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08SK3108)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童敏伍贤平陈军刘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高压氧
  • 1篇型胶原
  • 1篇血清
  • 1篇血清骨钙素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生化
  • 1篇早期高压氧
  • 1篇生化
  • 1篇酸酶
  • 1篇评分
  • 1篇磷酸酶
  • 1篇后肢
  • 1篇后肢运动
  • 1篇脊髓
  • 1篇脊髓损伤
  • 1篇碱性磷酸酶
  • 1篇高压氧干预
  • 1篇骨钙
  • 1篇骨钙素
  • 1篇骨转换

机构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2篇刘敏
  • 2篇陈军
  • 2篇伍贤平
  • 2篇童敏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脊髓完全横断损伤大鼠的骨转换:超早期高压氧干预之效应被引量:3
2010年
背景:有文献表明高压氧治疗对不完全脊髓损伤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且越早效果越好。目的:进一步探讨超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脊髓完全横断损伤大鼠骨转换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高压氧组,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其余2组均行T10椎板水平脊髓完全横向切断术。高压氧组于术后第3小时置于动物舱内开始高压氧治疗,舱内达到222.92kPa个绝对大气压,吸氧浓度97%~99%,10d1疗程,共3疗程,其中第1疗程2次/d,第2,3疗程1次/d,每疗程间休息6d。模型组不做高压氧治疗。分别于建立模型后第6周处理,用ELISA法测骨形成指标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及血清骨钙素,骨吸收指标血清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及尿脱氧吡啶啉的浓度。结果与结论:高压氧组大鼠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血清骨钙素值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高压氧组血清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尿清脱氧吡啶的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果表明超早期高压氧治疗可影响脊髓完全横断损伤大鼠骨转换的改变,对骨形成有促进作用,对骨吸收有抑制作用。
童敏伍贤平陈军刘敏
关键词:高压氧骨转换碱性磷酸酶血清骨钙素
超早期高压氧对脊髓完全横断损伤大鼠血液生化及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超早期高压氧(HBO)治疗对脊髓完全横断损伤模型血液生化及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15只)、B组(模型组,20只)及C组(高压氧组,20只),A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其余2组均行T10椎板水平脊髓完全横向切断术。B、C组均予常规护理,C组于术后3 h置于动物舱内开始高压氧治疗,10 d一疗程,共3疗程。分别于建立模型后第1~6周末,用BBB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价并比较两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程度,术后第6周过量麻醉处死大鼠,以40 g/L多聚甲醛行心室-主动脉灌注,取脊髓损伤区标本,光镜观察损伤脊髓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钙(Ca)、血磷(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改变情况。结果 B、C两组大鼠术后第1~6周BBB运动功能评分逐渐增高,C组在3~6周末的BBB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B组、C组血钙、血磷在术后1、3周高于A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术后1、3周低于A组;C组血钙、血磷在术后5、6周低于B组。病理组织切片观察C组较B组组织水肿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轻。结论超早期高压氧治疗能促进脊髓完全横断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部分恢复,降低血钙、血磷含量,对脊髓完全横断损伤大鼠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童敏伍贤平陈军刘敏
关键词:高压氧脊髓损伤BBB评分血液生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