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世行贷款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2011-Y20)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宋德光高丰赵魁包英夫潘伟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白城市洮北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世行贷款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在ORFV感染过程中变化规律及其对ORFV病毒复制增殖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kinase 3-kinase,PI3Ks)蛋白家族参与对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细胞功能的调节。课题组前期利用Illumina/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 virus,ORFV)感染OFTu细胞前后mRNA表达谱进行比较分析发现,PI3K在感染后宿主细胞中显著上调表达。为进一步验证,利用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别从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对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 virus,ORFV)感染不同时间段(0、3、6、12、24、48、72h)Hela细胞中PI3K的表达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与未接毒细胞相比,PI3K在感染后不同时间段均呈上升趋势,且随着感染时间延长而增加,该结果与表达谱分析结果一致。为进一步明确PI3K对ORFV侵染复制的影响,利用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对PI3K进行抑制处理后接种ORFV,收集感染后不同时间段(12、24、48、72h)细胞进行定量PCR检测和TCID50测定,结果显示,加入LY294002处理的Hela细胞,其病毒滴度低于未处理细胞中的病毒滴度,由此可见阻断PI3K对ORFV的入侵具有抑制作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PI3K对ORFV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该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对参与ORFV侵染过程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而且将为深入揭示ORFV致病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 黄后双赵魁张頔张月香张希牧周艳龙徐宝成魏广兴宋德光高丰
- 关键词:羊传染性脓疱病毒PI3KLY294002
- 羊口疮病毒农安分离株的分离鉴定及Orf059(F1L)基因的序列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利用初生胎羊鼻甲骨(Primary ovine fetal turbinate,OFTu)细胞从送检的疑似"口疮"症状的病羊唇部痂皮中分离获得1株病毒,用PCR检测、电镜负染观察及理化性质测定等方法对该分离株病毒进行鉴定,证实该分离株为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 virus,ORFV),命名为(Orf virus Jilin-Nongan,ORFV JL-NA株)。对ORFV JL-NA分离株Orf059(F1L)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获得的ORFV JL-NA分离株Orf059(F1L)基因序列长为994bp,编码329个氨基酸,与ORFV-D1701株、ORFV-Jilin株、ORFV-NZ2株、ORFV-20株、ORFV-7株、ORFV-C2株、ORFV-IA82株、ORFV-SA00株、ORFV-mi90株、ORFV-torino株、ORFV-Shanxi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4%、97.3%、99.1%、98.7%、99.0%、97.5%、98.4%、97.2%、97.4%、96.9%和96.8%。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ORFV JL-NA分离株与意大利ORFV-7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近,表明不同地区分离株的Orf059(F1L)基因差异不大。
- 苏高莉赵魁孙秀萍何叶周平潘伟包英夫李吉达宋德光高丰
- 关键词:羊传染性脓疱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