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FJZYCX-9)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3
相关作者:程龙飞万春和陈红梅施少华傅光华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病毒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原核表达
  • 2篇实时荧光
  • 2篇实时荧光定量
  • 2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遗传进化
  • 1篇遗传进化分析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全基因
  • 1篇腺炎
  • 1篇进化分析
  • 1篇抗体
  • 1篇甲肝
  • 1篇甲肝病毒
  • 1篇间接ELIS...
  • 1篇间接ELIS...
  • 1篇建株

机构

  • 5篇福建省农业科...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黄瑜
  • 5篇傅光华
  • 5篇施少华
  • 5篇陈红梅
  • 5篇万春和
  • 5篇程龙飞
  • 3篇朱海侠
  • 1篇傅秋玲
  • 1篇林建生
  • 1篇陈珍
  • 1篇潘异哲

传媒

  • 2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中国动物传染...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三株鸭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福建株全基因的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为明确3株鸭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福建株A/Muscovy duck/Fujian/CL/1997(H9N2)(简称CL株)、A/duck/Fujian/MH/2003(H9N2)(简称MH株)和A/duck/Fujian/FQ2/2007(H9N2)(简称FQ2株)全基因组的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情况,采用RT-PCR方法扩增这3株病毒全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比较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的8个基因片段均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其血凝素基因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为-RSSR*GLF-,为不连续的碱性氨基酸,其静脉接种指数远小于1.2,均符合低致病性AIVHA蛋白裂解位点特征;CL株和MH株的HA基因在遗传进化上属于常见的CK/BJ/1/94群系;FQ2株HA基因在遗传进化上属于DK/HK/Y280/97群系,3株H9N2亚型AIV HA基因在遗传进化上均属于经典的欧亚种系。3株H9N2亚型AIV NA基因颈部均存在缺失,CL株和MH株的NA基因在遗传进化上属于常见的CK/BJ/1/94群系,FQ2株NA基因在遗传进化上属于G1群系。CL株和MH株的其他6个基因在遗传进化上均和经典的CK/BJ/1/94一致,而FQ2株则可能是由不同流感病毒基因亚系间发生自然重排的产物。
万春和傅光华施少华程龙飞陈红梅黄瑜
关键词:全基因遗传进化
鸭出血症病毒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建立快速检测鸭出血症病毒(DHDV)的血清学方法,本试验利用浓缩纯化的DHDV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DHD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对各种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抗原最佳稀释浓度为7.06μg/孔;最佳包被条件为37℃1h后,4℃包被过夜;待检血清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25。在优化条件下,阴阳性临界值判定标准为0.44。建立的ELISA方法对鸭瘟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雏番鸭细小病毒和番鸭呼肠孤病毒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0.0221、0.0032,显示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与血清中和试验的符合率为100%。该方法快速、简单、特异性好、重复性好,可用于大批量监测鸭群DHDV血清抗体感染情况。
朱海侠万春和黄瑜程龙飞施少华傅光华陈红梅
关键词:间接ELISA抗体
番鸭IFN-α mRNA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12年
根据GenBank中鸭IFN-α基因(GenBank登录号:JF894229)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并以鸭β-actin基因(GenBank登录号:GU564232)为内参,采用SYBR Green I染料法,建立检测鸭IFN-αmRNA的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方法(RT-PCR)。将IFN-α和β-actin基因分别克隆至pMD18-T载体上,鉴定出阳性重组质粒为标准品(p-IFN-α和p-β-actin),分别建立番鸭IFN-α和β-acti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果表明,Ct值在13.27~27.54与11.86~25.32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r〉0.99),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分析均各自只出现1个特异性单峰,无引物二聚体,Tm值分别为(93.6±0.26)℃和(85.3±0.15)℃,最低检测限分别为9.37×102copies/μL和3.71×101copies/μL,检测周期从样品的处理到荧光定量PCR结束仅需4 h左右。本研究建立的鸭IFN-α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周期短,为番鸭IFN-αmRNA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万春和朱海侠陈红梅施少华傅光华程龙飞黄瑜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RT-PCR番鸭IFN-ΑΒ-ACTIN
胰腺炎型鸭1型甲肝病毒结构蛋白VP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被引量:6
2014年
通过RT-PCR方法扩增出MPZJ1206株胰腺炎型鸭1型甲肝病毒结构蛋白VP1基因,将其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连接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GEX-VP1,进行条件优化诱导表达,将表达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分子量约为52kDa的重组目的蛋白得到表达。该研究为开发胰腺炎型鸭1型甲肝病毒诊断方法和研究VP1蛋白功能奠定基础。
傅秋玲傅光华陈红梅施少华陈珍程龙飞万春和林建生黄瑜
关键词:VP1基因原核表达
禽坦布苏病毒NS1基因的原核表达被引量:1
2013年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禽坦布苏病毒(avian Tembusu virus,ATMV)WR株非结构蛋白NS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禽坦布苏病毒WR株核酸中扩增其NS1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4T-NS1,进行条件优化诱导表达,将表达的目的蛋白经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分子量约为62kD的重组目的蛋白得到表达。
潘异哲万春和黄瑜程龙飞傅光华施少华陈红梅
关键词:NS1基因原核表达
鸭坦布苏病毒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1
2013年
根据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FV)NS5基因序列特征设计引物,建立基于SYBR GreenⅠ检测模式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real-time RT-PCR,RRT-PCR),该方法检测DFV NS5基因2.74×103~2.74×107拷贝/μL反应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分析只出现1个单特异峰,无引物二聚体,Tm值为(86.23±0.18)℃,对禽流感病毒、鸭肝炎病毒、鸭源禽1型副黏病毒、鸭减蛋综合征病毒、番鸭呼肠孤病毒核酸均无阳性信号扩增,可重复性好,组内变异系数为0.52%~1.48%,组间变异系数0.71%~2.21%。检测速度快,从样本处理到报告结果仅需4h。
万春和朱海侠施少华黄瑜程龙飞傅光华陈红梅
关键词:SYBR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