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8JJD880226)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4
相关作者:顾尔伙巴登尼玛张国栋邓桦黄胜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青海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彝族
  • 3篇传承
  • 2篇教育
  • 1篇侗民族
  • 1篇学校教育
  • 1篇仪式
  • 1篇彝族毕摩
  • 1篇艺术传承
  • 1篇社会功能
  • 1篇师徒
  • 1篇自然宗教
  • 1篇自我
  • 1篇自我教育
  • 1篇宗教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初探
  • 1篇文化传承
  • 1篇小学生
  • 1篇凉山彝族
  • 1篇论辩

机构

  • 7篇西南大学
  • 1篇四川民族学院
  • 1篇黔南民族师范...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作者

  • 4篇顾尔伙
  • 3篇巴登尼玛
  • 1篇黄泽梅
  • 1篇卓么措
  • 1篇张国栋
  • 1篇捌马阿末
  • 1篇邓桦
  • 1篇黄胜

传媒

  • 2篇民族教育研究
  • 2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成都大学学报...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彝族毕摩传承方式的特征及原因探析被引量:4
2011年
彝族毕摩传承是师徒式、非制度化的精英教育。在历史的进程中,毕摩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毕摩人才,使毕摩在彝族社会中得以长期存在和延续。彝民族成员及其毕摩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种传承方式,这与其毕摩文化传播语境、口传与书写的有机结合方式、口头"声教"的传统息息相关。毕摩独特的传承方式对我们的学校教育教学来说是必要的补充。
顾尔伙巴登尼玛
关键词:毕摩师徒口传
藏传佛教艺术传承中的口传教育探析
2011年
藏传佛教艺术的传承以寺院为中心,传承方式是师徒式,主要通过师徒口耳相传、参悟体验来实现。即通过人与人之间,尤其是老一代对后辈的语言、行为影响来传承。因此,藏传佛教艺术的制作过程既是显性的艺术品的创作,也是隐性的"发展人"的教育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实地的田野考察,挖掘藏传佛教艺术传承中口传教育的存在形式及价值。
卓么措
关键词:藏传佛教艺术传承
从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看民族文化的发展观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田野考察发现,在文化传承方面侗族较苗族相对要好,但在民族文化发展观上二者都存在着非理性,分析并比较了这两个民族在发展民族文化中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创造的民族文化发展观。
张国栋巴登尼玛
关键词:文化传承非理性
荔波白裤瑶的自然宗教及其社会功能初探被引量:1
2010年
荔波白裤瑶族有生殖崇拜、蜘蛛崇拜、火神崇拜、树神崇拜、门神崇拜等自然宗教信仰,这些自然宗教在白裤瑶地区具有社会整合与社会化功能、心理调适功能、文化教育功能、认同功能、和谐功能等。
黄胜黄泽梅
关键词:白裤瑶自然宗教社会功能
彝族“克智”:作为论辩的教育
2013年
"克智"既是一种言语行动,一种对话艺术,也是彝族民众讲述传统、探求知识、明辨事理、回顾历史的一种口头传播方式。文字出现后,"克智"口头论辩并没有消失,反而与彝文字并存共荣,这是其教育意义的凸显。作为论辩的教育,"克智"具有"活"的教育、"对话"教育、"自我"教育之意义。
顾尔伙巴登尼玛
藏族牧区小学生的控辍对策
2011年
每个地区的辍学现象和辍学原因都有其特殊性,控辍对策也有其特色。因此,要控制藏族牧区小学生辍学就要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教育目标体系、开设多元化的课程体系、采用适合"双语教学"或"汉语教学"的教育方法体系、增强教师的职业情感、科学规划学校布局调整等措施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加强有关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加快牧区的经济建设、加大对寄宿制教育的投入、丰富牧区的文化生活等措施强化政府职能。
捌马阿末
关键词:藏族小学生
凉山彝族“克智”传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被引量:3
2011年
"克智"作为凉山彝族民间社会的口头论辩活动,是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生长出来的"生命之树"。本文在对"克智"传承的来源和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克智"未来可能的走向。
顾尔伙
关键词:彝族学校教育
仪式中的民族集体记忆建构——以云南文山富宁县洞波西六村蓝靛瑶“度戒”仪式为例被引量:4
2012年
历史上瑶族是一个不断迁移的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然而,这个民族却依靠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度戒",在民族历史进程中没有因为不断迁居而解体,反而保持了自身鲜明的民族特色,维系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从云南蓝靛瑶"度戒"仪式入手,透过仪式的象征秩序和象征意义,能够揭示出仪式与少数民族集体记忆建构的关系。
邓桦
关键词:仪式集体记忆
凉山彝族“克智”文化初探被引量:4
2010年
"克智"作为凉山彝族民间社会的口头论辩活动,既是一种对话艺术,也是人们讲述历史、探求知识、明辨事理的一种口头交流和传播方式。本文考察了"克智"的内涵、演述规则、演述内容、演述场景和演述程式,分析了"克智"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危机及其原因。
顾尔伙
关键词:彝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