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9A030302002)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 相关作者:梁栋王海蓉雷毅莫善军陈振中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东省公安厅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 轻质水泥基结构火灾经历温度的红外热像检测实验被引量:1
- 2011年
- 以轻质水泥基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红外热像和多通路温度传感器检测材料在火灾中经历的最高温度。在红外热像温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轻质水泥基材料的红外热像平均温升与其受火温度及强度损失的回归方程,得到该结构的火灾损伤的检测和评估模型。结果表明:(1)作为含有气泡状有机质的新型建筑材料,其高温作用后的红外热像温升明显较混凝土结构高;(2)材料的受火温度和材料强度损失的检测模型分别为:T=472.734 458x-587.909 642和f(T)/f0=110.662 138-0.154 507x;(3)通过红外热像检测模型,可评估火灾后的轻质水泥基材料的损伤程度,获得结构破坏前兆信息。
- 王海蓉陈振中梁栋
- 关键词:火灾红外热像
- 轻质水泥基墙体材料的火灾性能实验研究
- 2012年
- 利用热线法和液压伺服机,通过轻质水泥基墙体示范材料的现场测试测定火灾作用之后轻质竹纤维墙体的导热系数、残余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研究了火灾温度对墙体保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350℃时,剩余弹性模量最大,超过400℃之后,剩余弹性模量急剧下降;200℃时,材料的强度开始下降,400℃时,材料强度下降剧烈,600℃左右的高温作用会使材料严重破坏,并损失76%左右的抗压强度;200~350℃时,导热系数短暂下降,温度超过500℃时,少量开口气孔的存在使得材料的导热系数达到最大。
- 王海蓉赵哲梁栋
- 关键词:剩余抗压强度
- 聚氨酯软泡热解动力学与阴燃点燃特性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研究了无阻燃聚氨酯软泡在空气气氛下的热解行为,采用遗传算法计算得到"4组分4阶段反应"全局表观动力学模型。在自制小尺寸火灾可燃物阴燃试验台上对无阻燃聚氨酯软泡进行点燃实验研究,分析加热至不同温度下可燃物表面温度变化。结果表明,点燃过程可燃物反应机理与表观热解动力学模型趋于一致,点燃过程分为自加热酝酿期(TC1>200℃)、热解吸热期(200℃265℃),聚氨酯软泡的临界阴燃点燃温度为328℃。
- 雷毅梁栋莫善军
- 关键词:阴燃动力学模型遗传算法聚氨酯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