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118306)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孙果忠武淑祯张秀英游光霞王海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财政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小麦
  • 3篇抗性
  • 2篇抗性鉴定
  • 2篇基因
  • 2篇分子标记
  • 1篇衍生物
  • 1篇脂肪酸
  • 1篇植物
  • 1篇植物抗性
  • 1篇穗发芽
  • 1篇主动防御
  • 1篇小麦品种
  • 1篇小麦品种(系...
  • 1篇麦主
  • 1篇抗白粉病
  • 1篇抗白粉病基因
  • 1篇发芽
  • 1篇防御
  • 1篇白粉
  • 1篇白粉病

机构

  • 3篇河北省农林科...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孙果忠
  • 2篇肖世和
  • 2篇王海波
  • 2篇游光霞
  • 2篇张秀英
  • 2篇武淑祯
  • 1篇杜金友
  • 1篇毛龙
  • 1篇雷秀玉
  • 1篇赵永亮
  • 1篇李爱丽
  • 1篇孙京燕
  • 1篇汤丽川
  • 1篇苑菲

传媒

  • 2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小麦春化基因的遗传效应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解小麦春化基因Vrn-1的遗传效应,以15个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春化处理对小麦发育进程的影响,并采用分子标记鉴定了上述品种的Vrn-1等位基因组成。结果表明,不同Vrn-1等位基因组合的小麦品种抽穗期存在很大差异;3个显性Vrn-1等位基因的遗传效应表现为Vrn-A1>Vrn-D1>Vrn-B1;春化基因具有累加效应,显性Vrn-1基因的存在使基因型呈现春性特征,不携带任何显性Vrn-1基因的基因型则表现为冬性。因此,采用春化基因分子标记可以很好地预测品种的冬春性。
孙果忠游光霞武淑祯张秀英王海波肖世和
关键词:小麦春化基因
植物脂肪酸及其衍生物防御信号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植物由于不能移动而发展了复杂而精密的抗病系统.近年来,人们发现作为细胞膜组分的脂肪酸在植物的各种抗病机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不仅参与植物基础免疫和系统免疫,还参与经典抗病基因(R基因)介导的抗病过程.目前,已发现许多与脂肪酸(尤其是16碳和18碳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代谢相关的突变体,对这些突变体抗病性改变的分子机制研究成为植物抗病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在植物防御信号转导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植物抗病遗传育种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汤丽川赵永亮毛龙李爱丽
关键词:脂肪酸主动防御植物抗性
小麦品种(系)的白粉病抗性鉴定及分子标记的实用性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为评价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标记在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实用性,以含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材料为对照,对来源于我国11个小麦主产省份的145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并检测了9个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Xcfd81-5D(Pm2)、Pm4a/b(Pm4)、Xwg996(Pm6)、LAG95(Pm8&Pm17)、CAU196(Pm12)、UTV14(Pm13)、Xgwm159-5B(Pm16)、Pm21D/E(Pm21)和Xgwm337(Pm24)在上述材料中的扩增情况。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Pm8基因的分布频率达52.4%,但该基因已丧失抗性;Pm2、Pm4、Pm6、Pm12、Pm13、Pm16、Pm17、Pm21和Pm24基因抗性好,但在供试材料中的分布频率仅介于0-9.7%。抗性达高抗以上水平的品种含有的抗病基因主要为Pm2、Pm21和Pm24;有些抗病品种的遗传基础尚不清楚。根据抗性和分子鉴定的一致性差异可将供试小麦品种(系)分为4种类型:(Ⅰ)分子标记检测和表型鉴定均为阳性;(Ⅱ)表型鉴定呈阳性,但分子标记检测为阴性;(Ⅲ)分子标记检测呈阳性,但表型鉴定为阴性;(Ⅳ)分子标记检测和抗性鉴定均为阴性。分子标记可用于Ⅰ、Ⅱ、Ⅳ型材料中目标基因的选择,而无法用于Ⅲ型材料。表型和分子标记检测符合度高的分子标记UTV14(Pm13)、Pm21D/E(Pm21)实用性好。上述结果为开展抗白粉病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雷秀玉杜金友孙果忠
关键词: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标记
我国小麦主推品种穗发芽抗性鉴定及相关分子标记的评价被引量:18
2010年
为了培育抗穗发芽品种,对我国10个小麦主产省份的75个品种进行了穗发芽抗性鉴定,同时利用3个分子标记Vp1B3、Xbarc310和Barc294对上述品种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穗发芽抗性存在明显差异。Vp1基因的等位变异与穗发芽抗性关系不密切,Vp1B3标记难以用于品种的穗发芽抗性筛选。主效QTL(QPhs-3AS)与种子休眠关系密切,Xbarc310和Barc294可作为穗发芽抗性选择的重要参考,且Barc294较Xbarc310的选择效果好。上述结果为抗穗发芽小麦品种的改良和推广提供了重要信息。
孙果忠游光霞孙京燕张秀英武淑祯苑菲王海波肖世和
关键词:小麦穗发芽分子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