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JY151)
- 作品数:10 被引量:460H指数:7
- 相关作者:廖理沈红波张学勇石美娟郦金梁更多>>
-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中国个人权证投资者处置效应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处置效应是指投资者较早卖出盈利而较晚卖出亏损的行为。2005年股改开始后权证被重新引入市场,权证有更大的涨跌幅且能够T+0交易,这为我们研究处置效应提供了独特的样本。通过对某证券公司个人投资者2005—2009年40.8万笔权证T+0交易记录的研究发现:(1)亏损交易的平均持有时间比盈利交易的平均持有时间显著多出13.2%,在控制相关因素后处置效应仍然显著;(2)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盈利权证被卖出的可能性是亏损权证被卖出可能性的1.129倍;(3)不考虑交易费用情况下,投资者权证T+0交易略有盈利,但是扣除交易费用后整体亏损。
- 张伟强王珺廖理
- 关键词:COX模型
- 公司治理影响公司现金持有量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被引量:66
- 2009年
- 本文在控制公司特征因素下,采用混合最小二乘法和独立样本T检验法经验调查公司治理如何影响公司现金持有量。从提供的经验证据表明,公司治理在决定公司现金持有量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①第一大股东持股与公司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②股权分散性(用股东人数度量)与公司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③第一大股东是法人股的公司具有相对低的现金持有量;④管理者持股与公司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⑤少数大股东持股集中度与公司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⑥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⑦股东法律保护较差的公司具有相对多的现金持有量。但我们没有发现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活动和领导结构显著影响公司现金持有量。总的说来,本文提供的经验证据支持公司治理水平高的公司具有相对低的现金持有量的论点。
- 廖理肖作平
- 关键词:公司治理现金持有量上市公司
- 股权分置改革与股票需求价格弹性——基于供给需求的理论框架和经验证据被引量:16
- 2010年
- 股票需求的完全价格弹性这一假设是许多金融理论的基础。然而,真实市场上的股票并非是相互替代的,股价与市场供给有关。本文在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建立股票供给和需求的理论模型,分析在需求和供给变动两个冲击下,流通股股东的累积超额收益。我们进而利用市场模型和市场调整模型,计算流通股股东在股改复牌前后的累积超额收益,并分析检验其截面影响因素。实证检验发现,累积超额收益和远期股票供给量成负相关关系。在控制流通股供给冲击效应之后,我们还发现公司盈利能力和非流通股集中度与股改价格效应负相关。进一步考虑市场时机和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仍然稳健。本文创造性地度量了股权分置改革经济价值的市场预期,并提供了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的经验证据。
- 郦金梁廖理沈红波
-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价格压力公司治理
- 全流通纠正终极控制者利益取向的有效性--来自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证据被引量:60
- 2008年
- 本文利用中国家族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季度时间数据,实证研究股份全流通纠正终极控制者利益取向的有效性,进而对股改的公司治理效果做出判断。股权分置带来的弊端是持有非流通股的公司控制者利益取向与公司市场价值的背离,产生严重的代理成本并阻碍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全流通之后股权定价基础的一致,是否带来了终极控制者利益取向有所回归于上市公司价值?本文的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的确导致了大部分家族终极控制权的下降,不过一些家族终极控制者通过收购股权、定向增发等形式来巩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股改之后家族终极控制者掏空上市公司的程度呈显著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改之后家族终极控制者的掏空动机发生了显著改善。全流通确实有效地纠正了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者的利益取向。
- 廖理张学勇
-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过度负债双重差分
- 我国养老基金投资偏好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本文通过收集2003-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有关数据,从安全性、谨慎性、流动性和交易成本、公司业绩、投资风格等5个角度来研究养老基金的投资偏好。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养老基金偏好流动性强、交易成本低、风险小、规模大的公司作为投资对象。
- 廖理石美娟
- 关键词:养老基金投资偏好实证研究
-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实惠效应”与“未来效应”被引量:6
- 2008年
-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在股权分置改革中投资者能否获得超额收益值得关注。本文将股权分置改革事件划分为两个子事件——股权分置改革宣告和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对1264家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超额收益研究表明:①投资者在两个事件中平均都能获得正的超额收益;②在股权分置改革宣告事件中。投资者更注重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惠"——对价的高低;在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事件中。投资者更注重企业的"未来"——非流通股未来带来的扩容等:③股权分置改革中存在"均值回归"现象。如果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宣告事件中的累计超额收益较高(低)。则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事件中的累计超额收益会较低(高)。短期内投资者能够从股权分置改革中获利.但股权分置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化解全流通带来的市场恐惧.股权分置改革中存在的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更是降低了市场的公信力。
- 张伟强王珺廖理
-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累计超额收益
- 机构投资者提升公司价值吗?——来自后股改时期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30
- 2009年
-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利益与股价密切相关,而作为最大流通股股东的机构投资者,其投资行为将影响公司股价,从而大股东将非常重视机构投资者的行为。那么在后股改时期,机构投资者是否与大股东合谋,损害公司价值还是通过积极行为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提升公司价值?本文通过收集2005年至2007年已股改公司的数据,研究了后股改时期机构投资者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公司价值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后股改时期,机构投资者通过各种方式,促进了公司价值的提升。
- 石美娟童卫华
-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股权分置改革
- 境外上市、投资者保护与企业溢价被引量:13
- 2008年
- 本文采用配对样本的方法,比较了1998—2004年赴香港上市的AH股公司、赴B股市场上市的AB股公司及其配对的A股公司在A股市场上估值的差异。实证检验发现,境内公司赴香港和B股市场上市都可以获得市场溢价,而AH股面临比AB股更严格的法律监管,导致AH股公司的溢价程度比AB股公司更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境外上市具有捆绑作用,投资者保护越高,溢价程度越高,从而支持了境外上市的捆绑理论。
- 沈红波廖理廖冠民
- 关键词:境外上市投资者保护
- 股权分置改革、自愿性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被引量:149
- 2010年
-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逐步推进的特征,实证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本文发现:无论是政府控制的还是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都可以有效地提升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不过股权分置改革仅能显著影响非财务信息披露,而对财务信息披露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认为这是由于信息披露专有化成本存在所导致的,而且公司财务信息的专有化成本要高于非财务信息。进一步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之所以能有效提升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是因为股权分置改革通过改变上市公司股东之间利益基础的一致性改善了公司治理。
- 张学勇廖理
-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司治理
- 上市公司大小非减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6
- 2011年
- 本文以2006年6月—2009年12月的大小非减持事件为研究对象,从控制权市场、处置效应、信息优势的角度,检验了影响大小非减持比例的因素。实证研究发现:①大非的减持比例显著低于小非,但控制权市场并不显著影响减持比例;②处置效应是影响大小非减持比例的主要原因,在市场单边下跌的过程中,处置效应的作用体现得更加明显,这表明大小非的减持行为更多地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③当上市公司披露业绩低于分析师预期时,在业绩披露前期大非减持比例高,这揭示了大非作为内部人具有一定的信息优势。
- 沈红波郦金梁屠亦婷
- 关键词:大小非减持控制权市场信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