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0902136)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1
- 相关作者:蔡南哨于海波马晓明张志玲李淑珍更多>>
- 相关机构:深圳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调任通督针刺法改善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调任通督针刺法在脑卒中社区康复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方法,将4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2例社区基础康复治疗组(对照组),23例基础康复+针刺干预组(试验组),前者接受健康教育、药物干预、康复治疗,后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调任通督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进行脑损伤社区康复结果量表(BICRO-39)、健康检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后6个月的BICRO-39、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任通督针刺法对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马晓明李淑珍蔡南哨于海波张志玲
- 关键词:脑卒中
- 脑卒中病人医院社区连续性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医院社区连续性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将126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63例)与对照组(63例),对照组仅在住院时进行脑血管疾病知识宣教,干预组实行双向转诊管理,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健康干预,使其正确掌握对卒中高危因素的控制及监测,坚持康复训练,预防并发症等,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遵医行为明显改观,门诊平均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结论]双向转诊管理实施连续性健康教育有利于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的恢复、生活质量的提高、致残率的下降,减少门诊平均医疗费用,减轻社会与家庭经济负担。
- 蔡南哨张志玲于海波马晓明
- 关键词:连续性健康教育脑卒中病人
- 调任通督针刺法在脑卒中社区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调任通督针刺法应用于脑卒中社区康复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分组法,将45例社康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基础康复治疗组(22例,简称"对照组")和基础康复+针刺干预组(23例,简称"试验组"),前者接受健康教育、药物干预和康复治疗,每天2次,6天为1疗程,间隔1天继续下一疗程;后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调任通督针刺治疗,每日1次,5次为1疗程,间隔2天继续下1疗程,共进行8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第3、6个月进行NDS、ADL评分,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ND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而实验组的作用更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发现,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后3个月NDS、ADL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调任通督针刺法对于脑卒中的社区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且早期干预疗效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 蔡南哨马晓明于海波李淑珍
-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针刺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