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21022109)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晏赵艳会王彦春张冠文周黎更多>>
相关机构:承德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刺激
  • 2篇神经肌
  • 2篇神经肌肉
  • 2篇神经肌肉电刺...
  • 2篇吞咽
  • 2篇吞咽障碍
  • 2篇康复
  • 2篇肌肉
  • 2篇肌肉电刺激
  • 1篇电极
  • 1篇吞咽训练
  • 1篇综合康复
  • 1篇卒中
  • 1篇卒中后
  • 1篇卒中后肺炎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观察
  • 1篇脑损伤
  • 1篇康复训练
  • 1篇肺炎

机构

  • 2篇承德市中心医...

作者

  • 2篇李晏
  • 1篇姜健慧
  • 1篇于永红
  • 1篇朱海暴
  • 1篇周黎
  • 1篇张冠文
  • 1篇王彦春
  • 1篇赵艳会

传媒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康复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对不同脑损伤伴吞咽障碍疗效观察及对舌骨运动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配合康复训练对不同脑损伤伴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同电极放置位置对舌骨运动的影响。方法:55例不同脑损伤伴吞咽障碍患者按照脑损伤类型分为4组,单纯脑肿瘤压迫神经致吞咽障碍患者17例为A组,脑血栓患者14例为B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14例为C组,脑瘫患者10例为D组。4组患者均接受NMES配合康复训练,电极的放置位置采用2种方法,其一是电极放置在颏下区和喉部区域(E法);其二是将2组电极水平放置在颏下区域(F法)。所有患者采用交叉对照的方式,分别使用2种刺激方法,采用第1种电极放置方法时,每周接受NMES 10次,每次20 min,连续2周后观察4组患者吞咽功能的变化;经过1个月的清洗期,对所有患者采用第2种电极放置方法,治疗相同时间后观察患者吞咽功能的变化。4组治疗前后均进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评分(FOIS评分)和7级吞咽功能量表评分(DOSS评分),并采用吞咽造影(食道吞钡检查)观察患者舌骨运动的变化。结果:4组治疗后FOIS、DO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各组间FOIS及DO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种方法治疗后,4组舌骨垂直上抬的幅度及舌骨向前移动的幅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4组中E法舌骨垂直上抬的幅度明显大于F法(P<0.05);4组中F法舌骨向前移动的幅度明显大于E法(P<0.05)。结论:NMES法配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不同脑损伤类型出现的吞咽障碍,治疗时可根据患者舌骨运动的状况选择不同的位置进行电刺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李晏
关键词:脑损伤神经肌肉电刺激
综合康复对卒中后吞咽障碍及卒中后肺炎的影响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观察针刺、神经肌肉电刺激、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对卒中后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伴有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分为:训练组(n=188),接受普通吞咽训练;电刺激组(n=196),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吞咽训练;综合组(n=112),接受中医针刺、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吞咽训练。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周吞咽评分、肺炎发生率及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改善值,随访出院后3个月内新发肺炎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综合组吞咽障碍治疗有效率高于训练组(P<0.01)及电刺激组(P<0.05),治疗期间肺炎发生率低于训练组(P<0.01)及电刺激组(P<0.05),出院后3个月新发肺炎的发生率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组NIHSS评分改善值高于训练组(P<0.01)及电刺激组(P<0.05)。结论针刺、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吞咽训练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急性期肺炎发生率。
朱海暴周黎张冠文李晏王彦春于永红姜健慧赵艳会
关键词:肺炎吞咽障碍神经肌肉电刺激吞咽训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