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09ZB076)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荣萍马均蔡光泽戴红燕更多>>
- 相关机构:西昌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栽培方式对粳型巨胚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为了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粳型巨胚稻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用粳型巨胚稻新品系‘西巨胚1号’为试验对象,以常规粳稻‘合系22-2’作对照。采用淹水、旱种和垄畦3种栽培方式进行种植,大田的移栽规格为(20+14)cm×14cm宽窄行双行种植,每穴种2苗,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详细记载生育进程;于孕穗期、齐穗期和成熟期每个处理取4穴测定其叶面积和干物质重;成熟后,每处理取10穴考种测其产量性状,全小区收割计产。结果表明,3种栽培方式中,垄畦栽培下巨胚稻植株的分蘖增多,茎叶干物质积累较多,有利于构建早期高产群体;生育后期延长了叶片的寿命,提高了干物质运转率,有效穗和穗粒数显著增加,从而提高了稻谷产量。因此,在巨胚稻生产中建议采用垄畦栽培以提高物质积累和运转和获得最大产量。
- 张荣萍马均
- 关键词:巨胚稻栽培方式干物质积累
- 粳型巨胚稻西巨胚1号品种特性与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西巨胚1号品种特性及在攀西高原稻区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通过对西巨胚1号、合系22-2、昌米011在生育期、农艺性状、分蘖力、穗部性状和品质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播期、播量、栽插密度、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西巨胚1号在攀西高原稻区栽培技术要点。[结果]西巨胚1号在攀西高原稻区种植中表现出胚大、米质较优、抗病、抗倒、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攀西高原地区3月下旬播种,用种量为60~75 kg/hm2,基本苗120万~150万株/hm2,早施分蘖肥,重施基肥,补施穗粒肥,科学灌水,注意病、虫、草、鸟害防治。[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改进西巨胚1号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和生产实践参考。
- 张荣萍戴红燕蔡光泽
- 关键词:粳型巨胚稻栽培技术
- 水稻耐冷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5年
- 低温冷害是影响中国水稻(Oryza sativa L.)生产的一大限制因子。主要从低温冷害对水稻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生理机制的影响等方面对水稻耐冷性机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并针对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耐冷性需要进一步探索的一些问题。
- 张荣萍
- 关键词:SATIVA耐冷性
- 灌浆前期低温胁迫对籼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5年
- 低温冷害是我国攀西高原稻区生产中的一大限制因子。以3种籼稻和3种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研究灌浆前期低温胁迫对籼粳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前期低温胁迫,稻谷产量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主要是通过影响水稻结实率,尤其是降低二次枝梗结实率,从而导致产量降低,且籼稻结实率下降幅度高于粳稻,秕粒增加幅度大于粳稻。灌浆前期适当的低温胁迫且天数较短时,有利于降低垩白度和垩白粒率,有助于常规籼稻和粳稻的蛋白质积累,但严重低温胁迫不利于稻米品质的提高。
- 张荣萍
- 关键词:籼稻粳稻低温胁迫耐冷性
- ABA与植物抗旱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主要阐述了水分胁迫下植物体内ABA的反应以及ABA在植物抗抗旱性中的作用,同时,提出了今后应从生理生化途径详细研究水分胁迫下ABA在细胞中的作用机理和传导途径及其基因开关调控过程的展望。
- 张荣萍
- 关键词:水分胁迫抗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