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536)

作品数:23 被引量:203H指数:10
相关作者:张涛陈玉平倩卓少元黄会云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结肠
  • 7篇结肠炎
  • 7篇溃疡
  • 7篇溃疡性
  • 7篇溃疡性结肠炎
  • 6篇通路
  • 4篇介导
  • 3篇信号
  • 3篇信号通路
  • 3篇黏膜
  • 3篇细胞
  • 3篇肠癌
  • 3篇肠黏膜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证型
  • 2篇证型分布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证
  • 2篇中医证型

机构

  • 16篇广西中医药大...
  • 10篇广西中医药大...
  • 4篇江西中医药高...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顺德职业技术...
  • 1篇遵义市第一人...
  • 1篇浙江萧山医院

作者

  • 16篇张涛
  • 7篇陈玉
  • 5篇卓少元
  • 5篇平倩
  • 4篇黄会云
  • 4篇王小平
  • 3篇陈良荣
  • 2篇陈远能
  • 2篇刘鹏
  • 2篇陈思羽
  • 2篇罗淑娟
  • 2篇王囡囡
  • 1篇朱朝阳
  • 1篇潘怀耿
  • 1篇黄晓燕
  • 1篇宋杰
  • 1篇曹火留
  • 1篇黄晓燕
  • 1篇刘畅
  • 1篇张志明

传媒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药材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LRP-3炎症小体及CCL-3在溃疡性结肠炎中表达的意义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结肠黏膜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LRP-3)炎症小体、肠黏膜内趋化因子-3(CCL-3)在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中的表达,探讨UC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40只雄性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应用自由饮用3%DSS连续1周法制备UC模型。1周后处死全部小鼠。采用苏木精-伊红及透射电镜检测结肠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结肠黏膜NLRP-3炎症小体、CCL-3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光镜下模型组黏膜上皮脱落,黏膜层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并溃疡形成;电镜下模型组上皮细胞微绒毛稀疏甚至脱落消失;细胞间复合连接松解消失;核固缩,细胞处于坏死期。模型组NLRP-3及CCL-3蛋白及mRNA表达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36±0.25、1.58±0.17、1.52±0.16及1.49±0.13,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存在结肠黏膜NLRP3介导CCL-3高表达变化,以NLRP-3炎症小体为治疗靶点对于UC防治将有望提供新的思路。
许文彬陈玉张涛罗淑娟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FOXO3调控NF-κBp50表达介导肠上皮细胞凋亡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及健脾清热活血方药干预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ulcerative colitis associated carcinogenesis,UCAC)结肠黏膜FOXO3、NF-κBp50、C-myc、肠上皮细胞凋亡及健脾清热活血方药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探讨健脾清热活血方药防治UCAC的可能机制。方法120只SPF级雄性Balb-c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美沙拉嗪组)、治疗组(低、中、高剂量组),采用DMH/DSS复合法制备UCAC模型,除正常组同步饲养外,其余各组分别予不同药物干预20周,第20周末处死全部动物。采用TUNEL染色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bloting技术检测FOXO3、NF-κBp50、C-myc表达变化。结果 UCAC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率为(18.65±2.47)%,结肠Foxo3、NF-ΚBp50、C-myc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上升,该变化与UCAC组织病理学积分呈正相关;治疗组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率为(6.54±1.13)%,结肠FOXO3、NF-κBp50、C-myc基因及其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XO3上调NF-κBp50表达诱导肠上皮细胞凋亡加速,破坏肠黏膜屏障,导致炎症持续在UCAC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健脾清热活血方药可能通过下调FOXO3、NF-κBp50、C-myc表达,介导肠上皮细胞凋亡,修复肠黏膜屏障而发挥缓解UCAC的效用。
王其进陈玉张涛平倩王小平
关键词:肠上皮细胞凋亡
健脾清热活血方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小鼠结肠组织EGF、EGFR、P-β-catenin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健脾清热活血方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UCAC)小鼠结肠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P-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探讨健脾清热活血方防治UCAC的可能机制。方法1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阻断剂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20只;除外正常组,其余各组采用1,2-二甲肼/葡聚糖硫酸钠复合法制备UCAC模型。造模后,西药组予美沙拉嗪,阻断剂组予PI3K信号通路阻断剂LY294002,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低、中、高剂量健脾清热活血方水提液,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6周。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小鼠结肠组织形态学以及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黏膜EGF、EGFR和P-β-catenin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镜下见黏膜上皮脱落,溃疡多而大,腺体萎缩,部分呈浸润癌表现;低、中、高剂量组结肠黏膜损伤程度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镜下可见部分黏膜充血并肿胀,个别低度不典型增生和淋巴滤泡出现,未见溃疡及癌变,其中中、高剂量组结肠黏膜损伤改善情况更显著。模型组结肠黏膜组织学损伤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西药组、阻断剂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则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EGFR、P-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均较正常组上调(P<0.05),而低、中、高剂量组EGFR、P-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下调(P<0.05),但各组间EGF蛋白和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热活血方可以下调EGFR及P-β-catenin表达,促进肠上皮细胞修复,诱导炎症缓解,发挥防治UCAC的作用。
张涛王囡囡陈玉刘鹏平倩林春李王小平陈远能卓少元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
慢病毒介导miR-222稳定沉默结肠癌细胞系的构建及其生物学作用
2020年
目的构建稳定沉默miR-222结肠癌HCT-116细胞系,探讨miR-222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周期、凋亡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HCT-116细胞,应用TuD RNA(Tough Decoy RNA)构建TUD-hsa-miR-222-3p Inhibitor慢病毒载体,分别转染miR-222 Inhibitor(miR-222 I)和阴性对照(NC),未感染慢病毒细胞为正常组(HCT-116)。采用MTS法检测细胞活力及Annexin V-FITC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小室模型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miR-222 Inhibitor转染HCT-116细胞后,经荧光显微镜、RT-PCR证实转染成功。与NC组和正常组相比,miR-222 I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明显降低,早期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结论miR-222基因的沉默能降低结肠癌细胞活力和阻滞周期进程、促进凋亡及抑制细胞迁移能力。
朱朝阳赖冬萍张涛丁明健卓少元黄晓燕
关键词:MIR-222慢病毒结肠癌细胞
健脾清热活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评价
目的:对中医药健脾清热活血法为主要治疗原则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各指标的改善及整体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去发现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新出路,为临床治疗和临床研究提供有力的帮助。  方法:首次文献检索...
唐秀娟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文献传递
肠屏障功能障碍及cingulin、claudin-2表达变化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通过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学、超微结构变化及结肠黏膜扣带蛋白(cingulin)、claudin-2表达,探讨UC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40只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其中正常组10只,模型组30只。除正常组外,模型组采用自由应用DSS法制备UC模型,于第8周末处死全部小鼠。应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学、超微结构及上皮黏膜屏障变化;应用AB-PAS及HID-AB染色观察结肠黏蛋白变化;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结肠黏膜cingulin、claudin-2表达。结果模型组光镜下见结肠黏膜不同程度缺损、溃疡形成,表面可见坏死组织及隐窝脓肿形成;电镜下见肠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稀疏,细胞连接间隙增宽,杯状细胞减少,线粒体肿胀,结构不清或呈空泡样变,部分可见核固缩,并见凋亡小体。模型组结肠黏蛋白表达明显较正常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cingulin、claudin-2表达分别为2.32±0.47、2.41±0.65,与正常组比较,其表达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ngulin通过促进claudin-2表达上升,破坏肠黏膜屏障完整,增加肠黏膜通透性导致结肠黏膜免疫反应异常,可能在UC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
陈思羽黄会云陈玉平倩张涛
关键词:肠黏膜屏障溃疡性结肠炎
从结肠黏膜超微结构变化及Claudin-2、5表达探讨健脾清热活血方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从治疗前后中医症状、Claudin-2、5表达水平及黏膜超微结构变化,探讨健脾清热活血方干预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临床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分别给予健脾清热活血方和美沙拉嗪治疗,疗程为12周。应用结肠镜复查及组织病理学技术比较治疗前后结肠黏膜组织学Geboes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检测结肠黏膜Claudin-2和Claudin-5表达;应用透射电镜检测结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中医证状积分,主客观指标合参评估健脾清热活血方的临床效用。[结果]从总体疗效分析,治疗组(80.0%)和对照组(76.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主要效应指标分析,治疗后,2组患者肠镜评分、肠黏膜组织学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次要效应指标分析,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周综合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4周及8周症状积分虽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laudin-2表达比治疗前显著下调;Claudin-5表达比治疗前显著上调(P<0.05)。电镜下治疗前上皮细胞微绒毛稀疏、变短,细胞间连接松散间隙增宽;治疗后上皮细胞微绒毛排列整齐结构基本完整,细胞间相互连接紧密。[结论]健脾清热活血方可能通过下调Claudin-2、上调Claudin-5表达,修复肠黏膜机械屏障,诱导肠黏膜炎症缓解,从而发挥治疗效用。
绳荣湍陈良荣方健松张涛邱燕婷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CLAUDIN-5
基于分子对接和网络药理学探讨绞股蓝-半枝莲药对防治大肠癌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应用分子对接和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绞股蓝-半枝莲药对防治大肠癌的潜在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绞股蓝-半枝莲的主要活性化合物,并筛选出两味中药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借助GeneCards、TTD、CTD数据库获取大肠癌的相关靶标。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6.1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网络、靶蛋白互作PPI网络。采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注释分析。借助AutoDock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根据筛选条件得到绞股蓝-半枝莲药对15个活性化合物和116个药物靶点,与大肠癌相关靶点49个,通过GO分析得出36个生物过程(BP,biological process)、11个细胞组分(CC,cellular component)、16个分子功能(MF,molecular function),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出67条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从分子对接和网络药理学层面初步揭示绞股蓝-半枝莲药对的活性化合物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防治大肠癌,其分子机制与可能TP53、JUN、MAPK1、HSP90AA1、EGF、IL6、EGFR、PTGS2等信号相关,涉及癌症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胰腺癌、PI3K-Akt信号通路、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癌症中的MicroRNA、p53信号通路等,为后续多靶点药物研发、分子生物学实验及相关临床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赖冬萍张涛廖美华丁明健杨武
关键词:分子对接网络药理学大肠癌信号通路
健脾清热活血类方药对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功能障碍及claudin-2、claudin-5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基于检测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组织形态、超微结构、上皮紧密连接,及紧密连接蛋白claduin-2、claudin-5表达的变化,探讨健脾清热活血方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机制。[方法]72只雄性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低、中、高剂量),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自由饮用3%DSS 6周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自第7周起分组给药,模型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对照组予艾迪莎,治疗组予不同剂量健脾清热活血方,连续给药4周,第11周末处死全部小鼠。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肠黏膜组织形态、超微结构及黏蛋白变化;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2、claduin-5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光镜下见结肠黏膜不同程度缺损、溃疡形成,表面可见坏死组织,以及隐窝脓肿形成;电镜下见肠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稀疏,细胞连接间隙增宽,杯状细胞减少,线粒体肿胀,结构不清或呈空泡变,部分可见核固缩,并见凋亡小体;结肠黏蛋白分泌下降。治疗组光镜下见结肠黏膜充血肿胀、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可见隐窝脓肿,未见明显溃疡;电镜下见肠上皮细胞表面绒毛排列尚整齐,可见线粒体肿胀,核固缩及凋亡小体;结肠黏蛋白分泌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claudin-2表达呈上升趋势、claudin-5表达呈下降趋势;治疗组claudin-2表达下降及claudin-5表达上升,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热活血方药可能通过降低claudin-2表达、上升claudin-5表达,促进黏膜修复,达到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效用。
洪流东黄会云陈玉陈思羽张涛
关键词:CLAUDIN-5溃疡性结肠炎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讨四逆散“异病同治”溃疡性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6
2022年
目的:以中医“异病同治”理论为依据,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方法探讨四逆散“异病同治”溃疡性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靶点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等中药化合物数据库结合文献挖掘获取四逆散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结合GeneCards、OMIM、DRUGBANK、TTD等数据库获取四逆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绘制四逆散“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及“中药-共有靶点-疾病”网络。借助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PPI网络,分析获得核心作用靶点。采用Metascape平台工具对四逆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的共有靶点进行GO分析、KEGG通路分析等。使用AutodockTools软件对四逆散主要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四逆散化学成分144个,对应靶点257个,溃疡性结肠炎331个,肠易激综合征866个,以及44个药物成分和疾病共同靶点。PPI网络中关键蛋白排名靠前的几个靶点为TP53、AKT1、IL-6、TNF;获得GO、KEGG富集分析结果排名靠前的有20种生物过程、15种分子功能、8种细胞组分及22条信号通路。KEGG分析其调节的通路主要与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成分与对应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四逆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可能涉及以TP53、AKT1、IL-6、TNF等核心靶点为代表,其实现异病同治的作用可能与调控PI3K-AKT、TNF、JAK-STAT等信号通路有关。
卢鑫张馨月林逸婷张涛赖冬萍
关键词:四逆散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异病同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