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013616911)
- 作品数:9 被引量:134H指数:6
- 相关作者:赵乃勤李家俊邹田春郭伟凯郭新权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碳纤维(碳毡)/树脂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被引量:40
- 2003年
- 分别研究了平铺排布的碳毡和单向排布的碳纤维类吸波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特性。结果表明:单向排布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吸波性能与纤维的排布间距和纤维含量密切相关。本实验条件下可获得有效带宽大于3GHz,10dB以下的反射衰减。平铺排布碳毡的吸波性能随碳毡含量的影响较大,含量0.27wt%时,在8GHz~18GHz频段获得90%以上的吸收率。
- 赵乃勤曹婷师春生李家俊郭伟凯
- 关键词:吸波材料碳纤维碳毡
- 活性碳毡电路屏(直立碳纤维)/树脂复合吸波材料被引量:39
- 2006年
- 研究了含活性碳毡电路屏和直立碳纤维吸波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特性。结果表明:含碳毡电路屏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与电路屏的种类(感性、容性)和尺寸密切相关。含感性屏的吸波材料,当毡条间距、宽度分别为7mm、5mm时,材料在整个雷达波段(8~18GHz)有-10dB以下的反射衰减。含容性屏的吸波材料,随电路屏中碳毡块间距和边长的减小,吸波性能提高。含直立碳纤维材料的吸波性能与纤维间距有关,间距为4mm时可获得有效带宽7.6GHz的吸波材料。用分块设计的思想设计吸波材料,可提高其吸波性能。分块中心对称的感性电路屏(毡条宽5mm,间距10mm)和直立碳纤维(间距8mm)混杂吸波体在11.8~18GHz频带内有低于-20dB的反射衰减,最大吸收峰值-30dB。
- 赵乃勤邹田春师春生李家俊郭伟凯
- 关键词:吸波材料
- 活性碳纤维/树脂复合吸波材料的设计被引量:14
- 2007年
- 研究了长度为1-2mm的活性碳纤维的介电特性。发现随频率的增大,介电常数的实部减小,虚部增大,具有频响效应。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均随复合材料中纤维质量百分含量的升高而增大。依据纤维的介电常数,通过阻抗匹配设计方法,优化设计两层和四层活性碳纤维吸波复合材料。根据优化结果制备了含有四个结构层的吸波复合材料,材料-10dB以下的频带宽度为8GHz,最大反射衰减-39.3dB。
- 邹田春赵乃勤师春生
- 关键词:吸波材料活性碳纤维介电常数
- 平面等角螺旋天线阵列/树脂复合吸波材料
- 研究了含平面等角螺旋天线阵列吸波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特性。结果表明:含平面等角螺旋天线阵列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与天线的起始半径、外半径和天线两臂间的电阻密切相关。天线起始半径减小,材料的吸波性能先提高而后降低;天线外半径增大...
- 邹田春赵乃勤师春生
- 关键词:复合材料吸波材料平面等角螺旋天线
- 文献传递
- 活性碳毡对称振子阵列/树脂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研究了含活性碳毡对称振子阵列吸波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特性。结果表明:含振子阵列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与入射电场方向、振子两臂间的电阻、振子间的距离和阵列的位置密切相关。对称振子阵列对电磁波的吸收呈各向异性,振子与入射电场平行时,吸波性能较好;随振子两臂间电阻或振子间距的增大,材料的吸波性能先提高后降低,电阻和振子间距均存在最佳值;随振子阵列和试样下表面距离的减小,材料的吸波性能提高,振子与入射电场平行时,本实验条件下可获得有效带宽13GHz,最大吸收峰值-30.3dB的反射衰减。
- 邹田春师春生赵乃勤
- 关键词:吸波材料
- 微量碳纤维/树脂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被引量:24
- 2005年
- 分别研究了平行和正交排布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特性,并对碳纤维的吸波机理和吸波性能的影响因素(纤维间距、支数)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碳纤维平行排布吸波材料只在入射电场方向与纤维排布方向平行时具有吸波性能;随纤维间距的减小,其反射衰减曲线的最大吸收峰向高频方向移动;纤维支数增大,吸波性能增强。正交排布碳纤维的吸波性能与纤维的间距密切相关。本实验条件下当纤维间距为8mm时,可获得有效带宽4.7GHz、最大吸收峰值-21.6dB的反射衰减。
- 邹田春赵乃勤师春生李家俊郭伟凯
- 关键词:吸波材料碳纤维
- 吸波材料吸波性能的计算及其优化设计被引量:24
- 2005年
- 吸波材料是现代武器系统隐身技术的关键材料,随着近年来隐身技术的迅猛发展,吸波材料的研究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目前常用的涂覆型吸波材料和结构型吸波材料吸波性能的基本计算方法,并且对吸波材料的优化设计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 邹田春赵乃勤师春生李家俊
- 关键词:吸波材料吸波性能优化设计
- 碳毡电路模拟吸波复合材料的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分别研究了含矩形碳毡电路屏和“十”字形碳毡电路屏吸波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特性,并对碳毡电路屏的吸波机理做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碳毡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与电路屏阵列单元的结构和尺寸密切相关。矩形电路屏阵列单元中矩形缝隙的长或宽增大,材料的吸波性能提高;矩形缝隙之间的距离增加,材料的吸波性能降低。本实验条件下当矩形缝隙的长、宽和间距分别为24、12和6mm时,材料可获得8.56GHz的有效带宽和-25dB的最大反射衰减。“十”字形电路屏阵列单元中“十”字形缝隙的臂长或臂宽增大,材料的吸波性能提高;“十”字形缝隙之间的距离增加,材料的吸波性能降低。“十”字形缝隙的臂长、臂宽和“十”字形缝隙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6、8和6mm时,材料的有效带宽7.2GHz,最大反射衰减-26.2dB。
- 赵乃勤邹田春师春生郑长进李家俊
- 关键词:碳毡电路模拟
- 含碳化硅纤维正交电路屏的吸波复合材料的研究被引量:9
- 2005年
- 研究了SiC纤维正交电路屏/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和化学镀镍SiC纤维正交电路屏/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研究发现,纤维间距、镀镍纤维增重率对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有显著影响。对于前者,纤维间距较宽时(如:8mm,6mm),材料的吸波效果很差,随着纤维间距进一步减小(6mm→4mm→2mm),材料的有效带宽和最大吸收峰值均明显增大;对于后者,随着纤维间距或增重率的增大,材料的总体吸波效果先增强后减弱。
- 李家俊郑长进赵乃勤郭新权
- 关键词:吸波材料碳化硅纤维化学镀镍
- 正交排布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
- 研究了正交排布的碳纤维吸波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特性,结果表明这种类似电路模拟材料的排布方式可使材料获得优异的吸波性能。材料的吸波特性与纤维的排布间距和纤维含量密切相关。本实验条件下当排布间距为0.8 cm,1000根/束的...
- 李家俊赵乃勤曹婷师春生马铁军
- 关键词:吸波材料碳纤维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