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02022)

作品数:10 被引量:230H指数:8
相关作者:陈正乐刘健王小凤陈宣华宫红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土资源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盆地
  • 3篇新生代
  • 3篇铀矿
  • 3篇砂岩
  • 3篇阿尔金断裂
  • 2篇地浸
  • 2篇新生代构造
  • 2篇砂岩型
  • 2篇砂岩型铀矿
  • 2篇山脉
  • 2篇青藏高原
  • 2篇准噶尔盆地
  • 2篇成矿
  • 1篇地浸砂岩型
  • 1篇地浸砂岩型铀...
  • 1篇地浸砂岩铀矿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第四纪
  • 1篇断裂带

机构

  • 8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核工业北京地...
  • 2篇国土资源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国家地震局

作者

  • 8篇陈正乐
  • 6篇刘健
  • 5篇王小凤
  • 3篇陈宣华
  • 3篇宫红良
  • 2篇潘锦华
  • 2篇万景林
  • 1篇李胜祥
  • 1篇陈柏林
  • 1篇张岳桥
  • 1篇王长秋
  • 1篇郑恩玖
  • 1篇韩效忠
  • 1篇白彦飞
  • 1篇程华汉
  • 1篇张红喜
  • 1篇孙知明
  • 1篇李细根
  • 1篇胡健民
  • 1篇裴军令

传媒

  • 2篇地球学报
  • 2篇地质通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Scienc...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4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ew evidence from stable isotope for the uplift of mountains in northern edge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被引量:4
2002年
New data of oxygen and carbonate isotope in calcite cements from Cenozoic rocks in the Jianggelesayi area to reconstruct the uplift history of mountains in northern edge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re presented. Analyses results show that rapid changes of Δ18o and Δ13c in the calcite cement occurred in both the Early Oligocene and Early Miocene. Studies on sedimentary features indicate that a rapid up-coarsing of the sediments size occurred in the Early Miocene, and sedimentary velocity increased rapidly during the Pliocene and Early Quaternary. Thu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uplift of mountains in the northern edge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initiated from the Early Oligocene, and a rapid uplift occurr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Miocene, while the sharp difference in topography between the northern plateau and the Tarim Basin predominately formed later than the Miocene.
陈正乐王小凤冯夏红王长秋刘健
关键词:NORTHERNUPLIFT
阿尔金山索尔库里北盆地沉积与构造演化被引量:15
2003年
索尔库里北盆地位于阿尔金山中段,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与阿尔金断裂的走滑作用密切相关。根据野外地质填图的结果,通过沉积相、沉积环境的研究,在盆地内部划分出早第四纪七个泉组砾岩层,并将盆地新生代的沉积划分为两大序列:下部为渐新世下干柴沟组、中新世上干柴沟组、油砂山组序列,沉积相从底部的冲积扇、洪积扇向上逐渐变化为断陷湖盆相,再变化为冲积扇、洪积扇相,为一个完整的断陷湖盆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序列;上部为早第四纪七个泉组序列,为冲积扇、洪积扇沉积。结合盆地沉积充填过程和构造变形分析,建立了盆地多阶段的构造演化模式,进而探讨了盆地的形成演化与新生代阿尔金断裂带走滑作用过程之间的动力学联系。
陈正乐白彦飞陈柏林王小凤陈宣华刘健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特征及成矿条件初析被引量:10
2002年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是我国当前铀矿找矿的主攻类型。本文简要总结并阐述了砂岩型铀矿的矿床类型和矿床特征,并分析了控制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条件,认为大地构造和古气候是属于最为重要的、基础性的成矿条件。
陈正乐陈宣华王小凤程华汉
关键词: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控矿因素
阿尔金断裂中段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的ESR测年证据被引量:7
2002年
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缘一条大型的走滑断裂带,与印度和亚洲大陆之间的碰撞汇聚作用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根据6个石膏的ESR(电子自旋共振)测年结果,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探讨阿尔金断裂中段晚新生代的构造变形。位于断裂带中段索尔库里南盆地内广泛发育了6.3 Ma的正断层,显示了阿尔金断裂中段在上新世为正走滑。在第四纪早期,存在区域性NW—WNW向的挤压变形,阿尔金断裂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断裂的正断分量明显减弱,沉积盆地分布范围变窄,并可能一直延续到了中更新世末期。为此,笔者推测第四纪早期区域NW向挤压应力作用也是导致阿尔金山脉出现快速隆升的因素之一。
陈正乐高荐张岳桥王小凤陈宣华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ESR测年
阿尔金山脉新生代剥露历史——前陆盆地沉积记录被引量:23
2005年
新疆且末县江尕勒萨依盆地位于阿尔金山脉的北西山前,其内连续沉积了中生代—新生代地层。盆地内古新统—始新统为河流相沉积;渐新统至中新统为山麓河流相灰色砾岩和棕色砂岩;上新统为山麓洪积相砾岩夹泥岩;下更新统全为砾岩层。岩性组合特征及其砂岩碎屑、砾石组分变化规律,反映出阿尔金山脉的新生代剥蚀历史:古近纪早、中期,阿尔金山脉的地形高差小,古生界双峰式火山岩首先被剥蚀;至渐新世末—中新世早期,山脉高差加大,基底元古宇开始出露地表被剥蚀;中新世末期,山脉高差进一步加大,剥蚀速率加快;至第四纪早期西域砾岩开始沉积时,地形高差加剧,中、古元古界开始暴露被剥蚀。区域资料分析表明,阿尔金山脉在新生代具有多期次阶段性隆升的特征,存在3期次快速隆升事件:渐新世末—中新世早期、中新世晚期(大约8Ma)和第四纪早期。
陈正乐刘健孙知明王小凤裴军令宫红良
青藏高原北缘山脉隆升时限的同位素证据被引量:14
2003年
青藏高原北缘江尕勒萨依地区新生代地层中自生矿物的O和C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δ18O和δ13C在渐新世早期和中新世早期都出现急剧的变化。沉积学特征也表明中新世早期新生代沉积物质粒度快速变大,而上新世至早第四纪沉积速率急剧加大。由此推断,青藏高原北缘山脉最早期的隆升开始于渐新世的早期;并在中新世早期出现过山脉的快速隆升;而上新世至第四纪早期山脉的隆升最为强烈。
陈正乐王小凤冯夏红王长秋刘健
关键词:青藏高原北缘山脉隆升同位素证据沉积学特征
西天山山脉多期次隆升-剥露的裂变径迹证据被引量:50
2006年
磷灰石的裂变径迹法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限定山脉的隆升剥露历史研究。天山山脉的隆升历史一直存在争议,西天山山脉的构造隆升研究则相对更为缺乏。野外系统采集三个横穿西天山察汗乌苏山剖面的花岗岩、火山岩等样品,挑选磷灰石开展了裂变径迹测试分析工作。测试结果表明,西天山可能存在多期次的构造隆升事件;进一步利用实测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数据和径迹长度,开展了磷灰石的温度时间反演模拟研究。模拟结果结合区域性的地质资料分析推断,西天山山脉自中生代以来存在4个阶段构造隆升剥露事件,分别为:三叠纪末—早侏罗纪(220~180Ma)、侏罗纪中期(170~140Ma)、白垩纪中期(110~80Ma)和晚新生代(24Ma以来)。
陈正乐万景林刘健李胜祥郑恩玖韩效忠李细根宫红良
关键词:裂变径迹
准噶尔盆地北部新生代构造活动特征及其对砂岩型铀矿的控制作用被引量:29
2006年
准噶尔盆地北部顶山地区是我国寻找地浸砂岩型铀矿远景区段之一。本文在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遥感卫片解译分析,发现本区新生代构造活动主要表现为基底逆冲断裂的复活,致使地表呈现张性破裂,形成了洼地、峡谷等特殊的构造一地貌形态;并根据擦痕、节理的测量统计。结合电子自旋共振测年分析,推断本区在上新世-更新世期间存在两期构造活动:早期为近似南北向的挤压作用为主,晚期(0.14~0.43Ma)为北东-北东东的挤压作用;根据盆地新生代沉积物质充填规律和新生代构造特征,结合区域资料分析,恢复了盆地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认为新生代构造活动控制了区域的构造-地貌演化和地下水流向的改变,进而控制了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并由此指出了三个泉斜坡带为有利的区域找矿远景区段。
陈正乐刘健宫红良郑恩玖王新华潘锦华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新生代构造砂岩型铀矿
阿尔金断裂带8Ma左右的快速走滑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03
2002年
阿尔金断裂带的走滑变形历史与青藏高原的抬升、变形密切相关。阿尔金断裂中段旁侧岩体中磷灰石的裂变径迹测试年龄结果集中在 8Ma±。区域资料显示 ,沿阿尔金主断裂带旁侧普遍存在 8Ma±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此推测 ,阿尔金断裂带在 8Ma±经历了一期快速的走滑变形事件。结合青藏高原抬升、变形研究资料 ,表明 8Ma±是青藏高原抬升。
陈正乐万景林王小凤陈宣华潘锦华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带青藏高原
准噶尔盆地西北部中新生代地层铀矿成矿能力探讨被引量:10
2003年
研究表明,有机质(Cy)、黄铁矿(FeS2)、氧化镁(MgO)、磷酸盐(P2O5)、三氧化二铁(Fe2O3)、氧化亚铁(FeO)和Fe3+ Fe2+等参数在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形成演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准噶尔盆地西北部找矿目的层中原生带砂岩体与邻区伊犁盆地南缘512矿床砂岩层原生带砂体中上述参数对比分析,发现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原生带砂岩成矿能力存在明显的先天不足。分析表明,沉积相和沉积环境是造成上述参数差异悬殊的原因,进而指出了该区内今后的找矿方向。
刘健陈正乐张红喜胡健民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地浸砂岩铀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