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09JC1405400)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2
- 相关作者:邓安梅胡志德谷明莉仲人前孙懿更多>>
-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济南军区总医院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了23例pSS患者和23例健康对照个体PBMCs中TRAF6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析了其与pSS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浓度、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的关系。对其中9名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pSS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了治疗前后患者PBMCs中TRAF6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pSS患者PBMCs中TRAF6mRNA的相对表达量是健康对照个体的2.77倍(P<0.01),且与血清RF(r=0.45,P=0.03)和免疫球蛋白水平(r=0.43,P=0.04)呈正相关,但与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无关。9名患者经过治疗后TRAF6mRNA表达下调了约50%(P<0.05)。结论 PBMCs中的TRAF6参与了pSS的发病机制,且是一种潜在的pSS标志物。
- 秦琴张建荣谷明莉胡志德赵东宝邓安梅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单核白细胞
-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异质性参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评价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异质性参数(RDW-CV)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8 d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我院急诊科和心血管内科244例AMI患者,以入院28 d作为观察终点判断生存状况,分别用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分析RDW-CV与患者28 d生存状况的关系。结果死亡组患者年龄、就诊时胸痛发生时间、cTnI、RDW-CV明显高于存活组(P均<0.01)。RDW-CV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72(95%CI:0.65~0.79),当RDW-CV的cut off值为16.25%时,预测低于此值的AMI患者住院28 d存活的敏感性为68%(95%CI:54%~79%),特异性为73%(95%CI:66%~79%)。未校正时,RDW-CV高于cut off值的AMI患者28 d死亡的风险比(OR)为5.68(95%CI:3.01~10.73);校正cTnI、就诊时胸痛发生时间后,OR为3.43(95%CI:1.64~7.16)。结论 RDW-CV是AMI患者28 d生存状况的独立预测因子。
- 秦琴汪怀周胡志德钱琤邓安梅
- 关键词: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 IL-22抑制ox-LDL诱导的CRL-1730细胞凋亡并上调其Bcl-2表达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研究IL-22对ox-LDL诱导的CRL-1730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100μg/ml ox-LDL刺激CRL-1730细胞,不同时间点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CRL-1730细胞中IL-22受体R1(IL-22R1)mRNA的表达状况。然后在ox-LDL诱导的CRL-1730细胞凋亡模型中加入20 ng/ml外源性IL-22,通过AnnexinⅤ-PI凋亡试剂盒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经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Bcl-2、Bcl-xl、Bcl-w、caspase 3及STAT3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分析STAT3磷酸化和Bcl-2蛋白的水平。结果 IL-22R1 mRNA在ox-LDL刺激后表达明显增高(P<0.05),且于12 h达峰值(P<0.01);加入IL-22可明显抑制ox-LDL刺激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P<0.01),促进抗凋亡基因Bcl-2、Bcl-xl和Bcl-w表达,而降低caspase 3 mRNA表达(P<0.01)。此外,IL-22作用1~2 h STAT3发生磷酸化,4 h后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 IL-22可抑制ox-LDL诱导的CRL-1730细胞凋亡,这可能与其促使STAT3磷酸化,上调抗凋亡分子Bcl-2、Bcl-xl和Bcl-w的表达,抑制促凋亡分子caspase 3的表达有关。
- 孙懿胡志德黄元兰熊怡淞邓安梅仲人前
- 关键词:氧化LDL细胞凋亡STAT3蛋白
- Poly I:C刺激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单核细胞分泌Ⅰ型干扰素能力增强
- 2012年
- 目的:研究在Poly I:C刺激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单核细胞分泌Ⅰ型干扰素的能力。方法:分别以50μg/ml和100μg/ml的Poly I:C刺激pSS和健康个体的单核细胞,于刺激后第6和第12小时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基内IFN-α和IFN-β水平。分别用pSS患者和健康个体的血清培养来自二者的单核细胞,并用50μg/ml的Poly I:C刺激12小时后ELISA法检测培养基内IFN-α和IFN-β水平。结果:Poly I:C能够诱导pSS患者和健康个体的单核细胞呈时间和计量依赖性地释放IFN-α和IFN-β,pSS患者释放IFN-α和IFN-β的能力强于健康个体。pSS血清可以增强Poly I:C诱导单核细胞释放IFN-α和IFN-β的能力。结论:pSS患者单核细胞Poly I:C刺激下分泌Ⅰ型干扰素能力增强,而患者血清可以进一步增强其反应性。天然免疫应答异常可能在pSS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孙懿胡志德谷明莉黄元兰薛苗郭方宇邓安梅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天然免疫
- IL-22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损伤内皮细胞中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通过IL-22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RL-1730)增殖的影响及机制,初步探讨IL-22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检测8例无明显冠状动脉狭窄的健康个体和30例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22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22例无明显冠状动脉狭窄的健康个体和79例AS患者血浆IL-22的浓度,分析IL-22的表达与AS患者冠状动脉最大狭窄程度及受累支数的关系。使用不同浓度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CRL-1730细胞,24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IL-22R1阳性细胞百分比。100μg/mlOX-LDL和20ng/mlIL-22共刺激CRL-1730细胞后,MTS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RT-PCR和ELISA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随着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受累支数的增加,AS患者外周血PBMC中IL-22mRNA和血浆中IL-22水平逐渐降低。OX-LDL呈剂量依赖性地上调CRL-1730细胞中IL-22R1的表达。OX-LDL刺激可以引起CRL-1730细胞增殖能力受损、表达bFGF的能力降低,IL-22可以部分逆转OX—LDL的此种效应。结论IL-22可能具有抗AS的生物学效应,这种生物学效应可能与其拮抗OX-LDL对CRL-1730细胞增殖能力和表达bFGF的抑制作用有关。
- 孙懿韩志君黄元兰谷明莉陈燕胡志德邓安梅仲人前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2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 免疫细胞异常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由多种自身抗体及免疫复合物引起多器官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的诱发、持续和进展是多步骤的过程,迁延漫长,最终导致组织损伤。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基因、环境、免疫系统异常等,其中免疫系统异常居重要地位。树突状细胞、T细胞、B细胞是免疫系统重要的免疫细胞。现就近年来SLE发病机制中这三种免疫细胞异常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丁凯费明钰邓安梅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树突状细胞T细胞B细胞
- 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颗粒溶素变化及其意义
- 2013年
- 为研究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颗粒溶素(granulysin)mRNA的表达以及血浆颗粒溶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我们分别采用RT-PCR法和ELISA法检测了34例干燥综合征患者、34例健康对照个体PBMC中颗粒溶素mRNA的表达以及血浆颗粒溶素水平。分析了其与干燥综合征的类型(原发与继发)、血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IgG和抗SSA抗体检测结果的关系。我们发现,干燥综合征患者PBMC中颗粒溶素mRNA的表达以及血浆中颗粒溶素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增高(P<0.01)。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浆颗粒溶素水平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1),与抗SSA抗体检测结果干燥综合征的类型(原发与继发)和IgG水平无相关性(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颗粒溶素参与了SS的发病机制,是干燥综合征潜在的血浆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 贾音黄元兰方超萍谷明莉张建荣赵东宝仲人前邓安梅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颗粒溶素血浆标志物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RAF2表达上调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47例PBC和47例健康对照者中TRAF1和TRAF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表明:PBC患者PBMC中TRAF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TRAF1在两者中表达无明显区别。PBC患者Ⅲ、Ⅳ期PBMC中的TRAF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Ⅰ、Ⅱ期明显增高(P<0.05);提示:TRAF2的表达与PBC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PBC的发病机制起到重要的作用,为PBC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了新线索。
- 孙懿韩志君胡志德周晔谷明莉姚定康邓安梅仲人前
-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免疫印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