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801)

作品数:16 被引量:223H指数:9
相关作者:杨骏李飞韩为张庆萍王频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针灸医院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血管
  • 9篇痴呆
  • 8篇血管性痴呆
  • 5篇针灸
  • 3篇针刺
  • 2篇眩晕
  • 2篇针刺治疗
  • 2篇针灸治疗
  • 2篇治疗血管性痴...
  • 2篇中风
  • 2篇评分
  • 2篇量表
  • 2篇量表评分
  • 2篇颈性
  • 2篇颈性眩晕
  • 2篇灸治
  • 2篇艾灸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机构

  • 8篇安徽省针灸医...
  • 7篇安徽中医学院...
  • 6篇安徽中医学院
  • 2篇通化县中医院
  • 2篇安徽中医药大...
  • 2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作者

  • 9篇杨骏
  • 4篇李飞
  • 3篇程红亮
  • 3篇韩为
  • 3篇王频
  • 3篇张庆萍
  • 2篇俞红五
  • 2篇朱才丰
  • 2篇汤敬一
  • 2篇石海平
  • 2篇周婷
  • 2篇柳刚
  • 2篇吴伟伟
  • 2篇费爱华
  • 2篇李申林
  • 2篇王萍
  • 1篇秦晓凤
  • 1篇俞年塘
  • 1篇李晋
  • 1篇张闻东

传媒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 3篇中医药临床杂...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Journa...
  • 1篇中国CT和M...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血管性痴呆﹙VD﹚是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之一,系由脑血管因素引起的脑循环障碍,因缺血性、缺血性组织缺氧和出血性脑损害所导致的认知丧失[1]的综合征。目前研究资料显示,VD不同于其他类型痴呆,是可防治的,具有可逆性;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亚洲,其发病率已超过了阿茨海默病(AD),
王萍杨骏王频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针灸
颈性眩晕的CTA、3D-MRA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 angiography,3D-CEMRA)对颈性眩晕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100例颈性眩晕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CT、CTA、MRI、3D-CEMRA。结果CTA诊断显示阳性率为88.0%,与3D-CEMRA的8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扫描显示57例出现椎-基底动脉动脉变细或迂曲,部分末段显示不清;23例出现钩椎关节增生、发育不良等;3D-CEMRA显示58例椎-基底动脉动脉狭窄或迂曲,10例伴随椎-基底动脉轻度移位-扭曲,29例出现椎间失稳、钩椎关节增生等。结论 CTA、3D-CEMRA是诊断颈性眩晕的重要、无创影像学手段。
申放张耀森
关键词:颈性眩晕体层摄影技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额三针”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针刺"额三针"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额三针"为主穴治疗,对照组常规选穴针刺,治疗21天,观察治疗前后智力测定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表评分值变化。结果:2组各临床疗效指标均有改善,尤以治疗组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额三针"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周婷程红亮李飞陈赟陈幸生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Influence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reatment on Cognition Disorder被引量:1
2012年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reatment on patients with mild cognition disorder.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mild cognition disord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reatment was us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hile Western medicine was taken by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of intra-group and inter-group comparisons were assessed by 3 measurement scales including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 and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MMSE, MoCA and ADL scores of both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0.05). The MMSE, MoCA and ADL scor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have more noticeable improvement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ognitive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朱才丰杨骏费爱华俞红五邓樱
辨经刺井配合颞三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观察辨经刺井配合颞三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l组50例、治疗Ⅱ组50例。对照组口服茴拉西坦,治疗l组采用辨经刺井配合颞三针治疗,治疗Ⅱ组为传统针刺组。结果:治疗后比较各组患者MMSE、BBS、ADL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I组、治疗Ⅱ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治疗I组与治疗Ⅱ组比较只在MMSE评分、ADL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刺井配合颞三针治疗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的疗效。
李申林李飞程红亮张闻东周婷张玲杨骏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颞三针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艾灸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内VEGF、flt-1、bFGF及bFGF-r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9
2012年
目的观察艾灸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海马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fam样酪氨酸激酶-1(fms-like tyrosine kinase-1,flt-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bFGF-r)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灸法在治疗血管性痴呆中的促血管生成机制。方法选取Wistar雄性老年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硝普钠注射法制备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电脑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艾灸组、西药组、模型组,并设假手术组对照。艾灸组取百会、大椎、神庭穴艾灸治疗,西药组茴拉西坦灌胃,15天为1个疗程,均为2个疗程。神经行为学评分并结合跳台仪检测治疗前、第2疗程后学习记忆成绩;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海马VEGF、bFGF及其受体flt-1、bFGF-r的表达。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动物跳台实验的潜伏期、错误次数及神经行为学评分,艾灸组及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艾灸组与西药组比较潜伏期及神经行为学评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艾灸、西药在提高VaD大鼠潜伏期,降低VaD大鼠错误次数以及对神经行为学评分影响均有显著疗效,而艾灸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P<0.05)。艾灸组及西药组与模型组比,海马内表达VEGF、flt-1、bFGF的灰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FGF-r的表达仅艾灸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flt-1艾灸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在改善VD大鼠行为学评分及提高记忆成绩均有确切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存在着艾灸调控VD大鼠海马内VEGF、flt-1、bFGF和bFGF-r的表达水平,特别是上调关键因子VEGF、flt-1表达,促进了要害部位的血管生成,并最终激发了脑内神经的损伤修复机制。
王频汤敬一杨骏张庆萍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艾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通督化瘀灸法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观察被引量:27
2013年
目的观察通督化瘀灸法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艾灸组30例,西药组3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中医证型量表(SDSVD)进行评定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疗效分析根据MMSE,艾灸组总有效率为80.0%,西药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MMSE、MoCA数据显示,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疗效优于西药组。ADL评价显示,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DSVD评定显示,艾灸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化瘀灸法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疗效优于口服尼莫地平,是血管性认知障碍有效治疗方法。
朱才丰杨骏杨坤蔡圣朝费爱华俞红五陈颖秦晓凤李晋
关键词:灸法痴呆
艾灸督脉组穴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被引量:68
2010年
目的根据神经心理学量表,观察艾灸督脉穴位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通过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定,将符合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诊断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艾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定,并进行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对比。结果神经心理学量表MMSE、MoCA与ADL评分,两组治疗后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MMSE、MoCA与ADL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督脉组穴对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有独特优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朱才丰杨骏费爱华俞红五
关键词:艾灸神经心理学测验针灸疗法
重灸百会穴法治疗脑中风后失语症3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观察重灸百会穴法治疗脑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中风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重灸百会穴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结合言语康复训练的方法治疗,重灸百会穴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灸百会穴法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重灸百会穴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灸百会穴组在改善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灸百会穴法对中风后失语症的早期康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柳刚韩为黄学勇王友刚杨骏
关键词:重灸百会穴中风失语症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针灸预防中风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概述中医治未病理论应用于针灸预防中风的研究进展。方法:搜集并整理近年来关于针灸预防中风的相关文献资料,从理论和临床角度概述中医治未病理在针灸预防中风中的运用。结果:针灸在预防中风的临床实践中,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结论:针灸通过治疗中风先兆来预防中风,对一些卒中高危个体确实可以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俞年塘朱玲玲韩为
关键词:中风中风先兆治未病针灸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