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74196)

作品数:25 被引量:110H指数:6
相关作者:付锐郭应时张亚岐袁伟李茗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东风汽车公司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0篇机械工程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驾驶
  • 4篇换道
  • 4篇驾驶人
  • 4篇车道
  • 3篇预警
  • 3篇汽车
  • 3篇跟车
  • 2篇预警系统
  • 2篇支持向量
  • 2篇支持向量机
  • 2篇汽车工程
  • 2篇群算法
  • 2篇子群
  • 2篇向量
  • 2篇向量机
  • 2篇粒子群
  • 2篇粒子群算法
  • 2篇滤波
  • 2篇卡尔曼
  • 2篇卡尔曼滤波

机构

  • 13篇长安大学
  • 8篇东风汽车公司
  • 7篇包头职业技术...
  • 2篇辽宁省交通高...
  • 1篇西安工业大学
  • 1篇陕西工业职业...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 1篇东风汽车集团...

作者

  • 10篇付锐
  • 9篇郭应时
  • 8篇张亚岐
  • 7篇袁伟
  • 4篇李茗
  • 3篇王畅
  • 3篇郭艳君
  • 3篇尚凯
  • 2篇山岩
  • 2篇陈重钧
  • 2篇于洪兵
  • 2篇徐远新
  • 2篇马勇
  • 2篇周副权
  • 1篇孟妮
  • 1篇张毅
  • 1篇张名芳
  • 1篇刘卓凡
  • 1篇程文冬
  • 1篇刘通

传媒

  • 5篇汽车工程
  • 4篇中国农机化学...
  • 3篇塑性工程学报
  • 3篇长安大学学报...
  • 2篇锻压技术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新技术新工艺
  • 1篇制造技术与机...
  • 1篇公路与汽运
  • 1篇计算机与数字...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车道变换过程中驾驶人操作和注视行为被引量:12
2014年
针对实际道路自然换道过程中驾驶人的操作与注视行为,搭建了自然换道行为测试车。利用眼动仪和车辆运动状态传感器,在城市道路环境中对20名驾驶人进行了实际道路自然驾驶试验,获取了换道过程中驾驶人操作与车辆运动状态数据;并对熟练驾驶人和非熟练驾驶人的换道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换道时驾驶人普遍不按照操作规范提前开启转向灯,且非熟练驾驶人比熟练驾驶人的开启时间要早;换道过程中车速呈现减速-加速-稳速的趋势,但熟练驾驶人的速度曲线更加平滑;换道开始阶段,熟练驾驶人和非熟练驾驶人对目标车道的注视所占百分比分别为70%和85%,而在调整阶段非熟练驾驶人比熟练驾驶人要高出20%;换道过程中,熟练驾驶人的注视行为更加灵活,同时处理较多任务的能力要优于非熟练驾驶人。
郭应时郭艳君付锐袁伟霍克
关键词:交通工程车道变换熟练程度
反向变形约束在梁类件焊接变形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为减小梁类件焊后变形,通过施加反变形量来控制焊接变形。以某车型横梁为例,首先分析未采取反向变形约束状态下横梁的焊接变形,得出横梁在自由状态下的焊接变形规律及数值,并进行实物验证;然后预设了5种反向变形约束方案,分别进行模拟分析,并通过数值模拟寻优,确定出最佳反变形量施加的位置和量级。结合分析结果,以试制的方式对所提及的算法进行验证,并制作一套柔性焊接工装夹具,在反变形施加位置加紧约束,通过调整夹具上垫片厚度来调节反变形的施加量。通过实物验证,当反变形量为4 mm时,焊后变形量在1 mm以内,与模拟分析结果吻合。该方法可有效控制梁类件的焊后质量。
陈重钧张亚岐肖余芳周副权尚凯
关键词:模拟寻优
降低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误报率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针对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S)不能有效区分换道和无意识车道偏离的问题,通过实车试验获取了车辆在换道和无意识车道偏离时的运动参数,提取方向盘转角、横向速度、横向距离作为模型的辨识参数,并对数据进行扩展卡尔曼滤波、归一化和K均值聚类法处理。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对车道偏离行为进行辨识。为了进一步提高SVM的识别率,采用粒子群算法对SVM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型在时间窗口为3.5s时识别率达到88%以上,能够满足LDWS系统的应用要求。
孟妮山岩
关键词:车道偏离卡尔曼滤波支持向量机粒子群算法
车辆典型危险行驶状态识别与检测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7年
为识别和检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状态,及时给予驾驶员反馈和预警,使车辆始终保持安全的运行状态,重点从车辆典型危险行驶状态的识别、检测2个方面,梳理纵向及横向危险行驶状态及其表征参数,总结主要的识别与检测方法,并展望其未来研究趋势。结果表明:不同文献对驾驶事件的危险阈值划分原则差异较大,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隐马尔科夫模型(HMM)对危险驾驶事件的识别准确率相对较高;车辆典型危险行驶状态的几种识别方法各有优点和缺点,基于便携式设备和多传感器数据的识别方法相对较优,且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车辆危险行驶状态识别与检测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刘通付锐张士伟张士伟
关键词:驾驶行为车辆检测系统
多工艺参数组合对回弹影响的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影响回弹因素众多,控制单一影响因子很难得到准确的回弹结果。在充分考虑回弹产生机理的前提下,提取出冲压工艺过程的可控因子:凹模圆角半径、等效拉延筋作用力因子、材料厚度、摩擦因子以及压边力,并设计相应的回弹正交试验,并考虑工艺补充对回弹计算的影响,对比分析利用CAE、CAD软件做工艺补充的优缺点。最后以某车型后支柱上加强板为例,采用方差分析法全面地分析判断各因子对试验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压边力对回弹影响最为显著,拉延筋、摩擦因子次之;对于型面简单薄板件,由CAD生成的工艺补充产生的回弹值更小;而对于型面复杂的拉延件在拉延成型时,产品的成型性并不好,特别是圆角过渡区易出现起皱甚至叠料;对于中厚板,两种工艺补充的回弹区别不大。
李茗张亚岐成振坤
关键词:回弹正交试验工艺补充拉延
嵌入式换道预警系统设计被引量:4
2015年
针对以往换道预警系统设计中存在的灵活性低、实时性差等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车载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数据的嵌入式换道预警系统。首先,以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的MC9S12XET256微处理器为核心,利用雷达传感器、车载CAN总线等获取与换道相关的车辆行驶状态参数和周围环境感知信息等原始数据,并以TTC(time to collision)为门限值制定换道预警规则,通过声光报警方式实现报警。在实车条件下进行验证,其中安全换道过程系统预警准确率为95%,冲突区预警准确率为93%。
郭艳君徐远新孙勤英郭明华
关键词:嵌入式TTCCAN总线
汽车内凹形管梁热成形工艺
2019年
提出一种结合气体胀形的内凹形管梁热成形方法。首先根据内凹形管梁结构特征给出其相应分析难点;其次考虑到管梁内部无机械支撑时易发生咬边和圆角无法与模具贴合的缺陷,在合模前向管坯内部充入气体,对其进行辅助支撑,保证分形面的管坯充分流入凹模形腔;将咬边宽度、圆角贴合间隙以及最大减薄率作为评价指标,并在模具闭合行程-内压力平面上构建3种指标的等值线图,依据等值线图的分布确定最佳的模具行程与内压力组合;最后,对不同气体压力下的管梁成形后的马氏体含量、维氏硬度以及晶粒度进行分析,并通过试验对该管梁热成形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管梁内部气体压力为8 MPa时,管梁的成形性最好。
于洪兵张亚岐杨兴园尚凯
关键词:热成形咬边维氏硬度晶粒度
基于人眼特征信息的驾驶人眼视线估计被引量:2
2014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人眼特征信息的驾驶人眼视线估计的算法,且研究使用普通的摄像头。采用Harris角点检测算法对驾驶人上、下眼睑外轮廓进行角点检测,拟合人眼轮廓曲线;再对人眼区域图像进行色彩空间转换提取灰阶值分量,图像亚像素下进行Hough边缘检测,设定相应的虹膜边缘曲率阈值,准确识别人眼虹膜边缘信息。算法结合虹膜和人眼轮廓信息对驾驶人眼视线进行估计。将提出的算法应用到实车试验中,采用facelab5眼动仪对驾驶人视线估计角度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人眼视线角度估计算法在实际的驾驶环境中准确率较高。
朱立新付锐郭应时袁伟
关键词:视线估计眼动仪
相邻车道车辆并道预测与跟车控制改进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为在自适应跟车控制中,预测相邻车道车辆的并道行为,提前调整自车速度控制策略,以提高自车的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通过采集和分析实际道路上自车与周围车辆的运动状态信息,建立相邻车道车辆并道行为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期望间距跟车模型进行改进。仿真结果表明:自车车速vM、自车与前车的车头时距t1、自车与前车的相对速度vML和自车与相邻车道车辆的相对速度vMF可作为预测并道行为的表征参数;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可提前2s预测并道行为的类型,对两种并道行为预测的准确率分别达到88%和90%;改进的期望间距模型使跟车过程更加平稳,可提高车辆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付锐袁小慧袁小慧郭应时
关键词:跟车
基于动态匹配模型的驾驶人嘴部行为识别与分级预警被引量:4
2015年
鉴于嘴部行为能够反映出驾驶人不同的精神状态,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嘴部行为识别与精神状态预警方法。首先采用改进的高斯混合模型进行光照自适应的唇色分割。然后在嘴唇区域内建立了基于灰度能量角点的嘴唇动态匹配模型,用于描述嘴部特征并提取动作参数。最终建立了嘴部行为的判别模式,实现了驾驶人精神状态的分级预警。实验结果表明,动态匹配模型具有较高的嘴部特征匹配精度和动作适应能力。算法能够有效检测"闭嘴"、"说话"和"打哈欠"行为,分心预警和疲劳预警的监测精度分别为85.8%和92.9%。
付锐程文冬张名芳袁伟刘卓凡郭艳君
关键词:高斯混合模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