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WW020)
- 作品数:10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孙惠欣陈雅飞付晶杜小兰赵悦更多>>
- 相关机构:延边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朝鲜朝中期汉文小说《江都梦游录》中的恨妇形象被引量:1
- 2013年
- 《江都梦游录》是少见的真实记录战争中女性的作品。其登场的十四名女性皆为江华岛失陷后殉难的夫人,她们在战火中遭受了战争创伤和父系权利的双重重压。因为战乱,她们饱尝苦难,失去生命;因为战乱,她们如梦初醒,一改往日谦卑之态发出了恨者的呐喊,从而讽刺了两班男性的虚伪嘴脸。
- 谭红梅
- 关键词:讽刺
- 朝鲜朝闵齐仁赋作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受容——以《酒赋》、《相马失之瘦赋》为中心
- 2014年
- 闵齐仁是朝鲜朝中期文人,《立岩集》收录其赋作16篇。以其《酒赋》和《相马失之瘦赋》为中心,从题材内容、典故化用和新儒学思想等方面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学对其赋作创作的影响以及闵齐仁赋作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受容。从中不仅反映出朝鲜文人创作与中国文学极为密切的关系,也体现出闵齐仁"文以载道"的家国意识。
- 孙惠欣杜小兰
- 关键词:中国文学
- 朝鲜朝汉文讽刺小说的主题意蕴研究——兼论与儒家文化之关联
- 2015年
- 朝鲜朝时期,尤其是朝鲜朝中后期,是古代朝鲜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在人性复苏和作家主体创作意识觉醒之下,汉文讽刺小说呈现出多样化的主题,两班腐儒的丑态、实学兴国的理想矛盾、性意识的"超我"与"本我"等,深刻揭示出社会转型时期朝鲜朝的样貌。而这些主题的阐释有着明显的儒家文化印记,从儒家文化的角度,对朝鲜朝汉文讽刺类小说文本中所呈现的三纲五常思想对人性的异化、性理学的弊病以及实学对性理学的冲击等加以剖析,可以展现出朝鲜朝时期的社会精神文化心理之变化,可以照见儒家文化发展历程在古代朝鲜社会的变迁及其产生的影响,也可以从文化心理角度窥见朝鲜与中国古代的文化交流盛况。
- 孙惠欣杜小兰
- 关键词:朝鲜朝主题儒家文化
- 朝鲜古代梦游录小说探源被引量:1
- 2012年
- 朝鲜古代梦游录小说产生于16世纪初,其起源可追溯到高丽时期史籍中记载的单纯记梦、述梦之说和在此基础上出现的解梦之说。到了汉诗阶段,梦游作品开始摆脱最初史籍记载中单纯的状态,将梦事文学化。相对汉诗而言,笔记类作品写作方式更为自由,因而关于梦事的记载更为详尽、完整、丰富,文学性也更强,有的甚至基本达到了梦游录小说的水平。而在众多的文学形式当中,传奇对梦游录小说的产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朝鲜朝初期的《金鳌新话》,它不仅标志着梦游传奇小说的成熟,更意味着朝鲜古代小说文学具备了完整的形态,为梦游录小说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孙惠欣
- 《李生窥墙传》与《离魂记》之比较被引量:1
- 2016年
- 中国与朝鲜半岛共处于亚洲文化圈中,有着深刻的民族文化渊源和联系,文学创作在题材上表现出了一致性。以同为婚恋题材的《李生窥墙传》与《离魂记》为例,二者在题材及内容上都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追求,并且都出现了"离魂"这一情节。但是他们在主题思想、男性与女性形象以及男女地位格局上又有一定差异,表现出了中国与朝鲜半岛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
- 陈雅飞孙惠欣
- 关键词:《离魂记》主题思想
- 论《红楼梦》中的涉戏情节
- 2017年
- 《红楼梦》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扛鼎之作。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广泛存在于古代尤其是元明清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红楼梦》中有许多与戏曲有关的情节内容,这些涉戏情节分布极多、类型复杂,既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联全书情节的重要关节,具有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情节发展和预示人物命运等诸多作用,而对涉戏情节深入研究也有助于了解作者曹雪芹特色鲜明的戏曲观。
- 孙惠欣李天
- 关键词:《红楼梦》戏曲
- 从辐射视角看中国文学对朝鲜文学的影响——以《游仙窟》《仙女红袋》为中心被引量:1
- 2014年
- 在古代亚洲的汉文化圈里,中国文化长期占据辐射中心的位置,而朝鲜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一个国家。文章从辐射视角切入,以《游仙窟》《仙女红袋》为中心,从故事情节、思想内容、文体特征等方面探讨中国文学对朝鲜文学的影响。
- 孙惠欣付晶
- 关键词:中国文学朝鲜文学《游仙窟》
- 道教思想对许兰雪轩《遣兴》创作的影响
- 2014年
- 许兰雪轩是朝鲜朝女性汉诗作家之一,道教思想和文化对其影响颇深。本文对许兰雪轩《遣兴》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许兰雪轩《遣兴》中的道教意象、故事的运用,《遣兴》诗中道教"阴柔之美"的美学思想体现,道教游仙文学对《遣兴》诗的影响三方面,探究道教思想对许兰雪轩《遣兴》创作的影响。
- 付晶孙惠欣
- 关键词:道教思想《遣兴》
- 论禹神话与檀君神话中的熊崇拜
- 2016年
- 中国与朝鲜半岛共处于亚洲文化圈之中,又同属"汉文文明圈",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渊源和联系,两个民族的原始文化意识有着较大的可比性。禹是中国历史第一王朝夏代的开国英雄,檀君是古朝鲜的建国始祖,有关他们的神话历史悠久、传播广泛,历来为人们所关注。值得研究的是,二者的神话中共同包含着"人熊变换"的主题,可以看出熊崇拜是联结华夏民族与朝鲜民族远古文化记忆的共同纽带,从中有利于观察两个民族文化上的同源性与同质性。但二者在相同主题下又有一些不同之处,在"人熊变换"中熊的性别、变换的目的、变换的条件各不相同。从对禹神话与檀君神话不同点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进程等差异,中国与朝鲜半岛在民族文化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并对后世的民族心理和文学传统有着深远的影响。
- 孙惠欣陈雅飞
- 《山海经》中的死亡变形神话类型被引量:1
- 2017年
- 《山海经》是神话文学中的瑰宝,其中有一类突出的神话类型——死亡变形神话,这类神话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已经存在了突破既定生命状态的意识。根据变形神话的演变规律可以将其分为图腾型变形、类比想象型变形、情感型变形以及接触型变形。通过对《山海经》中死亡变形神话的分类研究,能够直观的反映出原始先民在自然环境中所认识到的较为完整的生命观和初步形成的社会意识。
- 赵悦孙惠欣
- 关键词:变形神话生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