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13BWW002)
-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芳唐姬霞伍洋王琴姚玲更多>>
- 相关机构: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电影媒介对门罗原著的诠释艺术
- 2017年
- 爱丽丝·门罗是加拿大的著名文学艺术家,其在文学史上的成就对加拿大的文学影响较大,《熊从山那边来》更是其晚年名作。《熊从山那边来》主要讲述一对老夫妻的晚年生活,这对老夫妻一起相濡以沫度过了四十多个春秋,但就在安享晚年的时候妻子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这一变故将原本安详、幸福的生活彻底打乱,妻子因病情严重迷失自己,再也不能正常生活。
- 王琴
- 关键词:文学影响文学艺术家作品改编克里斯蒂
- 柔情中的关怀,浪漫中的恐怖——析《好女人的爱情》及其哥特意象
- 2016年
- 艾丽丝·门罗在《好女人的爱情》这部作品里塑造了一位"好女人"("圣女")形象,并伴以一个"谋杀"、两个"死亡"和多种"意象"。这部小说里大量意象的使用,对渲染恐怖气氛、表达复杂情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主题和丰富小说内涵起着很大的作用,从而使柔情的关怀和浪漫的恐怖相结合,达到"门罗式的哥特"效果。
- 唐姬霞张芳伍洋
-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意象
- 门罗短篇小说《孩子的游戏》中的哥特元素被引量:1
- 2016年
- 以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孩子的游戏》为文本,从人物形象、死亡主题以及叙事手法三个方面深度剖析了门罗在小说中对哥特元素的借鉴和超越,从而实现道德探索与心理探索的有机结合,揭示了社会罪恶和人性深处的黑暗面。门罗笔尖的从容和温柔,融合能带给感官强烈刺激的哥特元素,极大丰富了读者的审美体验。
- 伍洋张芳唐姬霞
- 艾迪:父权社会中独自跳舞的女性“小丑”被引量:1
- 2014年
- 艾丽丝·门罗在《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中塑造了一个勇于挑战父权社会性别秩序和性别规范的女性形象——艾迪,但作为被整个社会耻笑的对象,艾迪并没有改变其边缘性的社会地位。她对女性天性的刻意压制和对知识宗教的狂热追求,最终使她成为父权社会中独自跳舞的女性"小丑"。
- 张芳
-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
- 南安大略哥特视角下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男性罪犯的“无罪逃离”
- 2017年
- 艾丽丝·门罗在她的犯罪小说《多维的世界》和《荒野小站》中塑造的两位男性杀人犯虽性格迥异,命运相离,但都犯下滔天罪行,几乎没有承担道德和法律上应得的惩罚和严重的后果,成了真正的“无罪逃离者”。门罗此类犯罪小说中没有给人感官刺激的血腥恐怖场景和神秘的外在气息,而是以其独特的南安大略哥特主义写作手法将人性的复杂阴暗和恐怖腐朽渲染到了极致,同时也激起了读者对道德良心和善恶报应的思索,这正是门罗式哥特的异样表现。
- 唐姬霞张芳
-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