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SK201304)
-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孔祥科黄国鑫刘菲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复合介质渗透反应格栅去除地下水中的氨氮被引量:3
- 2014年
- 针对受低浓度氨氮污染的地下水,实验筛选组合了不同的反应介质,利用串联的多介质填充柱模拟渗透反应格栅,通过物理吸附及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来实现氮的去除。结果表明,在进水氨氮浓度为10 mg/L、流速为0.5 m/d的条件下,模拟柱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8%以上,且不会出现亚硝酸盐及硝酸盐浓度的升高。水体经过释氧柱后溶解氧由2mg/L升高至10 mg/L以上,表明释氧材料可提供硝化细菌所需的好氧环境。好氧柱中填充易于生物挂膜的生物陶粒及对氨氮有较强吸附能力的沸石,二者联用通过生物硝化-物理吸附协同作用实现对氨氮的去除,其中生物作用实现的氨氮去除量占总去除量的50%左右。后续厌氧反应柱填充海绵铁除氧并利用松树皮颗粒作为碳源,创造反硝化菌生长条件,硝酸盐氮浓度可由10 mg/L降低至5 mg/L以下,实现对好氧反应阶段所产生的硝酸盐的去除,避免了地下水的二次污染。
- 孔祥科刘菲黄国鑫
- 关键词:氨氮地下水复合介质渗透反应格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