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07B03)

作品数:26 被引量:146H指数:9
相关作者:董俊侯志研董智邓林军靖凯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1篇玉米
  • 3篇养分
  • 3篇玉米产量
  • 3篇施肥
  • 3篇利用率
  • 3篇肥料
  • 3篇斑病
  • 3篇除草
  • 3篇除草剂
  • 2篇氮肥
  • 2篇氮素
  • 2篇性状
  • 2篇叶片
  • 2篇玉米田
  • 2篇杂交
  • 2篇生长发育
  • 2篇生态
  • 2篇水稻
  • 2篇土壤
  • 2篇种植密度

机构

  • 13篇辽宁省农业科...
  • 11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丹东农业科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7篇侯志研
  • 7篇董俊
  • 6篇邓林军
  • 6篇董智
  • 4篇靖凯
  • 2篇王延波
  • 2篇苏家
  • 2篇徐秀德
  • 2篇赵海岩
  • 2篇刘可杰
  • 2篇王晓东
  • 2篇徐婧
  • 2篇李婉莹
  • 2篇肖万欣
  • 2篇高增贵
  • 2篇赵成昊
  • 2篇刘限
  • 2篇姜钰
  • 2篇胡兰
  • 2篇韩晓日

传媒

  • 9篇辽宁农业科学
  • 6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玉米科学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农业经济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Journa...
  • 1篇中国农学会耕...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18
  • 12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淀粉-聚乙烯醇包膜复合肥的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以淀粉和聚乙烯醇(PVA)为主要原料制备膜材料并包膜颗粒复合肥,通过膜吸水性和肥料抗压碎力试验筛选适合的原料比例制备不同粒径的供试肥料。采用水中溶出率与土壤培养两种测试方法研究了其氮素养分的释放规律,并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淀粉与PVA比例合适就会提高膜材料的耐水性和包膜肥料的抗压碎力。超过最佳配比量后的淀粉要比同质量PVA更耐水、更能提高肥料的抗压碎力。自制包膜处理土壤培养法中养分释放率普遍是水溶法中的1/3~1/4,这与介质环境和试验方法的差异有关。调节好淀粉与PVA用量比例或增加膜厚度会使养分释放更趋近于Logistic植物营养生长曲线,同时也使得水、土两介质中测定结果的相关性更好。受多种因素影响,用水溶法现有的一些指标评价包膜肥缓释性能带来误差较大,缓释肥料在水溶法中的释放规律不能真实的反映出其在土壤中的释放性能,对用淀粉、聚乙烯醇这类亲水材料包膜的肥料而言更是如此。
牟林唐树戈韩晓日付时丰杨劲峰
关键词:包膜复合肥养分释放率
氮素供应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3个氮素梯度(0 kg/hm^2、112 kg/hm^2、225 kg/hm^2)设置,对两个不同氮反应类型的玉米品种进行籽粒灌浆期特性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氮素梯度提高,氮敏感型品种TY58产量增加显著,氮迟钝型品种ZD958中高氮水平增产不显著;2.氮素梯度变化对籽粒干质量影响趋势基本一致,于授粉后16~25 d达到籽粒灌浆速率最高水平。低氮条件下氮迟钝型品种灌浆快速期提前;3.对籽粒脱水速率、籽粒品质指标影响不大,但对氮素积累影响有差异,表现为氮敏感品种低氮处理下(N0)氮素积累速率前高后大幅降低,下降幅度大于中高氮处理水平(N1、N2);氮迟钝型品种灌浆前期,氮积累速率为中高氮水平大于低氮水平,灌浆后期速率为低氮水平大于中高氮水平。
常程刘晶徐亮张书萍王金艳
关键词:氮素玉米籽粒灌浆
辽西地区应用缓释肥料对玉米产量及生产效益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2014~2015年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固本玉米综合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了缓释肥料减量施用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脲醛型缓释肥米产量提高玉9.75%,收益增加13.20%;不设追肥且底肥用量减少16.67%的情况下,施用高分子型缓释肥仍能保障玉米的正常产量,平均增产4.08%,收益增加6.72%。另外,施用缓释肥料还提高了玉米的穗长、穗粗、穗粒数及百粒重。
董智邓林军董俊向午燕靖凯侯志研
关键词:缓释肥玉米产量构成因素
玉米尾孢菌(Cercospora zeina)在我国的分布研究
玉米尾孢菌(Cercospora zeina)引起的玉米灰斑病于201 1年首次被笔者发现在我国云南等地区发生,并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此后,笔者一直密切关注该病菌在我国的流行扩散趋势。2012—2015年,笔者陆续从云南...
刘可杰姜钰胡兰徐婧徐秀德
关键词:灰斑病
文献传递
玉米花生不同比例间轮作种植的生产效益研究
【目的】探讨玉米花生不同间轮作比例机械化种植条件下的生产效益,为辽西风沙半干旱地区玉米花生间轮作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以郑单958和阜花12为供试材料,采用大区试验,设玉米连作,花生连作,玉米花生间轮作(玉...
董智邓林军侯志研董俊靖凯
关键词:玉米花生间作轮作土地当量比
文献传递
阜新玉米产业现状及结构调整建议被引量:1
2017年
玉米是阜新第一产业,其发展对带动农村经济、农民致富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阐述阜新玉米产业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阜新地区面临的耕地数量下降和质量持续低下、玉米专用品种较少、产业化水平低等制约玉米产业发展因素,从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强高标良田建设、构建生态高效种植制度、培育农业加工龙头企业、提升产业信息化水平5个方面提出促进阜新玉米产业发展和调整的策略。
董智邓林军董俊侯志研
关键词:玉米产业
氮肥运筹对春玉米生长动态与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固本玉米综合试验示范基地,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氮肥运筹对春玉米的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比例适当后移,有利于叶面积指数的稳定,进而提升玉米的株高及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氮肥追施两次(N_(1:6:3))的产量最高,较一次性施氮的产量提高16.9%,经济效益达14 146元/hm^2,增收17.4%,产投比提高0.1%。随着玉米专用缓释肥的发展、玉米价格的波动及劳动成本的上升,玉米一次性施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董智靖凯邓林军董俊向午燕侯志研
关键词:玉米氮肥运筹
玉米田常用除草剂对主要土传病害病原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玉米主要土传病害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hn)和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菌株在含有5种除草剂的PDA平板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5种除草剂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影响不同,乙草胺和2,4-D丁酯均有抑制作用,乙草胺抑制作用显著,抑制率在50%以上;而莠去津、烟嘧磺隆和硝磺草酮除了对菌株R-34有抑制作用外,对其他菌株都有促进作用。5种除草剂对禾谷镰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主要以抑制作用为主,抑制效果为乙草胺>2,4-D丁酯>莠去津≈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烟嘧磺隆和硝磺草酮对其菌丝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除草剂对玉米土传病害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婉莹姚远高增贵刘限苏家王晓东
关键词:玉米除草剂土传病害病原菌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为研究深翻、旋耕和深松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土壤耕层物理性状和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长期定位试验,以当地传统耕作方式秋季旋耕为对照,设置免耕、苗期隔行深松30 cm、秋季翻耕30 cm等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含水量,单株玉米根系、干物质及玉米产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效果为深松>翻耕>常规旋耕>免耕;在玉米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冠比、籽粒产量方面表现为翻耕>深松>常规旋耕>免耕,翻耕和深松显著大于常规旋耕,二者之间差异不明显。表明翻耕和深松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提高产量,是较适宜的耕作方式。
刘红亮李凤海步蕴法刘国玲曹殿云
关键词:耕作方式土壤物理性状玉米根系生长发育
辽沈地区深松改土对玉米产量形成及土壤性状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明确辽沈地区玉米田最适合的深松方式,探索不同深松处理对土壤物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辽单565为供试材料,进行玉米田深松改土试验。结果表明:深松改土后土壤容重和紧实度显著降低,土壤田间持水量和含水量提高;深松可以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其中以春季深松30 cm效果最好,为11 239.5 kg/hm2,比对照增产15.7%。
史磊王延波肖万欣徐亮赵海岩
关键词:玉米深松土壤性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