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0832009)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3
相关作者:曹骥欧超李瑗苏建家吕小平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中医药科技专项课题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银杏叶
  • 3篇提取物
  • 2篇蛋白
  • 2篇毒素
  • 2篇炎症
  • 2篇炎症性
  • 2篇炎症性肠病
  • 2篇叶提取物
  • 2篇银杏叶提取物
  • 2篇曲霉毒素
  • 2篇细胞
  • 2篇黄曲霉
  • 2篇黄曲霉毒素
  • 2篇黄曲霉毒素B...
  • 2篇肝癌
  • 2篇EGB761
  • 2篇肠病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机构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苏建家
  • 3篇李瑗
  • 3篇欧超
  • 3篇曹骥
  • 2篇吕小平
  • 2篇李国坚
  • 2篇郑海平
  • 1篇唐星火
  • 1篇成慧娟
  • 1篇詹灵凌
  • 1篇林美娇
  • 1篇杨春
  • 1篇杨芳

传媒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银杏叶提取物对AFB1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CYP3A4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动态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EGb761)在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对肝组织代谢酶CYP3A4活性的影响。方法将70只4周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AFB1组(25只),AFB1+EGb761组(25只)及对照组(20只)。在诱发肝癌过程中,分别于第13,23,33,43,53,63周对大鼠进行肝活检;实验至第73周处死全部动物取肝组织;利用大鼠肝组织微粒体混合酶体外代谢体系,采用荧光分光光度定量法动态检测肝标本中CYP3A4酶代谢活性。结果 AFB1+EGb761组肝癌发生率明显低于AFB1组(P<0.01),而对照组为无肿瘤发生。各组肝组织CYP3A4活性在第23周和第53周呈现双波峰变化;AFB1+EGb761组在第53周和第63周时CYP3A4酶活性低于AF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b761可显著降低AFB1诱发大鼠肝癌的发生率。其机制之一可能为抑制大鼠肝组织CYP3A4活性从而减少前致癌物的代谢,降低AFB1致癌性及其化学性肝损伤达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郑海平欧超曹骥李瑗苏建家李国坚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
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分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乙型肝炎病毒分泌抗原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银杏叶提取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期间分不同的时间段用MTT法检测银杏叶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的毒性作用并收集细胞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细胞上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乙肝e抗原(HBeAg)。结果银杏叶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经银杏叶提取物作用过的细胞,其培养上清中的乙肝表面抗原及乙肝e抗原明显少于未加该药作用者。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及HBeAg,且对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杨芳杨春苏建家曹骥李瑗欧超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HEPG2.2.15细胞HBSAGHBEAG
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14年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肠道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肠壁黏膜免疫调节异常、肠壁黏膜屏障缺损、持续肠道感染、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共同参与IBD的发生和发展[1-3].其中,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异常所导致的炎症反应在IBD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4].慢性炎症反应中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和免疫调节异常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新近的研究发现细胞内重要信号转导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不仅在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5-6],而且参与了炎症反应过程,在肠道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IBD中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不断深入,现就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以及与IBD关系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成慧娟吕小平
关键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炎症性肠病慢性炎症反应苏氨酸蛋白激酶免疫系统异常炎症反应过程
OCTN1、OCTN2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壮族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OCTN1、OCTN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C1672T、G-207C与中国广西壮族炎症性肠病(IB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分别收集广西无亲缘关系的壮族70例和汉族76例IBD患者及壮族80例和汉族87例健康对照者的肠黏膜组织,苯酚/氯仿法提取各组肠黏膜组织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检测OCTN1基因C1672T和OCTN2基因G-207C的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根据结果分析该突变与IBD的关系。结果本组IB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中均未检测出OCTN1基因C1672T和OCTN2基因G-207C突变型。结论 OCTN1基因C1672T和OCTN2基因G-207C与中国广西壮族人炎症性肠病的发病可能无相关性。
林美娇吕小平詹灵凌唐星火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单核苷酸多态性
银杏叶对黄曲霉毒素B1诱发大鼠肝癌IGF-ⅡmRNA及蛋白表达影响的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动态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在抑制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大鼠肝癌(HCC)过程中对肝组织相关基因IGF-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揭示银杏叶抗癌的机制及其效果。方法:将70只4周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FB1组(25只)、AFB1+EGb761组(25只)及对照组(20只)。在诱发大鼠HCC过程中,分别于第13周、33周及53周对大鼠进行肝组织活检;实验至第73周处死全部动物取肝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动态检测肝组织中IGF-ⅡmRNA及相应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FB1组原发性HCC发生率为58.8%(10/17);AFB1+EGb761组发生率为29.4%(5/17);对照组为0(0/16)。AFB1+EGb761组HCC发生率显著低于AFB1组(P<0.05)。AFB1+EGb761组肝组织IGF-2mRNA及相应蛋白表达水平在第53周及73周较AFB1组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具有抑制AFB1致大鼠HCC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肝细胞增殖基因IGF-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郑海平欧超曹骥李瑗苏建家李国坚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银杏植物提取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