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3Z348)

作品数:50 被引量:158H指数:8
相关作者:李毅方宝英王晓华佟国香朱慧群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上海电力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电子电信
  • 16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理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6篇VO
  • 15篇VO2
  • 11篇光学
  • 11篇二氧化钒
  • 9篇光纤
  • 8篇红外
  • 7篇热致变色
  • 7篇激光
  • 7篇激光器
  • 7篇半导体
  • 6篇光学特性
  • 5篇通信
  • 5篇相变
  • 5篇光电
  • 5篇光通信
  • 5篇FTO
  • 4篇电特性
  • 4篇旋转连接器
  • 4篇离轴
  • 4篇连接器

机构

  • 50篇上海理工大学
  • 37篇上海市现代光...
  • 17篇上海电力学院
  • 14篇五邑大学
  • 5篇上海健康医学...
  • 3篇上海电力大学

作者

  • 45篇李毅
  • 26篇方宝英
  • 22篇王晓华
  • 18篇佟国香
  • 17篇朱慧群
  • 16篇黄毅泽
  • 13篇肖寒
  • 10篇俞晓静
  • 9篇郑鸿柱
  • 9篇袁文瑞
  • 9篇梁倩
  • 9篇严梦
  • 9篇陈建坤
  • 9篇丁杰
  • 9篇覃源
  • 9篇陈少娟
  • 8篇周晟
  • 8篇孙若曦
  • 8篇张伟
  • 8篇王锋

传媒

  • 8篇物理学报
  • 5篇光学学报
  • 4篇光子学报
  • 3篇光电子.激光
  • 3篇激光与光电子...
  • 3篇中国激光
  • 3篇红外与毫米波...
  • 3篇信息技术
  • 3篇电子元件与材...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光学技术
  • 2篇光学仪器
  • 1篇电子科技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半导体技术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材料工程
  • 1篇软件导刊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花状掺杂W-VO_2/ZnO热致变色纳米复合薄膜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为解决掺杂引起的二氧化钒薄膜的红外调制幅度下降以及二氧化钒复合薄膜相变温度需要进一步降低等问题,采用纳米结构、掺杂改性和复合结构等多种机理协同作用的方案,利用共溅射氧化法,先在石英玻璃上制备高(002)取向的Zn O薄膜,再在Zn O层上室温共溅射沉积钒钨金属薄膜,最后经热氧化处理获得双层钨掺杂W-VO2/Zn O纳米复合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和变温光谱分析等对薄膜的结构、组分、形貌和光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W-VO2/Zn O纳米复合薄膜呈花状结构,取向性提高,在保持掺杂薄膜相变温度(约39?C)和热滞回线宽度(约6?C)较低的情况下,其相变前后的红外透过率差量增加近2倍,热致变色性能得到协同增强.
朱慧群李毅叶伟杰李春波
关键词:VO2ZNO热致变色
基于双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抽运激光器波长锁定器被引量:10
2008年
运用耦合模理论推导了双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透射率和反射率的解析表达式,进一步推导出带双光纤布拉格光栅激光器的增益方程。利用相关表达式讨论双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反射特性与透射特性,并探究对激光器增益曲线的影响。双光纤布拉格光栅由结构和特性相同的单光纤布拉格光栅构成,通过优化两光纤布拉格光栅之间的距离得到最佳的锁模特性。在工作温度为0℃,20。C,70℃时,分别测量了带双光纤布拉格光栅和单光纤布拉格光栅波长锁定器的非致冷抽运激光器的输出光谱。其结果表明带双光纤布拉格光栅的非致冷抽运激光器输出光谱的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改善。在0~70℃温度范围内能稳定工作,波长漂移为0.2nm,边模抑制比达45dB,半峰值宽度小于1.57nm。
胡双双李毅蒋群杰武斌
关键词:激光器波长锁定器边模抑制比
二氧化钒纳米粒子光学特性及制备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综述了通过改变VO2纳米结构来改善其光学特性的方法,总结了通过化学气相沉积、脉冲激光沉积、溶胶–凝胶法、水热–高温固相合成和溅射制备VO2纳米粒子的方法及最新成果,以及VO2纳米粒子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纳米结构VO2制备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佟国香李毅黄毅泽方宝英朱慧群
关键词:二氧化钒光电特性
VO_2/FTO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特性研究
2016年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掺氟的SnO_2(FTO)导电玻璃衬底上沉积纯钒金属薄膜,再在常压氮氧混合气氛中退火制备VO_2/FTO复合热致变色薄膜,并对复合薄膜的结构、光学特性以及电学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薄膜结晶程度较高,表面平滑致密,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导电玻璃上的FTO并没有改变VO_2择优取向生长,但明显改变了VO_2薄膜的表面形貌特征。与VO_2薄膜的典型相变温度68℃相比,VO_2/FTO复合薄膜的相变温度降低约20℃,热滞回线收窄到5℃,相变前后的红外透过率分别为45%和22%,相变前后电阻率的变化达3个数量级,VO_2/FTO复合薄膜优良的光电特性对新型光电薄膜器件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郑鸿柱李毅陈少娟陈建坤袁文瑞孙瑶唐佳茵刘飞郝如龙方宝英肖寒王晓华
关键词:VO2FTO热致变色光电特性
钨钒共溅掺杂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学特性被引量:11
2013年
为了解决VO2薄膜掺杂后相变温度高,相变前后红外透射率差值减小等问题,利用磁控共溅射的方法,在普通玻璃基底上溅射沉积钨钒薄膜,再在常压氮氧混合气氛中退火,制备了性能良好的掺钨VO2薄膜。分析对比了不同混合气氛中氧化生成的钨掺杂VO2薄膜的组分和结构,发现VO2有明显的(011)和(200)生长取向,并且随着混合气氛中氧含量的增加,薄膜颗粒大小从50nm增大到80nm。钨掺杂VO2薄膜的相变温度下降到31℃,相变前后红外透射率差值为41%。结果表明通过高效的钨掺杂可以降低VO2薄膜的相变温度,改善红外区域的透射光谱特性,减小钨掺杂带来的透射率损失。
覃源李毅方宝英佟国香王晓华丁杰王峰严梦梁倩陈少娟陈建坤郑鸿柱袁文瑞
关键词:热致变色常压
基于变异的紧凑遗传算法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
2016年
为了简化农药检测的预测模型,提高模型预测精度,采用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基于变异的紧凑遗传算法对波长变量进行筛选,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无信息变量和干扰变量。通过不同算法选择的波长变量建立预测模型,mCGA得到的预测均方根偏差平均值是0.198,而与mCGA比较的紧凑遗传算法、简单遗传算法得到的预测均方根偏差平均值分别为0.241、0.289,mCGA具有最小误差。结果表明,采用mCGA进行变量选择,能有效提高模型收敛速度及模型准确度,实现农药含量快速高效的检测。
孟姣佟国香
关键词:农药检测红外光谱
纳米VO_2/ZnO复合薄膜的热致变色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为提高VO2薄膜的热致变色性能,采用纳米结构和复合结构二者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先在玻璃衬底上制备高(002)取向ZnO薄膜,再在ZnO层上室温沉积钒金属薄膜,最后经热氧化处理获得纳米结构VO2/ZnO复合薄膜.利用变温拉曼光谱观察分析了VO2/ZnO薄膜相变前后的晶格畸变和键态的演变过程,讨论了薄膜的结构与热致红外开关特性和相变温度的内在关系.结果显示,与相同条件获得的同厚度的单层VO2薄膜相比,纳米VO2/ZnO复合薄膜具有高(002)取向,相变前后的红外透过率差值增加2倍,热滞宽度收窄约5℃,相变温度降低约8℃.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纳米复合薄膜既可显著增强VO2薄膜的红外光开关调制能力,同时又能明显降低薄膜的相变温度.
朱慧群李毅周晟黄毅泽佟国香孙若曦张宇明郑秋心李榴沈雨剪方宝英
关键词:ZNOVO2纳米复合薄膜热致变色拉曼光谱
二氧化钒纳米点阵红外光学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针对二氧化钒纳米点阵从半导体到金属的可逆相变,考虑到点阵中各个点之间散射光的交互作用,基于VO2在不同温度和波长下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以及小颗粒的吸收和散射特性,建立了VO2纳米颗粒的数学模型,研究了VO2纳米颗粒的相变光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波长变化,吸收截面相对散射截面占主导,金属相在980nm附近出现吸收峰值;随着温度变化,可见光区域的消光系数变化较小,而红外区域较大,其中在近红外区域的消光系数变化最大.在纳米点阵中,消光截面随着颗粒间距变化,当颗粒间距增大时,消光峰值出现红移,且峰值大小也会随之增大;当间距超过一定数值后,峰值反而会逐渐减小.采用多孔氧化铝掩模的方法,通过磁控反应溅射制备VO2纳米点阵,测试结果表明其透过率比薄膜的透过率高.
俞晓静李毅王海方黄毅泽张虎张伟朱慧群
关键词:二氧化钒散射截面吸收截面
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二氧化钒薄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9年
主要阐述了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在制备金属氧化物方面的物理过程和技术特点,详细介绍了脉冲激光沉积制备二氧化钒(VO2)薄膜的工艺参数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并与几种常规制备方法进行了对比,给出了脉冲激光沉积掺杂对VO2薄膜特性的影响,以及脉冲激光沉积制备VO2纳米材料,讨论了脉冲激光沉积制备VO2薄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王海方李毅蒋群杰俞晓静胡双双武斌张虎黄毅泽张伟
关键词:VO2薄膜脉冲激光沉积掺杂
非制冷高功率半导体泵浦激光器封装技术
非制冷高功率泵浦激光器在大功率、高可靠、小尺寸、低功耗、低成本等方面显现的发展潜力, 以及在全固化固体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领域具有的优势,使非制冷高功率泵浦激光器封装技术成为急待突破的核心技术。具体工艺技术涉及光学、电学、...
李毅胡双双蒋群杰武斌俞晓静
关键词:非制冷高功率泵浦激光器封装技术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