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8B030303041)

作品数:10 被引量:75H指数:5
相关作者:吴新伟伍业健蒋力云杨霞李向忠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山大学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病毒
  • 3篇登革病毒
  • 3篇分子
  • 2篇生物学
  • 2篇脉冲场
  • 2篇脉冲场凝胶电...
  • 2篇分子生物
  • 2篇分子生物学
  • 2篇RNA干扰
  • 1篇大学城
  • 1篇电泳
  • 1篇咽拭
  • 1篇咽拭子
  • 1篇咽拭子标本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定量PC...
  • 1篇荧光聚合酶链...
  • 1篇致病
  • 1篇致病相关基因

机构

  • 10篇广州市疾病预...
  • 4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梅州市...

作者

  • 10篇吴新伟
  • 6篇伍业健
  • 5篇蒋力云
  • 4篇杨霞
  • 3篇李孝权
  • 3篇邓志爱
  • 3篇李向忠
  • 3篇陈守义
  • 2篇王玉林
  • 2篇李磊
  • 2篇刘于飞
  • 2篇何洁仪
  • 2篇何丽娟
  • 2篇张欣强
  • 2篇陈艺韵
  • 2篇杨智聪
  • 2篇李巧艳
  • 1篇刘远兴
  • 1篇李铁钢
  • 1篇高国全

传媒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新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市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调查及PFGE分型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并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28株副溶血性弧菌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分析。方法:2005-2006年陆续从餐饮单位、肉菜综合市场和超级市场采集虾、蟹、鱼、贝壳和生吃料理等168份检材,采用MPN法定量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参照GB/T4789.7-2003分离、鉴定副溶血性弧菌;并采用限制性内切酶NotI,对28株副溶血弧菌进行PFGE分子分型,用BioNumerics Version 4.0软件(复选Dice相关系数和UPGMA方法)分型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68份水产品共检出副溶血性弧菌57份,检出率为33.93%,其中贝壳类的带菌率最高,为55.56%;虾蟹类、鱼类次之(两者之间的带菌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8株副溶血弧菌分为27个不同的PFGE型,归为7个聚类群(Ⅰ、Ⅱ、Ⅲ、Ⅳ、Ⅴ、Ⅵ、Ⅶ群),各群间相似系数〈77.4%。结论:广州市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较严重,卫生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水产品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PFGE分型结果与菌株的水产品种类、采样时间、采样地点没有关联,提示当时当地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不存在流行趋势。
邓志爱李孝权张健何洁仪李迎月张欣强庞杏林陈佳璇陈守义吴新伟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品
RNA干扰抑制登革病毒复制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研究RNA干扰(RNAi)对Ⅰ型登革病毒(DENV-1)在白纹伊蚊C6/36细胞内复制的影响,本研究设计并合成针对I型登革病毒Pr M基因的小干扰RNA,以脂质体法转染入C6/36细胞后,用DENV-1感染已转染的细胞,观察细胞病变效应,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荧光定量RT-PCR检测登革病毒RNA含量。结果表明:转染siRNA的C6/36细胞在受登革病毒攻击7天后仍无明显细胞病变效应,细胞存活率比对照组提高2.26倍,细胞内登革病毒RNA拷贝数比对照组降低约97.54%。说明利用RNA干扰技术能有效抑制登革病毒核酸在C6/36细胞内复制,并对细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为登革热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岳锦亚吴新伟伍业健李向忠蒋力云李巧艳李磊杨霞
关键词:登革病毒C6/36细胞RNA干扰荧光定量PCR
广州地区小川型霍乱弧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
2010年
目的分析小川型霍乱弧菌的致病相关基因型,探讨广州地区小川型霍乱流行趋势和规律。方法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小川型菌株的4种致病相关基因,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对PFGE图谱采用分子分型软件BioNumerics Version 4.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广州地区小川型菌株中存在3种致病相关基因型,即A型、B型和C型,20%感染者分离株为致病相关基因A型,80%环境分离株为致病相关基因C型。25株霍乱弧菌分为14个不同的PFGE型,归为3个聚类群(Ⅰ、Ⅱ、Ⅲ群)。每一次小川型暴发中分离的菌株PFGE克隆型相同或相近,而散发病例分离株与暴发株的PFGE型有些相同,有的差异较大。环境小川型菌株中存在PFGE克隆型的多样性,部分环境株与感染者分离株具有相近的PFGE型。结论应建立广州地区霍乱菌株的PFGE分子分型数据库,加强霍乱的预防、控制和预警。
李孝权邓小玲邓志爱张欣强吴新伟陈守义王鸣
关键词:霍乱弧菌多重PCR致病相关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分子分型
广州地区海产品和珠江水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监测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海产品和珠江水中致病性弧菌的污染状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霍乱弧菌按《霍乱诊断标准》WS289-2008附录A和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进行检测,副溶血性弧菌按GB/T4789.7-2008操作,创伤弧菌的检验按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中创伤弧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结果:2009年-2010年二年共完成320份样品检测,共检出119株致病菌,检出率为37.19%。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6.56%,其次为创伤弧菌,检出率为9.06%,O1群霍乱弧菌检出率为1.56%。海产品和珠江水中致病性弧菌污染水平存在季度性差异(P<0.005)。结论:应加强对海产品和珠江水中致病性弧菌的监测,尤其是在温暖季节。
邓志爱陈佳旋李孝权何洁仪吴新伟陈守义杨智聪
关键词:海产品致病性弧菌
2006年、2007年广州大学城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及基因分析──附83份咽拭子标本检测报告
2009年
目的: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了解2006年与2007年引发广州大学城流行性感冒(流感)疫情的病原体。方法:在3个校区采集流感样症状患者的咽拭子标本,使用A、B型流感病毒荧光PCR检测试剂盒,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以Ct值小于30判定为阳性,初步鉴别为流感病毒后,再用荧光PCR法进行病毒型别鉴定,并与MDCK细胞培养法及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进行比较。同时用逆转录PCR法对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分析其同源性。结果:83份咽拭子标本中,MDCK细胞培养法的检测阳性率为47%,而荧光PCR法的检测阳性率为58%。引起2006年和2007年广州大学城流感爆发疫情的分别是H1和H3亚型毒株。2006年与2007年广州大学城不同校区的流感病毒株HA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6.4%及99.2%~99.6%。结论:2006年和2007年广州大学城爆发流感疫情的病原体分别为H1和H3亚型流感病毒,同一年内发生在大学城不同校区的流感疫情是由同一病毒株引起的。荧光PCR法检测需时短,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不仅能快速准确地检测流感病毒,还能针对不同亚型进行分型。
吴新伟伍业健陈艺韵蒋力云李铁钢何丽娟王玉林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荧光聚合酶链反应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广州地区2008年手足口病病原体检测分析被引量:27
2009年
目的对2008年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方法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咽拭子或肛拭子标本752份,首先采用荧光定量PCR筛选出总肠道病毒阳性的标本,再分别使用CA16和EV71型的特异引物进行RT-PCR检测。结果总肠道病毒阳性率为8.78%,CA16阳性率为2.26%,EV71阳性率为2.53%。阳性率较高的地区为人口密集区,年龄为2~5岁,男性略多于女性,接触者的阳性率约为患者的一半。结论分子生物学方法可用于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检测、EV71和CA16分型以及接触者的排查,有利于感染者的早发现、早隔离,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及防控具有重要作用。
吴新伟蒋力云伍业健康燕李向忠陈艺韵谢华萍杨智聪
关键词:手足口病EV71CA16PCR分子生物学
质量控制工具在临床生化项目过程能力验证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运用质量控制工具,验证本实验室的过程能力,设计最佳的室内质量控制规则.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法案(CLIA’88)中的分析质量要求,作为临床允许总误差(total allowed error,TEa),结合本实验室的室内质控变异系数(CV%)作为分析方法的不精密度,生化室间质评的偏倚(Bias%)作为分析方法的不准确度,以方法决定图反映检测方法的过程稳定性,用Westgard质控选择表格确定候选方法,以功效函数图和操作过程规范图确定最佳的质控方案.结果:各项目据其分析方法性能特征选择最佳质控规则进行室内质量控制.结论:实验室运用质量控制工具,确定质控方案,查找本实验室存在问题,开展全面质量控制策略(TQC),保证临床实验室的质量要求.
刘远兴吴新伟李建杰杨霞侯海松
关键词:临床生化
利用荧光RT-PCR法检测环境水体中诺如病毒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的方法检测环境水体中的诺如病毒。方法:选择诺如病毒阳性的粪便标本,10倍梯度稀释,模拟被污染水体,用16%聚乙二醇8000-0.525mol/L NaCl溶液浓缩病毒,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病毒核酸。结果:重组质粒标准品做标准曲线,标准品拷贝数的对数(x)与Ct值的关系为Ct=39.886-3.485x,相关系数R2=0.995,灵敏度为100拷贝,比普通RT-PCR高1个数量级,比ELISA高3个数量级,重复性佳,回收率在14%~44%之间,随着样品中NV浓度降低而下降,。用实时定量RT-PCR、常规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了42份现场水样,阳性率分别为40%、24%和0。结论:为环境水体中诺如病毒的检测提供了一种灵敏、可行的定量检测方法。
李巧艳吴新伟刘于飞伍业健高国全杨霞
关键词:诺如病毒环境水体实时定量RT-PCR
表达登革病毒prM基因小干扰RNA的Vero细胞系的建立被引量:1
2011年
prM蛋白是登革病毒膜蛋白M的前体,膜蛋白M对病毒的组装与成熟有重要作用,针对prM基因设计的小干扰RNA(siRNA)可短期抑制登革病毒复制.为了达到长期抑制登革病毒的效果,本研究构建了插入prM siRNA序列的重组慢病毒,利用流式细胞术分选以及杀稻瘟霉素抗性,筛选出稳定表达prM siRNA的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系.经逆转录PCR及测序验证siRNA序列表达正确.Vero细胞中prM siRNA的表达率约为97.6%.当受到登革病毒攻击时,表达prMsiRNA的Vero细胞能够明显抑制登革病毒prM基因的表达,并抑制登革病毒在Vero细胞中的复制.建立的Vero细胞系可用于RNA干扰防治登革病毒感染的进一步应用研究.
李磊吴新伟伍业健罗兰蒋力云杨霞
关键词:慢病毒登革病毒RNA干扰VERO细胞
广州市2006年Ⅰ型登革病毒流行株E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测定广州市2006年Ⅰ型登革病毒流行株的E基因序列并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广州市2006年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清,用C6/36细胞培养分离登革病毒,RT-PCR法扩增全长E基因,测定序列并绘制系统发生树,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59份标本中38份病毒分离培养阳性,获得广州市2006年Ⅰ型登革病毒流行株GZ2006/1707的E基因序列,其同源性与东南亚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地的流行株接近,但与广州市2002年Ⅰ型登革病毒流行株GZ2002/281较远。结论广州市2006年流行的登革病毒属输入性,但与2002年流行的登革病毒有不同的输入源。
吴新伟蒋力云伍业健罗雷何丽娟刘于飞李向忠王玉林
关键词:登革病毒E基因系统发生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