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GL017)

作品数:3 被引量:316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浩楼俊唐松杨尔稼孙铮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董事
  • 1篇独立董事
  • 1篇信贷
  • 1篇信贷融资
  • 1篇盈余
  • 1篇盈余管理
  • 1篇有用性
  • 1篇融资
  • 1篇上市公司
  • 1篇上市公司盈余...
  • 1篇契约
  • 1篇契约有用性
  • 1篇资本
  • 1篇资本市场
  • 1篇资本市场效率
  • 1篇价值相关性
  • 1篇交易
  • 1篇交易费
  • 1篇交易费用
  • 1篇公司盈余

机构

  • 3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中国银行业监...
  • 1篇海通证券股份...

作者

  • 3篇刘浩
  • 1篇唐松
  • 1篇孙铮
  • 1篇杨尔稼
  • 1篇楼俊

传媒

  • 1篇会计研究
  • 1篇财经研究
  • 1篇管理世界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带来了什么:全球发现被引量:15
2013年
本文对IFRS实施的经济后果的文献进行了梳理,讨论其对全球资本市场和企业行为的影响。现有文献发现,IFRS在推动全球建立高质量且可比的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契约有用性和资本市场效率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于IFRS的推动者提供了初步的、较为显著的支持。但是这些成绩是否稳定以及IFRS在不同的法律和商业环境下的可推广性,尚需要时间的检验。
孙铮刘浩
关键词:IFRS价值相关性契约有用性资本市场效率
业绩承诺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以股权分置改革中的管制为例被引量:58
2011年
与以往对国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研究主要集中于IPO、再融资和扭亏等不同,文章以股权分置改革中业绩承诺公司为样本,试图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新动因——业绩承诺。研究发现:(1)业绩承诺公司存在调高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在盈余管理方法选择上倾向于采用非经常性交易;(2)在业绩承诺无法实现时,民营企业的大股东向小股东追送股份越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越严重。文章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虽然股权分置改革已经结束,但是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在重大资产重组中要求业绩承诺的偏好不断加强,管制可能持续诱发上市公司新的盈余管理。
刘浩杨尔稼麻樟城
关键词:盈余管理股权分置改革
独立董事:监督还是咨询?——银行背景独立董事对企业信贷融资影响研究被引量:243
2012年
监督还是咨询?中国独立董事制度发挥作用的机制一直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所关注。本文依据已有的文献,总结出独立董事监督和咨询角色的理论框架,并以银行背景独立董事这一特定人群为研究对象,讨论独立董事在中国上市公司中的实际作用。利用沪深两市2001~2008年的数据,本文发现:(1)银行背景独立董事咨询功能的发挥较为明显,企业的信贷融资得到改善,但监督功能没有明确的体现,甚至较其他独立董事更弱。(2)在信贷寻租更严重的情况下,即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地区和银根紧缩的时期,银行背景独立董事的咨询功能发挥更为明显,所在的上市公司获得了更多的信贷。本文的研究说明独立董事对中国上市公司而言是有作用的,但对于那些具有关系型资源的独立董事来说,更可能扮演咨询者的角色。
刘浩唐松楼俊
关键词:交易费用信贷融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