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39B01)
- 作品数:30 被引量:227H指数:9
- 相关作者:张宏福卢庆萍陈亮朱丽媛庞敏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乳杆菌S-层蛋白质的多样性及其潜在应用
- 2013年
- S层(Surface layer)是存在于细菌及古细菌细胞外由蛋白质或糖蛋白质亚单位组成的单分子层晶格状结构。乳杆菌属中也发现了S-层蛋白质的存在,分子量介于2.5×104至7.1×104之间,是已知最小的一类S-层蛋白质,其蛋白质结构、功能与其他细菌的S-层蛋白质存在较大差异。乳杆菌S-层蛋白质独特的空间结构、自组装功能及细胞壁锚定功能使其在纳米生物技术、活载体疫苗开发、诊断学、新的生物催化剂领域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本文重点讨论乳杆菌S-层蛋白质的编码基因、蛋白质结构、与宿主菌结合方式及功能的多样性,并论述其潜在的应用前景。
- 孙芝兰胡淑敏孔健
- 关键词:乳杆菌多样性
- 仿生法优化的非淀粉多糖酶谱对育肥猪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本研究旨在利用体外法筛选出生长育肥猪饲粮最优的非淀粉多糖(NSP)酶谱,分析其对育肥猪养分消化率的影响,为猪饲粮NSP酶谱仿生优化方法的完善提供参考。试验一: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生长育肥猪玉米-杂粕型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
- 申丹陈亮钟儒清唐湘方张宏福
- 关键词:仿生法育肥猪养分消化
- 益生菌抵御大鼠急性腹泻的效果及其对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酪酸梭菌或唾液乳酸菌对预防急性腹泻、保护肠道黏膜屏障的作用效果。选取清洁级21日龄断奶Wistar大鼠[平均体重(57.45±6.23)g]48只,随机分在4个组:正常对照组(C1组)、模型对照组(C2组)、酪酸梭菌组(T1组)、唾液乳酸菌组(T2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大鼠。试验期共9 d,C1、C2组经口灌服生理盐水,T1、T2组分别灌服酪酸梭菌和唾液乳酸菌。第8天开始除C1组外,其余各组灌服番泻叶制剂致泻,记录各组大鼠腹泻情况。试验结束后处死所有大鼠并采集血液及肠道样品。结果显示:1)灌服番泻叶后各组大鼠均出现腹泻。C2组稀便率、腹泻指数、血清内毒素及D-乳酸含量极显著高于C1组(P<0.01);而与C2组相比,T1、T2组腹泻指数、血清内毒素及D-乳酸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2)与C2组相比,T1、T2组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极显著升高(P<0.01),且T1组回肠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ludin)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升高。3)C2组回肠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C1组;而与C2组相比,T1组回肠IL-10 mRNA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以上结果说明,在本试验中,酪酸梭菌与唾液乳酸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由番泻叶引起的大鼠急性腹泻,降低肠道通透性,同时具有增强和保护肠道黏膜屏障的作用。
- 庞敏卢庆萍朱丽媛夏冰张宏福
- 关键词:酪酸梭菌急性腹泻肠道黏膜屏障
- 葡萄糖氧化酶对饲喂含霉变饲料小鼠体重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4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糖氧化酶(GOD)缓解霉变饲料对小鼠平均日增重和肠道菌群变化的影响。18-22 g昆明小鼠130只,随机分为13组。分别饲喂添加0、10%、20%、30%霉变玉米面和0、0.1%、0.3%、0.5%GOD的饲料,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不同霉变玉米添加量的饲料饲喂小鼠60 d,与试验对照组比较,0.3%GOD能显著或极显著改善小鼠平均日增重(P〈0.05或P〈0.01)。2)添加10%霉变玉米面,0.3%和0.5%GOD组与试验对照组比较,极显著降低了大肠杆菌的数量(P〈0.01),增加了乳酸杆菌数量(P〈0.01);添加20%霉变玉米面,饲喂60 d时,3种不同浓度的GOD极显著降低了大肠杆菌数量(P〈0.01),提高了乳酸杆菌数量(P〈0.01);添加30%霉变玉米面,3种不同浓度的GOD显著或极显著减少了肠道大肠杆菌数量(P〈0.05或P〈0.01),0.3%GOD效果较好,饲喂60 d时,0.3%和0.5%的GOD添加量极显著提高了肠道乳酸杆菌数量(P〈0.01)。结果提示,GOD能够缓解霉变饲料对小鼠生长造成的影响。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低于67.77μg/kg时,添加0.3%的GOD效果较好。
- 赵艳姣崔亚利陈宝江孙海云李三吓李同洲
- 关键词:葡萄糖氧化酶小鼠肠道微生物
- 仿生法评定饲料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因素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为确立饲料养分生物学效价仿生法的评定操作规程,探讨仿生法测定饲料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因素。【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共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使用1根仿生消化管,其中处理1—2、3—4、5—6分别考察透析袋的前处理方式、消化残渣脱脂和蠕动泵泵入方式对饲料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结果】①透析袋使用两种前处理方式,玉米、豆粕和麦麸干物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②脱脂显著提高玉米、豆粕和麦麸的干物质和粗脂肪的消化率,干物质消化率提高约3%,粗脂肪消化率达到90%以上(P<0.05),但脱脂未对饲料其它养分的消化率产生影响(P>0.05);③蠕动泵泵入缓冲液方式对饲料干物质消化率有显著影响,注入式所测得的玉米、豆粕和麦麸的饲料干物质消化率显著低于吸入式(P<0.05),但是其测试的平行性较好。【结论】仿生法测试饲料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时,消化残渣应进行脱脂,透析袋采用两种前处理方式均可,蠕动泵以注入方式更符合测试精度的要求。
- 陈亮张宏福高理想赵峰
- 关键词:体外干物质消化率脱脂
- 葡萄糖氧化酶制剂对食用霉变玉米面小鼠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为了研究葡萄糖氧化酶(GOD)缓解霉变日粮对小鼠日增重、肠道菌群变化和肝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试验将75只18-22 g KM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30%发霉玉米面+0、0.1%、0.3%、0.5%GOD的日粮,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饲喂40 d后,0.3%GOD能极显著增加小鼠日增重(P〈0.01);饲喂60 d后,0.3%GOD极显著降低了小鼠肠道中大肠杆菌数(P〈0.01),极显著增加了乳酸杆菌数(P〈0.01)。不同浓度的GOD均能显著提高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1),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1),其中添加0.3%GOD效果较好,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小鼠肝脏病理组织结构和所测肝脏各指标有所改善;但试验期对各指标没有明显影响。说明GOD通过改善小鼠肝脏抗氧化能力,影响肠道大肠杆菌、乳酸杆菌数,缓解霉变饲料对小鼠生长造成的影响。
- 崔亚利赵艳姣孙海云陈宝江李同洲
- 关键词:葡萄糖氧化酶小鼠日增重肠道微生物肝脏
- 包被脂肪酶体外活性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包被脂肪酶(CT—LIP)的体外稳定性。以CT—LIP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pH和干热、湿热处理以及在模拟的人工胃液、肠液环境等条件下的稳定性,并且以非包被脂肪酶(UC—LIP)为对照组。结果表明:CT—LIP较uC—LIP具有更强的耐高温作用;在pH为3~7的酸性环境中,CT—LIP较UC—LIP具有更强的耐酸性;在pH为8~12的碱性环境中,CT—LIP较UC—LIP具有更强的耐碱性;CT—LIP还具有更强的耐干性和耐湿性,经干热处理后,与UC—LIP相比,CT—UP的残存酶活性提高了5.67%;经过湿热处理后,与UC—UP相比,CT-LIP的残存酶活性提高了35.60%。同时,CT—LIP还具有更强的耐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作用。结果表明,CT—LIP较UC—UP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具备作为饲料添加剂运用于畜牧生产的潜能。
- 成楚刘路杰王彬刘子训王敏奇
- 关键词:稳定性体外
- 饲粮纤维类型对育肥猪碳水化合物多糖组分消化率的影响
- 本试验旨在研究菊粉(低黏度、高发酵型饲粮纤维)和CMC(高黏度、低发酵型饲粮纤维)对育肥猪碳水化合物多糖组分的表观回肠消化率(AID)、表观全消化道消化率(ATTD)以及后肠发酵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6头回肠末端安装T...
- 黄庆华陈亮高理想张宏福
- 关键词:碳水化合物消化率
- 文献传递
- 不同类型纤维对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和后肠发酵的影响
-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纤维对育肥猪养分和能量消化率以及后肠发酵的影响。选取6头回肠末端安装T型瘘管的去势公猪(长白猪×大白猪,初始体重=56±1.5 kg),采用有重复的3×3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基础饲粮和用羧...
- 高理想陈亮黄庆华孟丽辉张宏福
- 关键词:育肥猪消化率
- 文献传递
- 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试验从鸡场周围环境中采集土样,在伊红美蓝培养基平板上分离纯化大肠杆菌,然后以其为宿主,分离相应的噬菌体,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共分离到大肠杆菌4株,经16S rDNA鉴定为埃希氏大肠杆菌。其中,以大肠杆菌LY4为宿主分离纯化到1株烈性噬菌体,负染经电镜观察该噬菌体由多面体头部及尾部组成,噬菌斑直径为2.5~3.8 mm,效价2.0×1010 PFU/mL,最佳感染复数为0.0001;在温度-20~37 ℃、pH 5.0~10.0范围内该噬菌体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但在人工胃液(pH 1.2)条件下,即可导致死亡;测定其一步生长曲线,该噬菌体潜伏期为20 min,裂解能力强,以上特性表明该噬菌体在鸡舍环境治理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李杨王静霍恺李晓颖孔健谷巍
- 关键词:大肠杆菌噬菌体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