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902028)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代祺古继宝梁樑曹忠鹏吴剑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消费者
  • 1篇道德
  • 1篇道德信念
  • 1篇信念
  • 1篇召回
  • 1篇召回事件
  • 1篇中国情境
  • 1篇人口统计
  • 1篇人口统计特征
  • 1篇入度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说服效果
  • 1篇文明
  • 1篇文明行为
  • 1篇量表开发
  • 1篇跨文化比较
  • 1篇购买意愿
  • 1篇丰田
  • 1篇丰田召回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东北大学

作者

  • 4篇代祺
  • 2篇梁樑
  • 2篇古继宝
  • 2篇曹忠鹏
  • 1篇吴剑琳
  • 1篇刘阿龙

传媒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软科学
  • 1篇预测
  • 1篇管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单面与双面信息广告重复效应的实证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通过引入企业道德感知变量,并在整合最优唤醒理论、加工流畅模型、归因理论和两因素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单、双面信息广告重复效应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双面信息广告比单面信息广告加工更困难,但消费者对其广告正确回忆率更高,广告反应也更积极。单面信息广告的重复效应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趋势,而双面信息广告的重复效应呈单调递增趋势,疲劳效应延迟出现。消费者对企业道德感知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单、双面信息广告重复效应的差异。
代祺梁樑
涉入度对双面信息广告说服效果的调节机理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在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的框架下,引入涉入度这一新的变量,通过深入探讨涉入度的调节机理,解释了过去研究对单、双面广告信息的说服效果存有争议的内在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与单面信息广告相比,双面信息广告对高涉入者的说服效果明显增强;但对低涉入者,二者的说服效果没有显著差异。论据数量作为边缘线索之一可以提高双面信息广告对低涉入者的说服效果。研究同时证明双面信息广告对高、低涉入者的说服路径不同。研究结论为企业通过广告沟通方式来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建立品牌效应提供了一条经济有效的新思路。
代祺梁樑曹忠鹏古继宝
关键词:说服效果
我国消费者道德信念的量表开发与跨文化比较——以大学生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在西方消费者道德信念量表(CES)基础上,本文开发出了适合中国情境的消费者道德信念量表,并证实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新量表增加了3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维度:不文明行为、公款消费行为和消费霸权行为。本文进一步比较了我国大学生与西方消费者在道德信念感知上的差异,并提供了相应的提升建议。
代祺刘阿龙曹忠鹏
关键词:道德信念消费者跨文化比较不文明行为中国情境
产品伤害危机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消费者人口统计特征的调节作用——以丰田召回事件为例被引量:12
2012年
以丰田事件为例,利用召回事件前后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对比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汽车产品伤害危机中不同性别、年龄、收入的消费者购买意愿受损程度显著不同,从而验证了消费者个人特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吴剑琳古继宝代祺
关键词:产品伤害危机购买意愿人口统计特征丰田召回事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