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5516)

作品数:56 被引量:222H指数:9
相关作者:陈彬刘阁张贤明韩超武宏阳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工商大学华北科技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理学
  • 14篇机械工程
  • 10篇化学工程
  • 9篇电气工程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1篇光谱
  • 11篇变压
  • 11篇变压器
  • 11篇变压器油
  • 10篇污染
  • 10篇红外
  • 10篇红外光
  • 10篇红外光谱
  • 8篇污染物
  • 8篇颗粒污染物
  • 7篇油液
  • 6篇油水
  • 6篇油水分离
  • 6篇脱水率
  • 6篇微水
  • 6篇绝缘
  • 5篇微量水
  • 5篇微量水分
  • 5篇绝缘油
  • 5篇槽道

机构

  • 53篇重庆工商大学
  • 5篇华北科技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重庆市第八中...

作者

  • 43篇陈彬
  • 41篇刘阁
  • 19篇张贤明
  • 14篇韩超
  • 9篇武宏阳
  • 7篇颜欢
  • 4篇沈顺祥
  • 4篇陈凌
  • 3篇欧阳平
  • 2篇熊少军
  • 1篇郭豫川
  • 1篇顾国疆
  • 1篇陈立功
  • 1篇李江华
  • 1篇刘先斌
  • 1篇刘飞
  • 1篇田敏
  • 1篇陈诗琪
  • 1篇陈盈洁

传媒

  • 6篇应用化工
  • 4篇应用力学学报
  • 3篇中国机械工程
  • 3篇高电压技术
  • 3篇光子学报
  • 3篇计算力学学报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光学精密工程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实验力学
  • 2篇强激光与粒子...
  • 2篇化工进展
  • 2篇石油学报(石...
  • 2篇计算物理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真空科学与技...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化工自动化及...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16篇2017
  • 7篇2016
  • 11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熵增理论的疲劳-蠕变交互作用损伤模型及试验验证被引量:1
2016年
根据经典热力学理论,材料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的损伤过程可视为系统熵增的累积,当熵增积累到临界值时,材料发生失效断裂。按此理论,并基于连续损伤力学和能量守恒定律,以系统熵增的变化来描述材料损伤,建立了一种疲劳-蠕变交互作用的损伤模型。为验证该模型,进行了540℃和520℃环境下1.25Cr-0.5Mo钢应力控制的梯形波加载试验,以材料的残余应变反映熵增积累,选取残余应变的变化作为损伤变量,用上述损伤模型进行了材料疲劳-蠕变交互作用的损伤演化描述,结果表明实测损伤点数据与该模型的损伤演化规律符合较好。
陈凌张贤明刘飞欧阳平刘先斌
颗粒物对变压器油表面张力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根据ISO4406标准,采用均匀设计法,配制了24组含Cu、Fe、Si O2的不同粒径、不同污染度的颗粒污染物油样并对其进行了表面张力测试,得到随着颗粒物含量的增加,油液表面张力值呈现增加的趋势。采用Takagi-Sugeno模糊原理对油液中不同粒径和含量的Cu、Fe、Si O2混合颗粒物与油样的表面张力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建模。结果表明:根据所建立的不同粒径和含量的Cu、Fe、Si O2颗粒物与表面张力性能关系的T_S模糊模型,获取了验证集的决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是0.9124、0.016;油中Cu、Fe、Si O2混合颗粒物在粒径为5μm、15μm时对变压器油表面张力的影响较为显著;由于油液分子作用力与颗粒的吸附能出现饱和-动态平衡作用,随着颗粒数的增加油液表面张力的变化较大,油液表面张力的变化量分别为0.067MN/m、0.042MN/m。
陈彬韩超刘阁邓阳琴金兴
关键词:变压器油颗粒物
一种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被引量:4
2015年
基于连续介质基本守恒定律和连续损伤力学,可将材料疲劳损伤造成的有效承载面积减小表示为平均应变的函数,在此基础上,按微裂纹阶段和疲劳裂纹阶段对材料低周疲劳的损伤演化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一种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对316L钢光滑试样进行420℃环境下应力控制的低周疲劳试验,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损伤描述和寿命预测。结果表明微裂纹阶段是材料低周疲劳寿命消耗的主要阶段,采用各寿命段采样数据获得的寿命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较符合。
陈凌张贤明欧阳平
关键词:低周疲劳316L钢
管道流场中非平稳信号的希尔伯特黄变换处理方法被引量:3
2020年
在管道流场中,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的非平稳信号的处理分析已经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从管道流场中流体信号的去噪、流型识别以及流体动态特性等方面综述了HHT的应用情况,分析了IMF能量与流体运动特性的内在关系。提出了采用流体运动的状态参数进行分析流体湍流运动的内在机理的新方法,并对管道流中流体运动规律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邓阳琴金兴刘阁陈彬
关键词:希尔伯特黄变换非平稳信号动态特性
变压器油中颗粒污染物的中红外光谱检测被引量:7
2016年
配制了含不同颗粒污染等级的变压器油样,利用中红外光谱扫描获得油样的红外光谱数据,再采用连续投影算法提取油样红外光谱的有效波长变量,分别应用偏最小二乘法和支持向量机法方法建立了颗粒污染等级与中红外光谱有效波长的模型.所配置的油样红外光谱经过连续投影算法提取的有效波长具有特定颗粒污染物特征波长的特点,所建两种模型的预测效果均优于全谱的偏最小二乘法和支持向量机法模型,对验证集样本数据预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892 9、0.934 3,均方根误差为6.372×10-3、3.07×10-3,获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为变压器油中颗粒物的检测提供了借鉴.
陈彬韩超刘阁
关键词:污染物检测光谱分析连续投影算法偏最小二乘法变压器油颗粒污染物
连续投影算法的润滑油中含水量的近红外光谱分析被引量:17
2013年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连续投影算法(SPA)实现了油中含水量的分析。对57个油样进行光谱扫描,通过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以相关系数(R)和均方根误差(RMSE)作为模型评价指标,建立油中含水量预测的全波段偏最小二乘法(PLS)模型。同时应用SPA提取有效波长,作为PLS的输入变量,建立了SPA-PLS模型。结果表明经连续投影算法提取24个特征波长建立的模型,所用变量数仅占全波段的4.68%,SPA-PLS优于全波段的PLS模型,其对验证集样本进行预测的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94 4和5.455 1×10-5,获得了满意的预测精度。说明应用光谱技术检测油中含水量是可行的,并能获得满意的预测精度,为进一步应用光谱技术进行油中其他污染物的在线监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陈彬刘阁张贤明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连续投影算法PLS模型
铜颗粒污染物对变压器油运动黏度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变压器油中铜颗粒污染物的存在极易影响油液的理化性能,甚至导致重大生产事故,因而根据ISO4406:1999标准,配制了24组不同污染度的含铜颗粒油样并通过实验测试了变压器油样的运动黏度性能(40℃),获得了实验范围内铜颗粒污染度对油液运动黏度的影响规律;然后根据测试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和支持向量机(SVM)法建立了油样中不同粒径、含量的铜颗粒与油液运动黏度的数学模型,探讨了不同粒径、含量的铜颗粒污染物对油液运动黏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铜颗粒污染度的增加,油液的运动黏度减小;铜颗粒污染物粒径在15~25μm范围内对油液运动黏度的影响较大,且粒径越大,油液运动黏度也越大;所建立SVM模型对验证集进行预测的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是0.962 6、4.597×10^-5。为消除实验误差,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准确地掌握铜颗粒污染物对油液运动黏度的影响提供了新的途径。
陈彬韩超刘阁
关键词:变压器油污染度
1.25Cr0.5Mo钢的高温疲劳-蠕变交互作用行为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1.25Cr0.5Mo钢高温环境应力控制的疲劳-蠕变交互作用试验,揭示和分析了1.25Cr0.5Mo钢高温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应力循环特性以及平均应变、非弹性应变范围等参数随温度、加载历史、加载水平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扫描电镜对试样断口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高温环境下,材料的应力循环特性依赖于加载水平和加载历史,平均应变、非弹性应变范围等参数依赖于温度、加载水平和加载历史,材料的断裂从以解理断裂为代表的脆性断裂过渡到以韧窝型剪切断裂为代表的延性断裂,为混合型断裂。
陈凌张贤明
油液速度对悬浮流特性的影响分析
2017年
油液中含有颗粒物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考察不同初始速度条件下含颗粒油液的悬浮流中各相的动态特征,利用连续介质模型建立含悬浮颗粒油液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特征线法进行数值求解,得到在不同初始速度条件下各相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初始速度条件下管路始端、中段和终端油液的压力、流速都分别在T/4的奇数倍、整数倍、偶数倍时刻产生跃变,且它们的周期(T)都随着初始速度的增加而减小;悬浮颗粒的浓度分布与油液压力的变化趋势相反。
陈彬刘阁
油水真空分离过程中气体速率对其效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获取气体速率对油水分离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考虑了油水汽气四相流、水滴蒸发相变等因素,建立了滤油机的油水分离流场的数学物理模型以及水滴运动蒸发的相变方程;分析了不同气体速率对油水分离过程中的油水气四相体积分数分布以及轴向脱水率的影响规律,表明了不同气体速率情况下油水汽气四相流的动态特性,且气体速率会显著影响油水分离的脱水效率,对深入研究滤油机的油水分离机理奠定前期基础。
刘阁陈彬张贤明沈顺祥
关键词:油水分离脱水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