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HQZX02)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袁晓妹王天恩李本洲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性自由
  • 1篇异化
  • 1篇哲学
  • 1篇哲学基础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治教
  • 1篇人性
  • 1篇人性自由
  • 1篇实践哲学
  • 1篇思想政治
  • 1篇思想政治教育
  • 1篇自然科学
  • 1篇逻辑
  • 1篇逻辑起点
  • 1篇教育

机构

  • 2篇上海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2篇袁晓妹
  • 1篇王天恩
  • 1篇李本洲

传媒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人性自由: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被引量:5
2011年
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问题长期以来成为学术界争议颇多的问题之一。逻辑起点的准确定位决定了整个理论体系的科学建构,而在现代众多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研究中,以"现实的人"为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的观点较多。人性自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合理性。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以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性的自由为起点,以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终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与逻辑终点的辩证统一,才使得人性自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具有了现实性。
袁晓妹王天恩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人性自由
“统一科学观”的实践哲学基础——对马克思关于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统一的再思考
2011年
马克思对西方传统哲学关于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相互分离的认识进行了实践批判,矛头直指其对自然科学"唯心主义方向"的抽象解释和人的科学的空洞化理论建构,并力图将二者融入社会历史实践。不仅如此,马克思认为西方传统哲学始终未能触及作为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共同基础的感性的实践活动,同样无法深入探讨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相互分离的"感性活动的异化"的根源,因此,马克思强调诉诸社会历史的感性的实践活动来扬弃现实的异化,消除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的二分现状。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建立未来"统一科学观"的可能性。
李本洲袁晓妹
关键词:自然科学实践哲学异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