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5Z207)

作品数:15 被引量:289H指数:9
相关作者:施卫东曹卫东张德胜田飞关醒凡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济宁安泰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机械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数值模拟
  • 7篇值模拟
  • 3篇离心泵
  • 2篇低比转速
  • 2篇水泵
  • 2篇水力
  • 2篇轴流泵
  • 2篇南水北调
  • 2篇可靠性
  • 2篇搅拌器
  • 2篇喉部面积
  • 2篇比转速
  • 2篇EXPERI...
  • 1篇低比速
  • 1篇低比转数
  • 1篇低比转速离心...
  • 1篇短叶片
  • 1篇多工况
  • 1篇叶轮
  • 1篇叶片

机构

  • 13篇江苏大学
  • 1篇济宁安泰矿山...

作者

  • 10篇施卫东
  • 9篇曹卫东
  • 8篇张德胜
  • 3篇关醒凡
  • 3篇陆伟刚
  • 3篇田飞
  • 2篇陈斌
  • 2篇李伟
  • 2篇孙新庆
  • 2篇李跃
  • 1篇蒋小平
  • 1篇张文静
  • 1篇王维军
  • 1篇张晓娣
  • 1篇李敏敏
  • 1篇冷洪飞
  • 1篇刘静
  • 1篇王洋
  • 1篇李启峰
  • 1篇颜品兰

传媒

  • 6篇排灌机械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Chines...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轴流泵叶轮进出口流场的测量被引量:23
2009年
为了获得轴流泵内部流动的真实情况,设计了内部流动测量装置.运用五孔球形探针,对高效轴流泵在0.8Qopt,1.0Qopt和1.2Qopt工况下的叶轮进口和出口速度矢量分布、静压分布和总压分布进行了测量,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轴面速度、环量、圆周方向分速度和压力分布等.测量结果表明:轴流泵模型进口在0.8Qopt至1.2Qopt工况范围内,流动稳定,进口轴向速度从轮毂到轮缘逐渐减小,且进口预旋很小,不同径向位置的静压基本相等.在最优工况下,轮毂与可调叶片间无间隙时,轴流泵叶轮出口基本呈现等环量流型,轴面速度呈现抛物线分布,且效率高.若轮毂侧存在间隙,间隙处的环量、轴面速度、压力和效率均明显下降.
张德胜施卫东关醒凡曹卫东冷洪飞
关键词:轴流泵叶轮多工况五孔探针
高效区宽离心泵的研制与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基于加大流量设计法,采用增加分流叶片和增大喉部面积等措施,研制了高效区宽离心泵。运用CFD软件FLUENT对样泵进行了数值模拟,其内部流动稳定,压力分布合理,湍动能小。并通过对比试验讨论了分流叶片和喉部面积对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分流叶片可以有效地控制轴向旋涡,提高泵的扬程和效率;增大喉部面积有利于获得平坦的性能曲线,同时可以扩大高效范围和提高最高效率;研制的样泵性能曲线平坦、稳定,高效区宽,效率高,符合设计要求。
张德胜施卫东陆伟刚曹卫东李伟
关键词:离心泵水力设计
南水北调东线江都四站装置模型的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为了保证南水北调东线江都四站实型机组高效稳定运行,对模型装置不同叶片转角下的装置性能、空化性能和飞逸转速进行了测量,确定了水泵的扬程、效率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和不同工况下的最大飞逸转速。试验结果表明,装置模型流量大、效率高,符合节能改造要求,在叶片转角φ为+2°时,最高效率达到79.34%。采用高频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对不同工况下装置的振动信号进行了采集和分析。并得出结论,在不同叶片转角下,x、y、z三个方向的振动强度都随扬程的增高而逐渐增强。在扬程高于7.0m的工况下,振动强度随扬程的变化明显,振动幅度急剧提高。在最高扬程为8.8 m时,装置模型振动较强,但仍能安全可靠运行,该结论为江都四站实型机组的稳定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德胜施卫东关醒凡
关键词:水力机械轴流泵飞逸转速
低比转速离心泵内部流场分析及试验被引量:44
2010年
为了研究低比转速离心泵内部流动特性,对10种不同设计方案的低比转速离心泵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性能预测,讨论了叶轮和蜗壳的关键几何参数对内部流场和外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设计方案下泵内的静压、流线、速度和湍动能等分布,并针对复合式叶轮短叶片的分布位置和蜗壳喉部面积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文优选的方案D,通过增加偏置短叶片后,扬程提高了5.5m,效率提高了3.23%;增大蜗壳内部和喉部面积后,5种设计方案的额定点扬程均提高了约10m,效率提高了约5%,且扩大了高效区范围。该研究将为低比转速离心泵的性能优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张德胜施卫东陈斌曹卫东田飞
关键词:流场短叶片喉部面积
蜗壳基圆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联立蜗壳的两个不同形式特性方程,得出了基圆直径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基圆直径和蜗壳喉部面积及叶轮外径之间的关系。为了验证公式的准确性,在保证蜗壳其他主要几何参数不改变的前提下,取基圆直径分别为叶轮外径1.05,1.10,1.15,1.20倍的不同的蜗壳与同一叶轮匹配,数值模拟和试验分析了蜗壳基圆和泵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基圆的增大,流量扬程曲线有明显的变化,符合公式给出的变化趋势,且较大基圆对流量扬程曲线的驼峰有显著的改善;但是超过一定范围后,由于蜗壳和叶轮之间间隙的二次流增加,致使泵性能明显下降。
王洋刘静王维军张文静李敏敏
关键词:离心泵数值模拟
低比转速污水泵叶片包角对水力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0
2009年
利用商用软件FLUENT 6.2,在双坐标系下,对雷诺时均N-S方程进行离散,采用标准的湍流模型和SIMPLE方法进行求解,对5种不同的叶片包角叶轮与同一个蜗壳的耦合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低比转速污水泵叶轮与蜗壳内的压力和速度分布规律,为低比转速污水泵的性能预测,水力设计和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包角为190°的叶片工作面流速分布优于其他包角叶片工作面的流速分布,且该叶轮在隔舌附近产生高压区的面积明显小于其他包角的叶轮,选择优化后包角为190°的叶轮试验并与泵外特性模拟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若不改变泵水力部件其他几何参数,随着低比转速叶片包角由小向大变化,泵的内流特性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泵效率存在极大值.
曹卫东李跃张晓娣
关键词:污水泵低比转速叶片包角数值模拟
内装式矿用隔爆多级潜水泵设计被引量:4
2009年
介绍了一种内装式结构的矿用潜水泵的设计方法,分析了底座进水孔、泵盖高度、涡室流道及泵出水口位置对泵水力性能的影响,并优化了这些过流部件的设计;叶轮设置浮动密封环,减少了密封环的泄漏量,可提高泵的容积效率;主轴底端设置导轴承,可减少转子的径向跳动;油室内特殊设计了一种双端面机械密封,保证双端面机械密封摩擦副端面比压始终大于弹簧比压.BQW80-180-90型3级叶轮矿用潜水泵的试验结果表明:设置浮动密封环与导轴承后,泵的流量及扬程参数稳定,整机效率比MT/T 671-2005规定值高8%,与普通橡胶波纹管的双端面机械密封相比,新的密封更加可靠.研究表明:新设计的矿用潜水泵效率指标理想,泵故障率大大降低,可靠性良好.
曹卫东李跃孙新庆
关键词:可靠性机械密封
基于ANSYS/PDS的泵轴可靠性分析被引量:21
2008年
为提高泵轴的可靠性,设计时按照工程实际,将泵轴的几何尺寸、载荷、应力以及疲劳极限等各参数视为随机变量,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通过Pro/E三维实体建模、模型导入ANSYS进行静应力分析、生成概率分析文件、使用PDS模块计算可靠度等步骤,可以得到比传统设计方法精度高的泵轴失效概率及可靠度.以DLY25—270/9—37型立式多级油泵的泵轴为例进行计算,在置信度为95%时,该泵轴的可靠度为99.87%;表明这种利用ANSYS/PDS模块对泵轴进行可靠性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为泵轴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施卫东颜品兰蒋小平孙相春李启峰
关键词:泵轴可靠度蒙特卡罗模拟
不同池形中推流搅拌器功率消耗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0
2009年
利用FLUENT 6.0大型计算流体力学软件,采用非结构化四面体网格,动坐标系技术,k-ε湍流模型和SIMPLE算法,对城市污水处理中,矩形、直圆管、渐进圆管和突变圆管等4种池形的水池进行了全池数值模拟.分析了池内流体的速度场,并对不同水池中污水处理搅拌器消耗的功率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对其性能进行了预测.计算研究发现,在满足规范的池内整体流速条件下,渐进圆管水池中搅拌器消耗的功率最小;直圆管水池内流体流动较为稳定,渐进圆管水池内流体流动效果次之,突变圆管水池内的流体流动效果最差.因此,渐进圆管水池和直圆管水池是较理想的污水搅拌水池.
施卫东田飞曹卫东陈斌张德胜
关键词:搅拌器功率数值模拟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High-efficiency Axial-flow Pump被引量:50
2010年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xial-flow pump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ed to meet the needs of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of China. Owing to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of hub, blade tip clearance, much of the physical phenomena and laws involved in this complex flow field can't be fully determined.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 efficiency axial-flow pump have been simulated by RNG k-e turbulence model and SIMPLEC arithmetic based on FLUENT software.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ata from the prediction show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tatic pressure on pressure side of blades increases slightly at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with radius increasing, and keep almost constant at the same radial while increasing gradually from inlet to exit on the suction side along flow direction at design conditions. The static pressure, total pressure and velocity at inlet, impeller outlet and vane outlet were measured by a five-hole probe, and a contrastive experiment was don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hub leakag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inlet flow is almost axial and the prerotation is very small at various conditions. The meridional velocity and circulation distribution are almost identical at impeller outlet at design conditions due to steady flow and high efficiency. The residual circulation exits at downstream of the guide vane, and the circumferential velocity component increases linearly from hub to tip at small flow rate conditions. Hub leakage in adjustable blades results in the decrease of the meridional velocity and circulation at blade exit near hub.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s supply important flow structure information for the high-efficiency axial-flow pump.
SHI Weidong ZHANGDesheng GUAN Xingfan LENG Hongfei
关键词:PROBE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