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60166)

作品数:10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作者:张志勇何敏覃健农清清容敏华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山区综合技术开发中心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基因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基因多态性
  • 3篇巴马地区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脂蛋白
  • 2篇衰老
  • 2篇老人
  • 1篇代谢途径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短串联重复
  • 1篇短串联重复序...
  • 1篇休克
  • 1篇血脂
  • 1篇血脂分析
  • 1篇血脂异常
  • 1篇遗传学

机构

  • 10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广西山区综合...
  • 1篇南宁市疾病预...

作者

  • 10篇张志勇
  • 9篇何敏
  • 8篇覃健
  • 7篇农清清
  • 6篇容敏华
  • 5篇黎湘娟
  • 4篇臧宁
  • 4篇黄和明
  • 4篇张楠
  • 3篇李刚
  • 3篇廖明
  • 3篇肖德强
  • 2篇韦世录
  • 2篇胡天桥
  • 2篇李春宏
  • 1篇梁桂云
  • 1篇蒋作祎
  • 1篇黄倩倩
  • 1篇施礼威
  • 1篇蒋贵发

传媒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poB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与广西巴马县长寿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基因(ApoB)XbaI多态性与环境因素在巴马地区长寿现象发生中的交互作用。方法于2008年5月在广西巴马长寿地区(平洞、西山、甲篆)和非长寿区(那社、局桑)选择90~110岁的长寿者200例作为长寿组,选择48~89岁的健康成年人280例作为对照组,并将对照组中140例来自长寿地区的人群及140例来自非长寿地区人群进行了年龄与性别的匹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的ApoB基因进行基因分型。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巴马长寿发生的环境及遗传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长寿组的X+X-+X+X+基因型和X+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携带X+X-+X+X+基因型及生活在长寿地区个体长寿的OR值分别为2.475和7.642,地理环境因素及X+X-+X+X+基因型两者的交互作用呈现超相乘模型(OR=21.686,γ=1.513)。结论 ApoB基因XbaI多态性可能与广西巴马长寿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基因多态性与地理环境因素共同存在时,对巴马长寿的促进作用大于两者单独存在的作用。
黎湘娟张志勇容敏华蒋作祎覃健臧宁农清清肖德强李刚吕泽平黄和明何敏
关键词:载脂蛋白B巴马地区
巴马长寿人群血清长寿标记蛋白的鉴定及血脂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筛选广西巴马长寿老人的血清特异蛋白,并进行分离及鉴定,探讨相关脂蛋白与长寿的关系。方法以巴马长寿区长寿老人62例为长寿组,巴马非长寿区无长寿家族史的健康对照者41例为对照组,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化飞行-时间质谱检测2组人群的血清蛋白表达谱,并分析差异蛋白;一维电泳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分离并鉴定目的差异蛋白;再选择包括长寿组的入选者257例长寿老人为长寿老人组,包括对照组的入选者123例非长寿老人为非长寿对照组,检测2组HDL-C和TG水平。结果分子量在1000~10 000,共检测长寿组与对照组表达差异的蛋白有25个(P<0.05),在长寿组高表达的4个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比值>2;对蛋白5336.81进行分离鉴定,其可能与血脂代谢密切相关的载脂蛋白(apo)C-Ⅱ酶解片段;长寿老人组的HDLC水平高于非长寿对照组(P<0.01),2组的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马长寿老人与巴马非长寿区对照人群的血清蛋白图谱存在差异;apoC-Ⅱ蛋白在巴马长寿老人中的适度高表达,可能是其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较少的原因之一。
容敏华张志勇臧宁廖明覃健农清清吕泽平黄和明何敏
关键词:脂蛋白类质谱分析法血脂异常
FOXO3A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巴马县长寿现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了解FOXO3A基因8个SNPs位点在广西巴马地区不同人群中的频率,探讨FOXO3A基因多态性与巴马地区长寿现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技术对广西巴马长寿地区177例长寿老人(年龄90~110岁,长寿组)以及巴马非长寿地区148例健康成年人(年龄48~89岁,对照组)的FOXO3A基因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长寿组中FOXO3A基因rs2764264、rs9400239、rs13217795、rs2802288、rs2802292位点的小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连锁不平衡构建两组人群的FOXO3A基因8个SNPs位点的单体型,发现了GA、AG、TTTGTC、GTCGCT、TCTGTC5个主要的单体型(频率>5%)。与对照组比较,长寿组中单体型AG的频率较高,单体型TTTGTC的频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XO3A基因5个SNPs及2个基于连锁不平衡构建的单体型可能与巴马长寿地区的长寿现象有一定的联系。
黎湘娟张志勇覃健张楠容敏华农清清何敏
关键词:巴马地区
巴马长寿人群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基因-环境、基因与基因交互作用对长寿人群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5个乡镇,按百岁老人比例分为长寿区和非长寿区,采用单纯病例研究法,对其中≥90岁老年人189人进行调查,采集血液样品,检测CSF1PO A9等23个等位基因或基因型,以居住长寿区或非长寿区为环境暴露因素,采用交叉乘积比值比(COR)分析基因-环境、基因-基因交互作用。结果居住巴马长寿区分别与等位基因D7S820 A12(COR=0.353,95%CI=0.142~0.882,χ2=5.287,P=0.021)、等位基因TH01 A10(COR=0.111,95%CI=0.038~0.328,χ2=17.439,P=0.000)及基因型TH01 A9-10(COR=0.062,95%CI=0.014~0.283,χ2=21.009,P=0.001)存在负相乘模型交互作用;等位基因D7S820 A12与TH01 A10的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显示,两等位基因无交互作用(COR=1.536,95%CI=0.543~4.345,χ2=0.279,P=0.597)。结论携带等位基因D7S820 A12、TH01 A10、基因型TH01 A9-10可能会减弱居住在巴马长寿区人群获得长寿的可能性;巴马不同地理环境居住地与基因的交互作用可能影响巴马人的长寿,可能是造成巴马长寿人群在空间分布不均的原因之一。
容敏华张志勇臧宁廖明胡天桥黎湘娟覃健农清清张楠肖德强韦世录李刚吕泽平黄和明何敏
关键词: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STR基因多态性与巴马地区老人长寿的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广西巴马长寿老人TH01等15个STR多态位点与长寿的关系。方法调查巴马长寿区长寿老人167例(长寿组),非长寿区的长寿老人22例(对照1组),非长寿区无长寿家族史的健康对照者134例(对照2组)。采用多色荧光标记的聚合酶链反应-短串联重复序列(PCR-STR)技术及自动测序法,检测各组人群TH01等15个STR位点等位基因分型。比较长寿组和各对照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的差异。结果长寿组分别与各对照组相比频率有差异(P<0.05)的等位基因或基因型如下:TH01-A10、CSF1PO-A9、TH01A9-10频率低于对照1组;D19S433-A17、D7S820-A10、D7S820-A11频率高于对照2组,D7S820-A12/A13/A14三个等位基因、vWA-A17、D8S1179-A15、D5S818 A10-12低于对照2组。结论巴马长寿群体有着自己特有的、异于其他地区长寿群体的STR等位基因分布。在巴马长寿人群中发现了TH01、CSF1PO、vWA、D19S433、D7S820、D5S818、D8S1179等位点等位基因的置换或突变可能与长寿或衰老的进程相关。
张志勇容敏华臧宁廖明胡天桥黎湘娟覃健农清清张楠肖德强韦世录李刚吕泽平黄和明何敏
关键词: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
广西巴马县境内长寿老人区域分布及人群头发中化学元素含量的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分析广西巴马县境内长寿人群空间分布特征,并测量不同区域人群头发中化学元素的含量,探寻两者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以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07年抽查登记资料为基础,采用Mapinfo8.0软件绘制能够直观反映巴马县长寿人群(85岁及以上)各乡镇地域分布情况的专题地图。选取巴马县长寿率最高的3个乡:甲篆、西山、平洞(长寿区域)以及长寿率最低的两个乡:那设、局桑(非长寿区域)作为研究现场,以年龄分层随机选取两区域5~109岁健康且无染发(或头发稀少而有胡须者)的当地农民各3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为长寿区组和非长寿区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检测不同区域人群头发、饮用水及土壤中Ca、Cd、Co、Cr、Cu、Fe、K、Li、Mg、Mn、Mo、Na、Pb、Sr、V、Se、I、P、Zn、Hg20种化学元素的含量。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巴马长寿人群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呈相对聚集性分布。长寿区域与非长寿区域相连,长寿区域85岁及以上和100岁及以上老人的比例均高于非长寿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长寿区组比较,非长寿区组头发中Na、Li、Mg、Mn、Pb、Sr、K、I8种元素含量较高;饮用水中Na、Li、Mg、Mn、Fe、V6种元素含量较高,Ca、Zn、Co、Hg4种元素含量较低;土壤中Na、Mo、Se、Hg4种元素含量较高,Cu、P、I、Cd4种元素含量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区域人群头发中Li、Mg、Mn、Na的含量与饮用水中元素含量趋势一致。结论巴马长寿区域与非长寿区域人群头发中有着不同的化学元素组成,其与巴马长寿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张楠陆华湘张志勇黎湘娟覃健何敏唐咸艳
关键词:头发化学元素
广西长寿地区人群白细胞DNA总体甲基化水平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比较广西长寿地区巴马县人群与一般地区人群的白细胞DNA总体甲基化水平,探讨长寿与DNA甲基化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1)在巴马县长寿村落抽取健康个体199人组成实验组,另抽取与实验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个体163人组成对照组。(2)取研究对象外周血2 ml,分离白细胞、提取DNA,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中胞嘧啶(dC)和5-甲基胞嘧啶(5-dmC)浓度,计算5-dmC/(dC+5-dmC)比值,以比值代表研究对象总体甲基化水平。结果(1)对照组和实验组研究对象的总体甲基化水平都呈增龄性下降,下降速率分别为-0.874 3和-1.151 7,年龄与甲基化比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480和-0.639;(2)实验组人群DNA总体甲基化水平比对照组的高(P〈0.001);分年龄组段比较,在10~、20~、40~、50~、60~年龄段,实验组人群的甲基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巴马县人群长寿与其DNA总体甲基化水平较高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张志勇李春宏仇小强农清清何敏覃健蒋贵发黄明立
热休克蛋白70血清表达水平与广西巴马地区人群长寿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广西巴马地区人群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血清表达水平,探讨其与长寿现象的相关性。方法:巴马地区人群为长寿组(126例),非巴马地区人群为对照组(160例)。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一般状况,排除干扰因素,ELISA检测两组人群血清中HSP70的表达水平。结果:巴马地区人群血清中HSP70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长寿组血清中HSP70与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长寿组血清中HSP70与年龄、血糖相关(P<0.05)。结论:HSP70血清表达水平与巴马长寿现象存在有一定的联系。
施礼威覃健何敏梁桂云黄倩倩黄永全农清清张志勇
关键词:HSP70热休克蛋白质类
长寿及衰老相关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长寿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通常认为,环境与遗传两大因素共同决定了寿命。近年来,长寿的遗传学研究倍受关注.大量衰老及长寿相关基因的研究结果逐步揭示了生理功能、代谢途径等对长寿的重要影响。本文就近年报道影响长寿和衰老的基因作简要概述。
容敏华张志勇何敏
关键词:衰老相关基因生理功能代谢途径遗传学
DNA甲基化与衰老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8年
DNA甲基化与衰老的研究是近20a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概括DNA甲基化理论研究进展,探讨影响甲基化与衰老的主要因素,以揭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并分析了与甲基化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李春宏张志勇
关键词:衰老DNA甲基化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