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1002133)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黎明姚晓明彭云林宝涛谭美华更多>>
-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深圳市眼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郎罕细胞在角膜浅层斑翳形成研究
- 2015年
- 目的采用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浅层斑翳形成过程中的眼表郎罕细胞(1ang—erhans’cells,LC),分析LC在角膜浅层斑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病例实验研究。对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342例(342只眼)浅层角膜溃疡和角膜炎、轻度的角膜外伤和化学伤患者,进行连续的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观察,对恢复期的LC共聚焦显微镜图像进行研究总结,分析LC在角膜浅层斑翳形成中所起的作用。结果(1)342例(342只眼)中,有317例(317只眼)患者在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中发现郎罕细胞从角膜缘的毛细血管和(或)新生血管中游离移行出来,占92.69%(317/342)。(2)有287例(287只眼)发现郎罕细胞移行参与角膜上皮细胞层及前弹力层的修复过程,占83.92%(287/342)。(3)有231例(231只眼)发现郎罕细胞在角膜上皮修复后继续移行至病灶周边部,同时郎罕细胞变形、伸出更多突触,开始参与角膜浅层斑翳的修复过程,占67.54%(231/342)。(4)有322例(322只眼)发现郎罕细胞移行聚集至病灶处,参与与角膜浅层斑翳的修复过程,占94.15%(322/342)。结论郎罕细胞在角膜浅层斑翳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根据研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1阶段渗漏移行期:毛细血管或者新生血管扩展,郎罕细胞从血管中移行出来。第2阶段角膜上皮及前弹力层的修复移行期:郎罕细胞向病灶聚集移行,参与角膜上皮的修复过程和前弹力层的修复过程。第3阶段角膜浅层斑翳形成期:郎罕细胞在溃疡灶处聚集,参与浅层斑翳的形成。
- 黎明姚晓明曹端荣郭萍田汝银彭云潘裕锦
- 关键词:郎罕细胞共聚焦显微镜
- 带活塞瓣角膜溃疡发生隐匿性穿孔临床分析
- 2014年
- 目的 采用眼前节全景OCT研究带活塞瓣的角膜溃疡发生隐匿性穿孔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角膜溃疡发生隐匿性穿孔患者11例(12只眼),采用眼前节全景OCT观察带活塞瓣的角膜溃疡,并测量活塞瓣大小.当活塞瓣开放时,角膜溃疡内口有房水渗漏,为溪流试验阳性;当活塞瓣关闭时,角膜溃疡内口关闭,为溪流试验阴性.结果 眼前节全景OCT测量发生隐匿性穿孔角膜溃疡的活塞瓣,最小为0.69 mm,最大为1.52mm,平均为(1.052±0.27) mm.结论 对带活塞瓣的角膜溃疡发生隐匿性穿孔患者进行眼前节全景OCT检查,有助于确诊角膜溃疡穿孔,可有效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对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及手术方案的设计亦有重要作用.
- 陈懿姚晓明聂丹瑶于莉苏康进黎明
- 关键词:角膜溃疡
- 人纤维蛋白胶对翼状胬肉手术结膜瓣植片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研究人纤维蛋白胶对翼状胬肉术后结膜瓣的影响。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40例翼状胬肉患者实施翼状胬肉切除术+结膜瓣移植术,A组患者(20例)术中应用人纤维蛋白胶粘合移植结膜瓣,B组患者(20例)直接缝合结膜瓣,术后7d拆线后采用眼前段OCT(AS—OCT)直接观察结膜瓣植片并测量结膜瓣厚度,2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A组(应用人纤维蛋白胶组)患者结膜瓣的平均厚度为(437.80±38.70)μm,结膜瓣下出血率为5%;B组(单纯缝合组)患者结膜瓣的平均厚度为(631.95±44.97)μm,结膜瓣下出血率为5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翼状胬肉术中采用纤维蛋白胶部分替代缝线,固定自体移植的球结膜瓣,能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结膜瓣出血、水肿的程度。AS—OCT能直接测量术后结膜瓣的厚度,从而间接了解结膜瓣水肿的程度。
- 姚晓明彭云谭美华林宝涛黎明
- 关键词:翼状胬肉结膜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