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3JZDW004001)

作品数:23 被引量:527H指数:11
相关作者:王洪才解德渤路丽娜胡天佑张继明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济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教育
  • 6篇高等教育
  • 5篇文化
  • 4篇教学
  • 4篇本科
  • 3篇学生评教
  • 3篇评教
  • 3篇教师
  • 2篇大学生
  • 2篇大学生评教
  • 2篇大学战略
  • 2篇大学战略规划
  • 2篇大学治理
  • 2篇学科
  • 2篇院校
  • 2篇教育学
  • 2篇高等教育学
  • 2篇本科院校
  • 1篇大学发展
  • 1篇大学教师

机构

  • 22篇厦门大学
  • 1篇济南大学

作者

  • 14篇王洪才
  • 9篇解德渤
  • 1篇路丽娜
  • 1篇胡天佑
  • 1篇张继明

传媒

  • 4篇大学教育科学
  • 3篇高校教育管理
  • 2篇现代大学教育
  • 1篇江苏高教
  • 1篇教育研究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教育...
  • 1篇国家教育行政...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 1篇山东高等教育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广东开放大学...

年份

  • 4篇2016
  • 8篇2015
  • 10篇2014
  • 1篇201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学的组织特征、组织异化与制度变革被引量:1
2015年
大学制度改革必须立足于大学的组织特征,即人与知识二元融合的组织目标、作为一个基于专业话语权的自组织、组织方式呈松散结合、治理结构以学术为本位。当前我国大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组织异化,表现为政治标准至上的"翰林院"化、"去专业性"的功能泛化、"去人格"的机器化、去学术性的价值观异化等。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立足大学组织本性采取有效的制度变革,例如推动政府善治,确立大学法人地位;以学术本位为指导,调整大学组织结构;以大学章程为手段,规制大学各利益相关者权力,建构学术本位的大学文化等。
张继明
终身学习:现状、突破与未来被引量:8
2015年
终身学习的意义已被社会广泛认识,然而人们的终身学习意识并不强,集中表现在人们学习的主动性缺乏上。究其根源,就在于人们已经养成的被动学习习惯很难改变。推进终身学习必须从培养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开始,而"慕课"的兴起则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范例。在未来,终身学习的重心必然转向以自我意义探索为主,而学习的本质就是一种主动探究而非被动接受。
王洪才
关键词:终身学习自我探索
论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其使命被引量:67
2014年
高等教育的本质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高等教育学界的基本理论问题,至今尚无一致意见。虽然人们承认高等教育具有多重属性,但难以确定何为其本质属性。人们对高等教育本质属性的认识常常是与高等教育的功能定位联系在一起的,从而证明高等教育活动的正当性。无论何时,高等教育都必须担负传承文化、培育高级专门人才的使命,这说明高等教育在本质上属于文化,高等教育的一切功能都是通过传承文化和培育人才而实现的。不同文化赋予高等教育不同的品质,但理性精神始终居于高等教育活动的核心地位。可以说,文化是高等教育的生命之源,理性精神是高等教育行动的坐标。
王洪才
关键词:高等教育
学生评教:问题、出路与反思被引量:5
2014年
目前流行于我国高校中的学生评教制度正遭遇寒流,出现大学生对评教活动参与不积极的难题。出现这一情况的一个直接原因在于学生评教结果不公开,无形中挫伤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评教结果可以向学生公开吗?为什么学生评教会变成"鸡肋"?未来评教制度的出路如何?这些问题亟待回答。通过分析发现,评教结果确实不能贸然公开,因为评教制度设计并不完善。要完善评教制度设计,首先要真心尊重学术权利和学习权利,不然评教制度就容易走样,就容易成为"鸡肋"。
王洪才
关键词:大学生评教
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认识偏向与实践误区--兼议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方向被引量:11
2015年
"多学科研究方法可能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独特方法"这一论断令高教界颇为振奋。多学科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传统"三独立"的学科标准对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苛求,缓解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身份危机。但是目前学界对多学科研究方法存在着诸多认识偏向——多学科"研究"究竟是研究的具体方法,观点,视角,范式,还是方法论?"多学科"研究是不是"多个学科"的研究?与"跨学科"研究是不是一回事?研究结论是否会陷入价值相对主义?在具体操作中,研究者也存在着许多实践误区——"多学科"研究与"单学科"、"他学科"研究是否有区别?"借鉴"是多学科研究的初衷?多学科研究必将高等教育学引向"研究领域"?这些问题都限制了多学科研究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有效性。因此,澄清多学科研究方法的诸多误区对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而"松散型学科"恰恰是多学科研究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指明的未来发展方向。
解德渤王洪才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学战略规划与大学治理文化——重温乔治·凯勒的《大学战略与规划》被引量:8
2016年
乔治·凯勒所著的《大学战略与规划》一书是高等教育规划领域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提出了"大学战略是高等教育管理革命"的伟大命题,该理论命题蕴含着高校管理文化的两次重大变迁:从"垃圾桶决策"到"战略决策"是大学决策方式的根本转变,从"权威决策"到"参与决策"是大学治理理念的价值诉求。目前我国大学战略面临的诸多困境归根结底是由于大学治理中的文化斗争所导致的。这种文化斗争的冲突集中表现为,政府管控文化、市场调节文化、大学自治文化以及师生参与文化之间的力量失衡。因此,未来大学战略规划需要以正式的制度安排和非正式的契约精神作为文化治理的有效手段,以促进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解德渤
关键词:大学战略大学治理文化治理
循环教育的意蕴、境界与路向
2016年
学术界针对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展开深入反思,提出"循环教育"的重大命题。循环教育的表层涵义是对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其深层意味则是对传统教育中单向、线性思维方式的拒绝,对现代教育中环形、复杂思维方式的悦纳,从而它成为创新教育的重要实践方式。在层次结构上,循环教育包括从"节约型"到"共享型"再到"整合型"三重境界,其中"节约型"是循环教育的基本要求,"共享型"是循环教育的现实出路,"整合型"是循环教育的必然趋势与最高境界。循环教育为教育资源配置提供了实践框架,也为创新人才培养指明了发展方向。因此,循环教育不仅极大丰富了现代教育理念,也积极开拓了教育改革思路,它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解德渤
关键词:意蕴境界路向共享
再概念化:大学教师发展的历史与逻辑被引量:10
2015年
大学教师发展已然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重大议题。遗憾的是,大学教师发展的概念仍未得以澄清,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教师发展的具体实践乃至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对概念的历史梳理与逻辑解析并运用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我们可以从发展理念、发展结构、发展内容以及发展使命四个方面对大学教师发展的概念做出初步界定。
解德渤
关键词:大学教师发展教学发展
论大学教学文化的缘起、难题与出路被引量:15
2015年
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过程中,我国大学普遍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不良风气,本科教学质量大受冲击。教育部为此启动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也应运而生。经过理性分析之后就会发现,制约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大学教师评价制度,而根本却是校长的政绩观,这也是大学教学文化建设的难点所在。为此,必须从培育健康的学术文化入手,改变教师评价模式,为教师投身教学提供宽松条件,从而激发教师教学主动性,培养其教学机智,而这才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核心。如果没有一个良性的教学文化作为基础,那么本科教学质量就很难获得持久的保障。
王洪才
关键词:本科教学教学文化教师专业发展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新思维--从“认识论”到“价值论”的逻辑转向被引量:11
2016年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问题始终是高等教育研究最基础和最前沿的议题。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一直将"认识论"视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路。这种思维方式主要是受到近代主流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及经典学科标准的误导。"认识论"的学科建设逻辑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高等教育学作为"次等学科"的命运,反而通过"路径依赖"机制不断巩固这一既定事实。学科价值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中不可绕过的前提性命题。实践价值是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归宿,使其成为"学科之上的学科";整合价值是高等教育学对人类知识结构的重大贡献,使其成为"学科之间的学科";生命价值体现高等教育学谋求人类福祉的独特魅力,使其成为"学科之内的学科"。因此,从"认识论"到"价值论"的学科建设逻辑转向,可以实现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的逆转。未来的高等教育学需要以独特的学科价值论为前提,以学科对话的方法论为手段,实现高等教育学的认识使命,从而形成价值论-方法论-认识论的学科建设新思维。
解德渤王洪才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认识论价值论思维转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