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692)
- 作品数:8 被引量:77H指数:6
- 相关作者:赵中伟李洪桂霍广生陈爱良曹才放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碳酸钠分解白钨矿的热力学分析被引量:18
- 2008年
- 通过热力学计算,绘制了25℃下白钨矿在总碳浓度为1 mol/L Na2CO3溶液中各主要溶解组分的lg c—pH图,以及白钨矿在不同总碳浓度下Na2CO3溶液中CO 32-和WO42-的lg c—pH图。利用这些热力学平衡图对Na2CO3分解白钨矿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溶液中CO 32-浓度直接影响白钨矿分解,而当碱度较低时,Na2CO3将水解生成HCO3-,从而降低CO32-浓度,进而降低白钨矿的分解率;故在工业实践中,为使钨最大限度地转入溶液,除了保证足够的Na2CO3用量,还必需添加NaOH以维持一定碱度。利用热力学分析所得结论,重新解释了前人的实验现象,认为以过多的NaOH代替Na2CO3造成钨浸出率回落的原因在于,溶液中CO 32-浓度的较大幅度下降,而不是钨矿中脉石分解所引起的Na2CO3消耗。
- 赵中伟曹才放李洪桂
- 关键词:白钨矿热力学
- 复杂镍浸出液萃取净化的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以D2EHPA为萃取剂,从钼镍矿的复杂镍浸出液中萃取分离锌、铜。考察了萃取平衡时间、D2EHPA体积浓度、相比(O/A)、料液pH对萃取分离锌、铜效果的影响,确定了D2EHPA萃取锌、铜的最佳条件。室温下萃取除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平衡时间3 min,D2EHPA的体积浓度20%,相比1∶1,料液pH=2.0,一级萃取率锌为89.5%,铜为11.0%。负载有机相经1 mol/L的H2SO4反萃,锌、铜和镍均可完全反萃。经三级逆流萃取可将料液中锌降低到0.01 g/L,萃取率达98.9%。
- 赵中伟黄少波霍广生张刚曹才放
- 关键词:镍钼矿萃取D2EHPA除杂
- Cu-Ni-Pb-Zn-Cl-H_2O体系的热力学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结合已有的热力学数据,对镍阳极液的Cu-Ni-Pb-Zn-Cl-H2O体系进行热力学平衡计算,绘制在298.15 K时Cu-Ni-Pb-Zn-Cl-H2O体系中不同金属离子和各级配离子的浓度与Cl-浓度和pH的关系图。研究结果表明:当pH为4.5时,镍阳极液中镍、铜主要以游离态离子和配合阳离子形式存在,铅、锌主要以配合阴离子形式存在,因此,可以采用阴离子树脂交换除去其中的铅、锌;提高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有利于金属配合离子的形成,使铅锌的配合阴离子含量增多,有利于采用阴离子树脂交换除铅、锌;镍阳极液经过D201树脂交换除锌和D363树脂交换除铅后,铅质量浓度降至0.32 mg/L以下,锌质量浓度降至0.30 mg/L以下,达到了镍电解精炼的要求。
- 赵中伟石玉臣陈爱良霍广生李洪桂
- Li-Fe-Si-H_2O体系的热力学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根据已有热力学数据,绘制25℃时Li-Fe-Si-H2O体系各溶解组分的lgc-pH图、Li-Fe-Si-H2O体系主要物种的优势区图和强碱性区域Li-Fe-Si-H2O体系各沉淀的优势区图。利用这些平衡图对液相制备硅酸铁锂的工艺条件进行热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溶液的碱度是制备磷酸铁锂前驱体Li2H2SiO4·Fe(OH)2的关键因素,若要利用Li+,Fe2+和H2SiO24-在液相形成Li2H2SiO4·Fe(OH)2,则要维持溶液较高的碱度,使得Li+能与H2SiO42-生成Li2H2SiO4沉淀,并且抑制FeH2SiO4的生成,使Fe2+以Fe(OH)2的形式沉淀;溶液体系的碱性越强,Li2H2SiO4·Fe(OH)2的优势区域越宽,更有利于Li2H2SiO4·Fe(OH)2的合成;采用液相法制备硅酸铁锂时,由于pH值大于15,体系的碱度较高,溶液中Fe2+极容易被氧化,故制备过程难以实现;而利用固相法制备硅酸铁锂,其保护性气氛容易控制,工艺简单,流程短,便于实现。
- 张有新曹才放刘旭恒赵中伟
- 关键词:热力学
- 碳源和铁源对LiFePO_4/C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8年
-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LiFePO4/C材料,采用XRD和SEM对该材料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原料合成的LiFePO4/C材料都具有规整的橄榄石型结构。原料对比实验表明,葡萄糖为碳源优于碳黑,草酸亚铁优于三价铁源;以葡萄糖为碳源、草酸亚铁为铁源合成的材料形貌规则,分散性好。电化学测试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草酸亚铁为铁源得到的LiFePO4/C材料0.1C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52.2mA·h/g,大电流密度下性能良好,3C时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0.8mA·h/g,20次循环后仅衰减1.2%。
- 刘旭恒赵中伟
- 关键词:LIFEPO4/C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碳掺杂
- 难选高硅氧化锌矿碱浸出动力学被引量:4
- 2009年
- 研究了氢氧化钠处理难选高硅氧化锌矿的浸出动力学,考察了搅拌强度、浸出反应温度、氢氧化钠初始浓度对锌的浸出速率的影响。利用等浸出率法来确定其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得到表观活化能E=45.7 kJ/mol,属于化学反应控制;其反应级数K=1.4。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可显著提高锌的浸出率,而增大搅拌强度却对锌的浸出率基本无影响。
- 赵中伟龙双陈爱良霍广生李洪桂贾希俊
- 关键词:高硅氧化锌矿浸出动力学表观活化能反应级数
- 难选高硅型氧化锌矿机械活化碱法浸出研究被引量:13
- 2010年
- 针对氧化锌矿综合利用工艺的现状和不足,将处理氧化铝矿物的拜耳法移植于氧化锌矿的湿法处理过程而形成"锌拜耳法",提出氧化锌矿机械活化碱法浸出的新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当NaOH的用量为理论用量的3.5倍,温度为140℃,浸出时间2 h,液固比为10:1(mL/g)时,锌的浸出率达到95.1%,硅的浸出率为45.5%。氧化锌矿在高温、长时间和强机械活化作用下生成难溶产物Na2ZnSiO4是导致锌浸出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 赵中伟龙双陈爱良霍广生贾希俊李洪桂阎海泉
- 关键词:拜耳法浸出机械活化
- 难处理铜钴合金的氧化酸浸出被引量:13
- 2009年
- 采用硫酸和盐酸的混合酸在有氧化剂存在的常压条件下对磨细后的铜钴合金进行浸出。试验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酸度为5.0~6.5mol/L,硫酸与盐酸摩尔比较低,酸过量系数φH为1.2,氧化剂加入量ψn为理论量的1.2倍,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70min,搅拌速度为200~300r/min的条件下,铜钴浸出率均能达到97%以上,浸出过程中不会有硅胶产生,过滤性能良好,实验重现性好。
- 王多冬赵中伟陈爱良陈星宇霍广生李洪桂
- 关键词:氧化浸出浸出率氧化剂硫酸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