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591) 作品数:8 被引量:45 H指数:4 相关作者: 王慧 张全鹏 黄菊芳 陈旦 周利红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南大学 海南医学院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骨钙素减轻糖尿病大鼠血-视网膜屏障的损伤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骨钙素(Osteocalcin)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视网膜屏障的影响。方法:取健康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1月(DM1)组、糖尿病骨钙素干预(DM1+OCGY)组。尾静脉注射STZ建立DM模型,成模后DM1+OCGY组腹腔注射骨钙素(2.57 mg.kg-.1d-1),DM1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个月后处死动物。用伊文思蓝方法检测大鼠血-视网膜屏障的改变。结果:造模1月后大鼠视网膜血管渗透性显著增加,共聚焦显微镜显示红色荧光斑点主要分布在视网膜血管周围,给予骨钙素后,红色荧光斑点明显减少,进一步定量显示1M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伊文思蓝含量为57.4±8.7μg.g-1,骨钙素能够改变这种变化,DM1+OCGY组伊文思蓝含量为26.1±3.8μg.g-1。结论:骨钙素能抑制糖尿病视网膜病的血管渗漏,对糖尿病引起的血-视网膜屏障破坏有保护作用。 张全鹏 周利红 刘政海 劳梅丽关键词:骨钙素 血-视网膜屏障 伊文思蓝 糖尿病视网膜病 水合氯醛、乌拉坦及其1:1混合液在SD大鼠麻醉中的效果比较及应用 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比较水合氯醛、乌拉坦及其1:1混合液在SD大鼠麻醉中的效果并进一步在大鼠模型制备的麻醉中检验其效果。方法: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水合氯醛和乌拉坦及其1:1混合液进行麻醉实验,比较其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死亡率,并将相同剂量的1:1混合液应用于SD大鼠模型制作时的麻醉中,比较其与非模型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水合氯醛和乌拉坦混合液麻醉大鼠的起效时间2.5±1.5分钟,与单用水合氯醛无差异(P>0.05),比单用乌拉坦起效时间短(P<0.05);维持时间107.4±4.1分钟,比单用水合氯醛、乌拉坦长(P<0.01);麻醉死亡率比单用水合氯醛低,总死亡率比单用水合氯醛、乌拉坦低。模型组大鼠的麻醉起效时间2.9±1.6分钟,维持时间108.9±4.4分钟,零麻醉死亡率,总死亡率为2.5%;与1:1混合液非模型组的麻醉效果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水合氯醛+乌拉坦1:1混合液麻醉效果好、起效快、死亡率极低,适合用于2小时左右的SD大鼠手术或模型制作。 张全鹏 王慧 陈旦 周利红 黄菊芳关键词:水合氯醛 联合麻醉 钙结合蛋白CR在坐骨神经压榨模型脊髓内的表达 2011年 目的:研究大鼠坐骨神经压榨模型的钙结合蛋白Calretinin(CR)在脊髓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探讨其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坐骨神经压榨组,实验组压榨后分别存活1d到21d,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CR在脊髓分布和含量的变化。结果:在对照组,CR样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腰髓背角Ⅰ,Ⅱ层,Ⅲ~Ⅵ层只观察到一些散在分布的CR样阳性神经元,脊髓前角Ⅷ层和Ⅸ层内也可见一些多极的中间型阳性神经元。坐骨神经压榨1d后,分布于腰髓背角Ⅱ层内的CR样阳性神经元比对照组有轻微增加。3d后,CR样阳性神经元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改变。7d后,CR样阳性神经元有轻微的减少;14d后,CR的表达显著下降;至21d,CR的表达有所恢复,但仍低于7d组。脊髓后角CR免疫阳性产物灰度值测定结果显示:术后14d后角CR表达最低,与对侧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骨神经压榨后CR表达变化呈现一定的时空模式,为进一步揭示CR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阳历 郭桂平关键词:钙网蛋白 脊髓 血-视网膜屏障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2 2010年 视网膜中良好的血液循环与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存活密切相关。在缺氧缺血条件下神经细胞的存活除了受其自身特性影响外,还受该细胞所处的微环境的调节。而血-视网膜屏障对调节视网膜的微环境,维持其稳态起重要作用。了解血-视网膜屏障的检测方法对研究血-视网膜屏障损伤在缺氧缺血性视网膜疾病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介绍多种检测血-视网膜屏障的方法,为研究者检测血-视网膜屏障的损伤提供方法学资料。 张全鹏 王慧 陈旦 熊鲲 黄菊芳关键词:血-视网膜屏障 视网膜病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nges of rat retinal synapses after acute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nges of rat retinal synapses following acute high in... Dan CHEN,Hui WANG,Jian-Bin TONG,Li-Hong ZHOU,Ju-Fang HUANG~*,Xue-Gang LUO Department of Anatomy and Neurobiology,Xiangya School of Medicine,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3, China关键词:SYNAPSE PLASTICITY RAT 口腔角质形成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对胶原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口腔角质形成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共同培养对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对口腔粘膜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进行了共培养,检测其胶原分泌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含量及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水平。结果:只有共同培养组才能检测到MMP-9;共同培养组的活化型MMP-2水平与单独培养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角质形成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共同培养组的TIMP-1水平及胶原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独培养组。结论:口腔角质形成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共同培养可能主要通过改变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水平而影响胶原代谢。 李霞 凌天牖 高义军 童建斌关键词:角质形成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胶原 创新性教育在长学制医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2009年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长学制医学教育是一种新模式,创新性教育是一种新理念。为了探索长学制医学生人体解剖学的创新性教育,我系在过去五年中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指导思想,更新教学思想,实行PBL教学,引入"RA"的训练体系,推行青年教师培养的"六个一工程"和国内、国外互动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果。本文对此进行总结,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同行的共鸣而促进《人体解剖学》课程的建设。 童建斌 陈旦 王慧 黄菊芳 罗学港关键词:人体解剖学 创新性教育 教学改革 伊文思蓝检测急性高眼压后大鼠血-视网膜屏障的变化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检测急性高眼压后大鼠血-视网膜屏障(BRB)的改变。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急性高眼压模型)。动物分别存活3h、12h、1d、3d、7d,处死前注射伊文思蓝(EB),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视网膜铺片和切片中EB的分布;用分光光度计定量视网膜EB的含量。结果:在急性高眼压后视网膜中可见,EB红色荧光斑点主要分布在节细胞层,3h、12h和1d还见于内核层。EB红色荧光斑点在视网膜中央部3h时开始增多,12h达高峰,然后逐渐减少;在视网膜周围部3h时最多,然后逐渐减少。进一步定量检测EB渗漏量呈相同的时空改变。结论:大鼠BRB在急性高眼压后的早期损伤更明显,晚期逐渐恢复;视网膜周围部先于中央部出现BRB严重破坏;BRB损伤主要分布于节细胞层。 张全鹏 王慧 童建斌 陈旦 周利红 黄菊芳关键词:急性高眼压 伊文思蓝 血-视网膜屏障 急性高眼压后大鼠视网膜缺氧诱导因子-1α的上调促进了血-视网膜屏障损伤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大鼠急性高眼压后血-视网膜屏障(BRB)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急性高眼压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视网膜HIF-1α的表达;用分光光度计定量视网膜伊文思蓝(EB)的含量;给予HIF-1α抑制剂2-甲氧基雌二醇(2ME2)干预后再次检测视网膜HIF-1α的表达和定量视网膜EB的含量。结果:HIF-1α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视网膜HIF-1α在对照组未见阳性表达,在急性高眼压后3h HIF-1α阳性产物增多,12h时达高峰,然后逐渐减少;在3h和1d时视网膜周围部HIF-1α阳性产物明显比中央部多;各时间点HIF-1α阳性产物主要见于节细胞层,3h和12h HIF-1α阳性表达物还见于内核层。EB定量结果显示急性高眼压后的早期BRB已经受破坏,之后逐渐恢复,而且存在部位差异。2ME2干预后,免疫组织化学和EB定量显示在相同时间点、相同部位视网膜的HIF-1α表达以及EB渗漏量均明显减少。结论:急性高眼压后大鼠视网膜HIF-1α的上调促进了血-视网膜屏障损伤。 黄菊芳 张全鹏 童建斌 王慧 熊鲲 曾乐平 陈旦 周利红关键词:2-甲氧基雌二醇 急性高眼压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视网膜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