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1731)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高修仁汪明灯梁鉴波曾群英马虹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3篇血压
  • 2篇心室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重构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样
  • 2篇胰岛素样生长...
  • 2篇胰岛素样生长...
  • 2篇原发性
  • 2篇左心
  • 2篇左心室
  • 2篇高血压
  • 1篇代谢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特性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房肌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高修仁
  • 2篇李树彬
  • 2篇马虹
  • 2篇曾群英
  • 2篇梁鉴波
  • 2篇汪明灯
  • 1篇彭龙云
  • 1篇唐可京
  • 1篇王礼春
  • 1篇张焰
  • 1篇陶军
  • 1篇黄顺伟

传媒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年份

  • 2篇2006
  • 3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改善重构治疗对心房颤动者心房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2004年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阻断剂(angiotensinⅡtype1receptorblockade,ARB)联合醛固酮受体阻断剂(aldosteronereceptorantagonist,ARA)治疗前后心房内及房室结的电生理特性的差异,通过调搏刺激研究治疗前后心房颤动的诱发率。【方法】联合ARB、ARA治疗9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连续病例6个月,用食道-心房调搏技术对其治疗前后进行程序刺激并测定心传导系统的电生理差异。【结果】窦律及基础起搏情况下治疗前后的房内传导及房室传导无统计学差别;早搏刺激下治疗前以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相对不应期延长、及房间传导时间延长为主要特点,与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ARB)联合醛固酮受体阻断剂(ARA)治疗后,心房有效不应期延长(P<0.05)、相对不应期缩短(P<0.05)及房间传导时间缩短(P<0.05)。同一组病例治疗后心房颤动的诱发率由原来的90%降至63%(P<0.05)。【结论】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相对不应期延长、及房间传导时间延长为本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治疗前的主要异常,联合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ARB)、醛固酮受体阻断剂(ARA)治疗后,可能通过改善心脏电重构而纠正心房颤动患者的这些电生理异常,从而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
高修仁王礼春曾群英李树彬彭龙云马虹
关键词:心房颤动ARB阻断剂不应期
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镁代谢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与不加用螺内酯治疗 ,对 2 4h尿镁排泄量 (UMA)、血浆镁浓度 (PMC)、红细胞镁含量 (EMC)的影响。方法  11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常规治疗加螺内酯组 (第 1组 5 6例 )和不加螺内酯 (第 2组 5 5例 )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火焰法测定治疗前、治疗 1个月及 6个月时UMC、PMC、EMC的变化情况。动态心电图检测治疗 6个月后心律失常发生率评价心电的稳定性 ;比较两组治疗 1个月、6个月后的 6min步行距离 (6MWD) ,评价运动耐力。结果  (1)第 1组治疗 1个月后 2 4hUMA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 (P <0 .0 1) ,治疗 6个月后与第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PMC与EMC治疗 6个月后PMC与EMC的增高与治疗 1个月时及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与第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1)。(2 )第 2组治疗后 2 4hUMA呈进行性增加 (P <0 .0 1) ;PMC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而EMC治疗 1个月与治疗前无差异 ,治疗 6个月时有所下降 (P <0 .0 5 )。 (3)第 1组治疗 6个月后与第 2组比较 2 4h平均窦性心率及室性早搏发生率均较低 (分别P <0 .0 5 )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房性期前收缩及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均低于第 2组 (分别P <0 .0 5 ) ;第 1?
高修仁陶军李树彬曾群英张焰马虹
关键词:螺内酯代谢
淋巴细胞镁含量与原发性高血压心、血管重构的相关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淋巴细胞镁含量变化及其与原发性高血压心、血管重构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5例正常对照者,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测量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septumthickness,IVS)、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eftventricularmassindex,LVMI);Ficoll-Hypaque分离液常规分离淋巴细胞,原子火焰法检测淋巴细胞镁含量。入选者分组:高血压组(n=55),正常对照组(n=15);IVS增厚组(n=35),IVS正常组(n=20);LVMI大于正常组(n=31),LVMI正常组(n=24);IMT增厚组(n=32),IMT正常组(n=23)。【结果】①不同组别淋巴细胞镁含量(10-7"g/cell)比较:高血压组(2.19±0.08)与正常对照组(2.77±0.18)、IVS增厚组(2.12±0.57)与IVS正常组(2.62±0.61)、LVMI大于正常组(2.13±0.57)与LVMI正常组(2.52±0.61)、IMT增厚组(2.11±0.40)与IMT正常组(2.51±0.31)比较均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0.02、0.049、0.03、0.02)。②淋巴细胞镁含量与IVS、LVMI、IMT分别呈负相关:r=-0.41,Ρ=0.01;r=-0.332,Ρ=0.02;r=-0.28,Ρ=0.03。③IMT与IVS呈正相关:r=0.49,Ρ<0.05。【结论】高血压心、血管重构与体内镁含量降低密切相关;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心脏、血管重构基本平行。
汪明灯高修仁梁鉴波
关键词:淋巴细胞心肌重塑原发性高血压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心肌及血管重构的关系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循环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与其血压水平,心肌、血管重构之间的关系。方法55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15名体格检查正常者(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测定血清IGF-1浓度。高血压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thickness,IVS)、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①随着高血压级别的升高,血清IGF-1浓度逐步升高,其中高血压组2、3级组明显高于高血压1级组和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②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增厚组血清IGF-1浓度高于IVS正常组;左心室肥厚组血清IGF-1浓度高于非肥厚组(均为P<0.05);③IGF-1浓度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46,P=0.001);④IMT和IVS呈正相关(r=0.49、P=0.03)。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与其血压程度以及心肌重构密切相关,与血管重构可能有一定关系;高血压患者的心肌、血管重构过程基本并行。
汪明灯高修仁梁鉴波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心肌重构血管重构左心室质量指数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肌肥厚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肌肥厚关系。方法 :采取酶免疫分析法测定了 5 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原发性高血压组 )和 16例正常人 (正常对照组 )的血清IGF 1水平。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清中IGF 1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普遍升高 (P <0 0 5 )。原发性高血压组中心肌肥厚患者血清IGF 1浓度比非心肌肥厚患者显著增高 (P <0 0 1) ;原发性高血压组中室间隔肥厚患者血清IGF 1浓度比室间隔正常患者高 (P <0 0 5 )。原发性高血压组中心肌肥厚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及室间隔肥厚患者与血清IGF 1存在相关性 ,r分别为 0 45和 0 43。结论 :本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的IGF 1普遍升高 ,提示血液中的IGF 1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某些病理生理过程。原发性高血压组心肌肥厚患者和室间隔增厚患者的血清IGF 1浓度均比非心肌肥厚患者显著和室间隔正常对照患者增高 ,原发性高血压组心肌肥厚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及室间隔肥厚患者与血清IGF 1存在相关性 ,提示血清IGF
黄顺伟唐可京高修仁
关键词:高血压心肌肥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左心室重量指数室间隔肥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