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709)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马融刘琳琳张喜莲晋文蔓王亚雷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中毒
  • 4篇铅中毒
  • 4篇染铅
  • 4篇染铅大鼠
  • 3篇双排
  • 2篇儿童铅中毒
  • 1篇胆碱
  • 1篇兴奋性
  • 1篇兴奋性氨基酸
  • 1篇学习记忆
  • 1篇学习记忆能力
  • 1篇血铅
  • 1篇血液
  • 1篇药敏
  • 1篇药敏分析
  • 1篇药敏试验
  • 1篇医药治疗
  • 1篇乙酰
  • 1篇乙酰胆碱
  • 1篇水迷宫

机构

  • 5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眼科医...

作者

  • 5篇马融
  • 4篇刘琳琳
  • 3篇王亚雷
  • 3篇晋文蔓
  • 3篇张喜莲
  • 1篇赵堪兴
  • 1篇贺玮
  • 1篇常翠荣
  • 1篇齐世欣
  • 1篇于建国
  • 1篇刘艳丽
  • 1篇唐温
  • 1篇蒋明辉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医药治疗儿童铅中毒研究近况被引量:1
2009年
由于铅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致儿童铅中毒发病率逐年上升,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儿童铅中毒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与归纳,发现中医药治疗本病存在较大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在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对铅中毒儿童的防护与受损脏器修复的研究,以使祖国医学在本病的治疗与研究上有更大的发展。
唐温马融
关键词:铅中毒儿童中医药治疗
肝肾双排法对染铅大鼠驱铅作用的实验观察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肝肾双排法对染铅大鼠排铅作用。方法运用醋酸铅灌胃制作铅中毒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8组,利胆补肾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依地酸钙钠组、依地酸钙钠+利胆醇组、利胆醇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药物治疗5周后,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大鼠血、尿、粪中铅的含量变化。结果在降低血铅含量和增加尿铅排出量中,疗效依次为依地酸钙钠+利胆醇组、依地酸钙钠组和利胆醇组;在增加粪铅排出量方面,疗效依次为依地酸钙钠+利胆醇组、利胆醇组、依地酸钙钠组。利胆补肾颗粒高、中剂量组排铅作用优于西药组;其疗效与中药含量呈正相关。结论肝肾双排法具有促进铅毒由肾-尿道及肝-肠道两条途径排泄,从而降低血铅含量,增加尿、粪铅的排出量。
刘琳琳马融张喜莲王亚雷晋文蔓蒋明辉
关键词:铅中毒尿分析
慢性泪囊炎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与药敏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慢性泪囊炎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感染患者156例,分析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率,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6例慢性泪囊炎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98份标本阳性,阳性率为62.82%;共检出病原菌98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72株、革兰阴性杆菌21株、革兰阳性杆菌2株、革兰阴性球菌1株、真菌2株,分别占73.47%、21.43%、2.04%、1.02%和2.04%;革兰阳性球菌主要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最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4.44%、90.28%、91.67%和90.28%;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最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5.24%、90.48%、95.24%和90.48%。结论慢性泪囊炎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由于慢性泪囊炎易反复发作导致病原菌耐药增加,应重视慢性泪囊炎患者的耐药性,为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刘艳丽赵堪兴于建国齐世欣贺玮常翠荣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病原菌药敏试验
肝肾双排法对染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结构损伤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肝肾双排法对染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依地酸钠钙组(EDTA组)、利胆醇组、EDTA+利胆醇组和利胆补肾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干预5周后,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电镜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结构损伤的情况。结果: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染铅大鼠学习获取能力及记忆保持能力受到明显的损害。利胆醇、EDTA、EDTA+利胆醇以及利胆补肾颗粒各剂量对染铅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均有所改善,其中利胆补肾颗粒中剂量在改善大鼠记忆保持能力方面较其他治疗药物有一定的优势。电镜显示:染铅大鼠海马结构明显损伤;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海马结构损伤均有所减轻,其中利胆补肾颗粒低剂量组较其他治疗组大鼠的海马结构损伤轻,利胆醇组、EDTA组、EDTA+利胆醇组大鼠海马损伤轻于利胆补肾颗粒中、高剂量组,而利胆醇组、EDTA组、利胆醇+EDTA组之间大鼠海马结构损伤无明显差异。结论:肝肾双排法对染铅大鼠海马结构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能够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
晋文蔓马融张喜莲王亚雷刘琳琳
关键词:铅中毒MORRIS水迷宫
肝肾双排法对染铅大鼠驱铅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肝肾双排法对染铅大鼠排铅作用。方法:运用醋酸铅灌胃制作铅中毒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8组,利胆补肾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依地酸钙钠组,依地酸钙钠+利胆醇组,利胆醇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药物治疗5周后,观察治...
马融刘琳琳张喜莲王亚雷晋文曼蒋明辉
关键词:血铅尿铅
文献传递
利胆补肾颗粒对染铅大鼠海马中乙酰胆碱和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利胆补肾颗粒治疗儿童铅中毒的神经生化机制。方法:经灌胃染铅建立铅中毒动物模型,随机分组后药物干预5周,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乙酰胆碱(ACH)和兴奋性氨基酸(EAA)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ACH和EAA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利胆补肾颗粒高剂量组、依地酸钙钠组及EDTA和利胆醇联合用药组ACH和EAA含量趋于正常,与模型组比显著升高(P<0.05),其中以利胆补肾颗粒高剂量组疗效最为明显;利胆醇组和利胆补肾颗粒低剂量组则对海马组织中的ACH和EAA含量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利胆补肾颗粒改善染铅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可能与通过影响海马组织中ACH和EAA的含量有关。
王亚雷马融张喜莲刘琳琳晋文蔓
关键词:儿童铅中毒乙酰胆碱兴奋性氨基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