭茂民
  • 1篇支立峰
  • 1篇黄农荣
  • 1篇李小勇

传媒

  • 4篇杂交水稻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大豆通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个两系杂交水稻穗增重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分析了以培矮64S为母本的4个两系法杂交籼稻的穗增重特性。4个组合的起始质量W0和终极质量A均明显大于三系杂交稻汕优63,表明这4个组合的穗型均较大,为重穗型杂交稻;起始增重势GR0/W0和最高增重速率衄。均明显小于汕优63;穗重活跃增重期为16~24d,长于汕优63,完成穗增重需要35—53d,而汕优63仅需27d。为使两系杂交稻较早出现较高的穗增重高峰,并使活跃增重期延长,而完成整个穗增重的天数缩短,栽培上尤其要注意孕穗期增加茎秆中物质的积累,出穗后保证有充足的光合产物,并预防叶片光合功能早衰。
吕川根胡凝相国根姚克敏邹江石
关键词:两系法杂交稻
转PSAG12-ipt基因水稻植株的获得及其延衰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运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SAG12-ipt转入南方推广的优质籼型不育系中A、恢复系明恢63、南胜10号,所获得的潮霉素抗性植株通过GUS组织化学分析、PCR检测、Southern blot分子检测证实,PSAG12-ipt已经转入水稻基因组中。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延衰性考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部分转基因水稻植株明显表现出叶片推迟衰老,提高了单株有效穗数、千粒重。对转基因R1代植株进行了PCR和PCR Southern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后代中稳定遗传。
王亚琴梁承邺
关键词:水稻农杆菌
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具恢复基因的品种地理分布
2007年
选用295个国内外不同生态类型的大豆品种,通过与M型雄性不育系W931A进行测交,筛选含恢复基因的品种,并研究其地理分布特点。结果表明:M型雄性不育系W931A的恢复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分布率明显不均;具强恢复基因的品种主要来源于我国南方大豆生态区域,而东北大豆生态区域以具保持基因的品种为主;日本、韩国及美国北部品种也多具保持基因型。
黄志平张磊戴欧和李杰坤胡晨张丽亚
关键词:大豆雄性不育系恢复基因保持系
水稻新基因OsRwp34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毒害作用
2006年
在水稻高温诱导cDNA文库中克隆了一个新的水稻基因O sRwp34,同源性分析表明O sRwp34是一典型的孤儿基因。为了研究O sRwp34的功能,构建了O sRwp34的表达载体pET-28(a)OsRwp34,并转化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用IPTG诱导并定时从培养液中取样以检测OD600值和用平板记数法测定活菌数,结果发现在诱导30 m in后宿主菌开始大量死亡,表明O sRwp34的表达产物使宿主菌死亡。随后构建了1个N末端缺失15个氨基酸残基和2个C末端分别缺失12和47个氨基酸残基的O sRwp34缺失体,IPTG诱导后都没有出现毒性作用,推测N和C末端氨基酸残基的同时存在是OsRwp34的毒性作用所必须的。其详细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陈志军李辉朱英国李阳生
关键词:水稻
超级杂交稻结实期根系活力与籽粒灌浆特性研究被引量:21
2006年
【目的】研究超级杂交稻及其亲本在结实期的根系活力与籽粒灌浆特性关系。【方法】以两系超级杂交稻粤杂122、粤杂889和粤杂922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在田间常规栽培条件下比较不同超级杂交稻及其亲本在结实期的根系活力与籽粒灌浆特性。【结果】(1)各供试材料根系伤流强度最大值出现的时期各不相同。它们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始穗期、抽穗后第5天和抽穗后第10天。除母本GD-1S外,其它供试材料的伤流强度均迅速下降,抽穗后第15天是下降的拐点。(2)超级杂交稻与其父母本的受精颖花根活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利用根系活力强的亲本组配可望获得根系活力强的超级杂交稻组合。(3)超级杂交稻及其父本均有不同程度的两段灌浆现象,其弱势粒最大灌浆速率一般比强势粒推迟2.72~9.33d,活跃灌浆期长,籽粒增重缓慢。(4)抽穗后15d左右,强势粒的灌浆速率与伤流强度、颖花根活量和受精颖花根活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抽穗后10、15和20d,弱势粒的灌浆速率与受精颖花根活量均极显著正相关;并在抽穗后15和20d,与伤流强度和颖花根活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选育出根系活力强的超级杂交稻组合,以及从栽培上维持和提高超级杂交稻中后期根系活力,是解决超级杂交稻的两段灌浆和充实度差等问题的根本途径。
黄农荣钟旭华王丰郑海波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根系活力灌浆速率
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华两优105被引量:2
2005年
华两优105是以早熟早籼型温敏核不育系M103S为母本,与早稻新品系T1007配组而成的两系法杂交早稻新组合,具有熟期早、产量高、稳产性好等特点,2005年1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主要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牟同敏李春海
关键词:两系杂交早稻选育制种技术
稻米在啤酒酿造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综述了稻米应用于啤酒酿造的形式和特点,论述了稻米品质对啤酒酿造和啤酒质量的影响,展望了啤酒专用杂交稻的选育及其在啤酒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邓华凤李小勇舒服何强
关键词:稻米啤酒酿造
高产稳产杂交中籼新组合T优640被引量:2
2006年
T优640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T98A与自选的新恢复系R640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丰产稳产性好、耐寒、耐高温、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5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舒服邓华凤易自力何强张武汉
关键词:杂交水稻选育
富铁水稻研究进展被引量:28
2005年
本文简述了水稻品种间铁含量的差异性及其遗传控制,综述了采取提高铁绝对含量及增加其生物有效性开展富铁水稻的研究进展,包括常规育种、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对富铁水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诱变技术在该方面的应用前景也作了探讨。
王雪艳左晓旭舒小丽吴殿星
关键词:水稻生物有效性水稻研究转基因技术常规育种诱变育种
杂交大豆杂优豆1号选育被引量:33
2007年
杂优豆1号(皖豆25号)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1997年以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与恢复系WR016组配的杂交大豆新组合,这是世界上第二个通过正式审定、可进行产业化开发的大豆杂交种。2002—2003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91.16 kg/667m2,比CK中豆20增产15.37%,均达极显著水平。2003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77.28 kg/667m2,比CK中豆20增产19.14%。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表现抗病、高抗倒伏、高产稳产的优点,蛋白质含量43.56%,脂肪含量18.96%,生育期111 d,商品性好,适于安徽省淮北及江淮地区作中熟品种种植。
张磊戴瓯和黄志平李杰坤张丽亚胡晨
关键词:杂交大豆品种选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