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31056)

作品数:3 被引量:48H指数:2
相关作者:吴桂平肖鹏峰冯学智范兴旺刘元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地形
  • 1篇信息提取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影像
  • 1篇支持向量
  • 1篇支持向量机
  • 1篇随机子空间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分类
  • 1篇子空间
  • 1篇鄱阳湖
  • 1篇向量
  • 1篇向量机
  • 1篇湖盆
  • 1篇光谱图像
  • 1篇傅里叶
  • 1篇傅里叶变换
  • 1篇高光谱图像
  • 1篇高光谱图像分...
  • 1篇GIS

机构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遥...

作者

  • 2篇冯学智
  • 2篇吴桂平
  • 2篇肖鹏峰
  • 1篇朱榴骏
  • 1篇王珂
  • 1篇刘元波
  • 1篇范兴旺
  • 1篇杨凯歌

传媒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遥感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近30年来鄱阳湖湖盆地形演变特征与原因探析被引量:28
2015年
利用鄱阳湖1980、1998和2010年3期湖盆水下地形数据,结合出、入湖泥沙输移数据以及流域水土流失、水库建设等资料,较为系统地研究鄱阳湖近30年来湖盆冲淤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980-1998年,松门山以南主湖体位置淤积现象明显,平均淤高0.82 m,该淤积主要是由这一阶段内流域水土流失加剧所引起的;1998-2010年,在大规模植树造林和水库建设等人类活动影响下,鄱阳湖淤积现象减缓.但是在入江水道上湖盆高程显著下降,平均下降速率高达30.75 cm/a,这与入江水道处持续采砂和水流冲刷等因素有关;近30年来,"五河"入湖的洲滩区域冲淤变化及趋势有所差异,修水、抚河及赣江三角洲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饶河入湖漫滩总体上以淤积为主,且地形坡度趋于变缓.研究结果对鄱阳湖水资源合理开发、水利工程建设及航运管理等均具有一定的实践和参考价值.
吴桂平刘元波范兴旺
关键词:鄱阳湖冲淤变化GIS
优化子空间SVM集成的高光谱图像分类被引量:19
2016年
随机子空间集成是很有前景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技术,子空间的多样性和单个子空间的性能与集成后的分类精度密切相关。传统方法在增强单个子空间性能的同时,往往会获得大量最优但相似的子空间,因而减小它们之间的多样性,限制集成系统的分类精度。为此,提出优化子空间SVM集成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采用支持向量机(SVM)作为基分类器,并通过SVM之间的模式差别对随机子空间进行k-means聚类,最后选择每类中J-M距离最大的子空间进行集成,从而实现高光谱图像分类。实验结果显示,优化子空间SVM集成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小样本情况下的Hughes效应问题;总体精度达到75%–80%,Kappa系数达到0.61–0.74;比随机子空间集成方法和随机森林方法分类精度更高、更稳定,适合高光谱图像分类。
杨凯歌冯学智肖鹏峰朱榴骏
关键词:高光谱图像分类随机子空间支持向量机
遥感影像地物特征识别的频谱能量分析方法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从Parseval能量守恒定理和地物特征的图谱识别理论出发,对遥感影像地物特征识别的频谱能量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不同频谱半径范围内所占的能量比重,初步考察了地物特征频谱能量的分布特点。进而通过对频谱能量环状和楔状采样,定量描述了表征地物粗糙度、周期性及方向性特征的频谱能量分布状况。最后以居民楼地物为例,根据建立的高、低频识别标志,结合在频谱能量上具有方向和频带选择性的匹配Gabor滤波器,实现了居民楼地物对象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获取在空间域中无法得到的地物信息表征,为进一步开展地物特征的识别和提取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吴桂平肖鹏峰冯学智王珂
关键词:傅里叶变换信息提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