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26B00)
- 作品数:33 被引量:205H指数:10
- 相关作者:邹曙明陈杰蒋霞云郑国栋李福贵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团头鲂MSTN基因cDNA结构、表达及过表达对胚胎发育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研究通过c 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克隆得到团头鲂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的c DNA全长并分析了MSTN基因在团头鲂胚胎、成鱼组织中表达以及MSTN基因在胚胎中过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团头鲂MSTN基因的c DNA全长为2187 bp,ORF(开放阅读框)大小为1128 bp,编码376个氨基酸。组织逆转录PCR(RT-PCR)结果显示,MSTN基因在肌肉、脑和精巢组织中大量表达,肝脏、脾脏和卵巢组织中的少量表达,肠、腮、心、眼和肾组织中的微量表达。胚胎逆转录PCR(RT-PCR)结果显示,在0—44 hpf胚胎发育阶段,MSTN基因表达量较低;而在48—52 hpf胚胎发育阶段,MSTN基因表达量逐渐升高。整胚原位杂交(WISH)结果显示,胚胎发育的16 hpf时期MSTN基因主要在脊索中表达,胚胎发育的28 hpf和55 hpf时期MSTN基因在脑中表达。MSTN基因过表达结果显示,胚胎在体节发生期出现前-后轴拉长,背-腹轴变短;脊索发生扭曲,强烈抑制体节发育而导致不分化等现象。研究为后续团头鲂MSTN基因的功能研究及团头鲂分子育种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 杜尚可沈睿杰陈杰蒋霞云邹曙明
- 关键词:MSTN基因团头鲂原位杂交过表达
- 不同鳊鲂属鱼类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被引量:23
- 2014年
- 运用3种多元统计方法对我国鳊属长春鳊(Parabramis.pekinensis)、鲂属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ala)、东江三角鲂(Megalobrama.terminalis)、钱塘江三角鲂(Megalobrama.terminalis)、厚颌鲂(Megalobrama.pellegrini)和广东鲂(Megalobrama.hoffmanni)6个群体的可数性状、可量性状和框架性状的形态学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鳊鲂属鱼类6群体在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背鳍条数、胸鳍条数、腹鳍条数、臀鳍条数等7项形态可数性状上的差异不显著(P>0.05)。对9项可量比例参数和20项框架比例参数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团头鲂与同属的厚颌鲂、三角鲂亲缘关系较近,这3个鲂属种群与鳊属长春鳊形态差异较大,与同为鲂属的广东鲂形态差别最大;另外,聚类分析表明三角鲂的2个地理群体(东江三角鲂、钱塘江三角鲂)也存在一定的形态差异。判别分析构建了鳊鲂属鱼类6群体的判别函数,其综合判别率为93.7%。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前2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77.9%,其中主成分1的贡献率为70.9%,对鳊鲂属鱼类群体间形态学差异起决定性作用的特征集中在背腹轴方向。
- 陈杰李福贵黄创新蒋霞云邹曙明
- 关键词:形态学亲缘关系
- 江鳕精子在不同激活液中的活力测定被引量:8
- 2015年
- 为提高江鳕的受精率,进行了Na+、Ca2+、pH和葡萄糖溶液对额尔齐斯河江鳕精子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Na+溶液中,浓度为45mmol/L时精子激活率达90%,且精子快速运动时间(FT)、精子寿命时间(LT)均最高,分别为(44.25±1.72)s和(77.42±1.55)s。在Ca2+溶液中精子活力最高值出现在30mmol/L,其激活率为90%,FT、LT分别为(35.43±3.1)s、(59.98±2.2)s。在葡萄糖135mmol/L溶液中精子FT、LT最高,分别为(80.05±3.7)s和(120.09±5.33)s,精子激活率为90%。pH 8~8.5时,精子激活率高于80%;pH 8.5时FT最高,为(31.53±1.7)s;LT最高值出现在pH 7.5时,为(41.26±2.99)s。江鳕精子适宜存活于pH 8~8.5弱碱性环境中,葡萄糖溶液作为激活介质的精子活力好于Na+和Ca2+。
- 王位莹李胜忠张俊杰马允
- 关键词:精子活力离子PH葡萄糖
- 水温、饲料蛋白及其互作效应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与血清能源物质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和响应曲面分析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探讨了温度(20~34℃)、饲料蛋白水平(25%~50%)及其互作效应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生长、饲料效率与血清能源物质(葡萄糖、甘油三酯和总蛋白)的影响。整个实验持续8周。结果表明,温度与饲料蛋白水平的一次效应对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有显著影响(P0.05)。温度与饲料蛋白水平的互作效应对饲料效率、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和总蛋白有显著影响(P<0.05)。温度对生长、饲料效率和血清甘油三脂与总蛋白水平的影响较饲料蛋白明显,而对血清葡萄糖的效应则与之相反。因子与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及总蛋白水平这5项响应值间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58、0.955、0.971、0.977和0.870(P<0.01),可用于预测。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温度/饲料蛋白水平最优组合为29.9℃/40.3%,此时,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较高,分别为2.748%/d和0.775,其可靠性达0.888。不同饲料蛋白水平下,水温对吉富罗非鱼血清代谢物质的影响也不同,增加水温有助于更好地利用饲料蛋白,提高血清中蛋白的分解与转化。
- 强俊杨弘王辉徐跑何杰
- 关键词:吉富罗非鱼水温饲料蛋白总蛋白
- 团头鲂与三角鲂或长春鳊杂交后代的生长及形态对比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为了解鳊鲂鱼类及其杂交子代的生长状况及形态差异,对鲂属(Megalobrama)团头鲂(AA)、三角鲂(TT),鳊属(Parabramis)长春鳊(PP)自交群体及其杂交子代(AT、TA、AP和PA)共7个群体进行了生长对比,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繁殖后代的生长性状、可数性状、可量性状和框架性状的形态学差异进行分析。在实验组1中,AA绝对增重率最高(0.36 g/d),分别是TT(0.15 g/d)、AT(0.30 g/d)和TA(0.27 g/d)的2.4倍、1.2倍和1.3倍,且AT和TA绝对增重率显著高于TT(P<0.05)。在实验组2中,AA绝对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分别是PP(0.14 g/d)、AP(0.17 g/d)和PA(0.15 g/d)的1.7倍、1.4倍和1.6倍。结果表明,团头鲂(AA)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三角鲂(TT)和长春鳊(PP)自交群体(P<0.05),AT、TA、AP和PA这些杂交后代的生长速度基本介于双亲之间,即低于团头鲂而高于三角鲂或长春鳊。对9项可量性状和20项框架参数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的主要形态特征较为接近母本,即TA与TT的亲缘关系较近,AT和AP与AA的亲缘关系较近,PA与PP关系较近。对7个群体进行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其综合判别率为86.30%。主成分分析获得了表示形态差异的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95.81%,主成分1特征向量绝对值较大的各性状大多集中在鱼体的纵轴,即背腹轴方向,而主成分2性状大多集中在尾部,反映了尾部的体型特征。本研究为鳊鲂鱼类的杂交育种以及种质鉴别提供了基础资料。
- 关文志郑国栋吴成宾王成龙杜尚可陈杰蒋霞云邹曙明
- 关键词:杂交子代形态学
- 草鱼天然抗性相关巨噬蛋白基因的表达特征与蛋白表达被引量:1
- 2015年
- 为探讨Nramp基因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免疫应答中的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比研究了Nramp基因在草鱼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及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攻毒感染后4个组织不同时间的差异表达,并利用原核表达技术对草鱼Nramp基因ORF区642 bp的目的片段进行蛋白表达,获得40 k D的融合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Nramp在草鱼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随着发育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在幼鱼期的表达量达到最大。成年健康草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在肝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在脾、头肾、肠中的表达量较高,而在眼和鳔中的表达量最低。草鱼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在头肾、肝、脾、肠中Nramp的表达量都显著上升(P<0.05),在头肾中感染12 h后显著上升,48 h达到最大,在72 h和96 h时又显著下调,在7 d时表达量继续下调而逐渐回归到初始水平;在肝中Nramp基因的表达量在4 h时出现下调,在12 h又显著上调,随后在24 h出现下调,在48 h又上调,72 h达到最大并保持较高水平到7 d;在肠中m RNA表达量在12 h显著上调,48 h达到最大,在72 h和96 h显著下调,在7 d时表达量基本回归到初始水平;在脾中m RNA表达量在4 h开始上升,12 h达到最大,在24 h和48 h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在7 d时表达量回归到初始水平。草鱼感染致病菌可引起免疫相关组织中Nramp的表达量上升,说明Nramp在硬骨鱼类的天然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杨康王艺雅刘铁柱李同明季相山王慧
- 关键词:草鱼原核表达蛋白纯化
- 团头鲂(♀)×翘嘴鲌(♂)杂交后代的遗传特征及生长差异被引量:20
- 2015年
- 本研究利用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浦江1号’(♀)×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进行属间人工杂交,获得了遗传背景不同的杂交子代。结果显示,团头鲂‘浦江1号’(♀)×翘嘴鲌(♂)杂交子代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均很高,分别为90.0%和80.6%。鲂鲌杂交子代的体型有两种,其中,96.2%的后代为鲂鲌中间型体型(杂种A型),另外还存在3.8%的后代体型与母本团头鲂‘浦江1号’相近(杂种B型)。经Partec流式细胞仪测定得出,鲂鲌杂种A型个体DNA含量与母本、父本相同,表明其为二倍体。2个特异性微卫星位点(TTF6和TTF10)分析显示,杂种A型个体从其父母本中各获得了一套遗传物质,证实其为二倍体杂交种,鲂鲌杂种B型的带型则与母本完全一致,为雌核发育后代。土池同池生长性能分析显示,鲂鲌中间型个体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团头鲂‘浦江1号’和翘嘴鲌,表现出明显的超亲生长优势。本研究为鲂鲌杂交新品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另外,鲂鲌杂交自发产生雌核发育后代便于团头鲂纯系的构建。
- 郑国栋张倩倩李福贵陈杰蒋霞云邹曙明
- 关键词:翘嘴鲌属间杂交雌核发育
- 红壳色中华绒螯蟹仔蟹养殖方式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为探讨养殖方式对红壳色不同家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仔蟹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群体养殖、室内单体养殖和室外稻田养殖3种方式,比较了红壳色(A)、红壳家系中正常壳色(B)、"光合1号"(C),以及拟建立的早熟(D)、近亲早熟(E)育种家系仔蟹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室内群体养殖方式下,红壳色A组仔蟹的存活率为35.8%,仅与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仔蟹头胸甲宽的变异系数(CV)为27%,个体大小差异较小,与其余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仔蟹体质量特定生长率(SGR)为7.0%/d,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室内单体养殖方式下,红壳色A组仔蟹的存活率为86.7%,显著高于B、E组(P<0.05);A组仔蟹头胸甲宽的CV为52%,个体大小差异较大,与C、D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组仔蟹体质量SGR为5.7%/d,A组与B、C、E组仔蟹生长差异明显(P<0.05)。室外稻田围隔养殖方式下,红壳色A组仔蟹的存活率为3.2%,极显著低于B、C、D组(P<0.01);A组仔蟹头胸甲宽的CV为12%,极显著低于E、D组(P<0.01);A组仔蟹体质量SGR最低,为8.1%/d,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室内单体养殖红壳色仔蟹能显著提高其成活率,有助于获得更多育种家系相关性状的信息。
- 司永国李晓东姜玉声王玉玮刘胥郑岩索建杰孙娜
-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育种体色养殖方式
- 团头鲂耐低氧新品系雌核发育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被引量:11
- 2017年
- 为了指导团头鲂耐低氧群体的后续选育工作开展,利用筛选出的20对微卫星引物,比较分析了团头鲂耐低氧群体(TN)及其减数分裂(TNM)、有丝分裂(TNDH)雌核发育后代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团头鲂TN、TNM、TNDH及团头鲂"浦江1号"(TPJ1)对照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_a)分别为3.90、3.55、3.45、4.25,平均观测杂合度(H_o)分别为0.7853、0.3934、0.2768、0.8075,平均期望杂合度(H_e)分别为0.6491、0.5563、0.4870、0.685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695、0.4796、0.4181、0.6105,TPJ1对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TN群体较TPJ1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有所降低,但不存在显著差异,仍保持了较高的遗传杂合度,而2个雌核发育群体(TNM和TNDH)的遗传多样性显著低于TPJ1和TN群体,TNDH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显著低于TNM群体。Hardy-Weinberg平衡遗传偏离指数也表明团头鲂TPJ1和TN群体出现杂合子过剩现象,而TNM、TNDH雌核发育群体则出现了杂合子缺失现象,纯合子比例高。聚类分析表明,TPJ1和TN群体聚类成一个分支,而TNM、TNDH雌核发育群体聚类成另一分支,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在TN群体中实施雌核发育可加速遗传物质的纯合,可用于团头鲂进一步耐低氧性状基因的纯化。
- 徐湛宁李福贵郑国栋陈杰蒋霞云邹曙明
- 关键词:团头鲂雌核发育微卫星标记
- 江鳕精子的形态及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为江鳕精子活力及人工繁殖受精率的提高提供参考,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江鳕精子的外部形态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江鳕精子由头部、颈部和尾部3部分构成,没有植入窝。头部呈椭球形,长(1.6±0.3)μm;颈部前宽后窄,长(0.6±0.2)μm;尾部细长,长(16.1±4.3)μm。江鳕精子头部有背腹之分,背部有少量细胞质;腹部主要是细胞核,其中染色质的电子密度呈均匀、致密分布,没有网络状间隙,细胞核前端无顶体。江鳕精子颈部由中心粒复合体和袖套构成。中心粒复合体分为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基体),近端中心粒由9组三联微管组成,没有中央微管,近端中心粒的长轴与细胞核的长轴呈垂直关系。江鳕精子尾部的核心结构是轴丝,由9组外周二联微管和1对中央微管组成,是典型的"9+2"微管结构,尾部外表面有由质膜向两侧突出而成的侧鳍,左右侧鳍大小不同。
- 李胜忠程先友董亚菲周桂珍张娟利张玉娇
- 关键词:精子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