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0032011024)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余永廷朱爱国曾粮斌薛召东刘慧玲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植物根腐线虫鉴定及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 2013年
- 根腐线虫是植物三大病原线虫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为害多种粮食及经济作物,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根腐线虫的识别与鉴定是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研究植物线虫抗性机制有利于培育抗性品种。为此,回顾了近年来根腐线虫鉴定及植物对根腐线虫抗性方面的研究工作,强调了线虫准确鉴定的重要意义,分析讨论了植物抗线虫的机制。
- 余永廷刘慧玲薛召东曾粮斌朱爱国
- 关键词:短体线虫同工酶ITS次生代谢物
- 1种苎麻根腐病线虫的鉴定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对分离的一种苎麻根腐病线虫进行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病原线虫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研发及苎麻根腐病的防治奠定基础。【方法】从感染苎麻根腐病植株根中分离出一种植物病原线虫,利用显微技术观察线虫的形态特征,对其进行初步鉴定;之后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提取单条线虫的DNA,利用通用保守性引物扩增了线虫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并用软件DNAstar和DNAMAN进行序列分析,对该植物病原线虫进行进一步鉴定。【结果】根据形态特征,将获得的苎麻根腐病线虫初步鉴定为咖啡短体线虫。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线虫rDNA-ITS序列与咖啡短体线虫湖北种群、越南种群、台湾种群、日本种群及尼日利亚种群的同源性依次为99.8%,99.0%,98.0%,97.8%和94.6%。该线虫rDNA-ITS序列在GenBank注册号为HQ403649。【结论】形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苎麻根腐病线虫为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
- 余永廷薛召东曾粮斌张岗陈权朱爱国
- 关键词:苎麻根腐病RDNA-ITS咖啡短体线虫
- 我国苎麻根际寄生线虫调查和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2010-2011年,我们在重庆、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等地苎麻主产区进行根腐线虫病调查;采集苎麻根腐病病蔸和病土,并分别利用改良贝曼漏斗法和蔗糖离心浮选法从病根和土壤中分离植物病原线虫,根据形态特征对分离到的植物病原线虫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1)苎麻根腐病病根及根际土壤中主要发现4种植物寄生线虫,根据形态特征,鉴定为: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穿刺短体线虫(P.penetran)、长针属线虫(Paratylenchus sp.)和丝尾属线虫(Filenchus sp.);其中,后2种线虫均在苎麻园中首次报道;2)四种线虫中,咖啡短体线虫发生最为普遍,存在于大多数样品中(约91%);丝尾属线虫次之,存在于54.5%的样品中;穿刺短体线虫较少,存在于少数样品(18.2%)中;长针属线虫最少,仅在13.6%的样品中检测到。3)根际土壤中植物寄生线虫的数量,随麻园种植年限增加而增多;同时,土壤类型也对线虫生长繁殖有一定的影响。
- 刘慧玲余永廷曾粮斌薛召东朱爱国
- 关键词:苎麻咖啡短体线虫
- 我国苎麻根际寄生线虫研究
- 2010 ~2011年,我们在重庆、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等地苎麻主产区进行根腐线虫病调查;采集苎麻根腐病病蔸和病土,并分别利用改良贝曼漏斗法和蔗糖离心浮选法从病根和土壤中分离植物病原线虫,根据形态特征对分离到的植物病原...
- 刘慧玲余永廷曾粮斌薛召东朱爱国
- 关键词:苎麻咖啡短体线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