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101608)
- 作品数:58 被引量:253H指数:9
- 相关作者:甄彤廉飞宇梁义涛史卫亚张元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甲酸乙酯与氮气混合熏蒸对赤拟谷盗的毒力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采用广口瓶密闭熏蒸法,系统研究了氮气浓度、甲酸乙酯浓度、处理时间、温度等影响因子对熏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气浓度的提高可显著增加甲酸乙酯对赤拟谷盗的熏蒸效果(P<0.05),在12μL/L的甲酸乙酯浓度下,78%的氮气浓度中,赤拟谷盗的校正死亡率为5.6%,而在95%的氮气浓度中,校正死亡率达到91.7%;不同氮气浓度下,甲酸乙酯均显示出良好的速效性,在24 h内即可发挥很好的熏蒸活性;温度对氮气和甲酸乙酯混用的熏蒸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所有供试温度条件下(15.0~32.5℃),低温下氮气与甲酸乙酯的熏蒸效果显著优于高温(P<0.05);在25.0℃条件下熏蒸24 h,氮气浓度为78%、87%、90%和95%时,甲酸乙酯对赤拟谷盗的LC50分别为20.72、17.49、14.77、9.00μL/L。
- 唐培安吴学友宋伟
- 关键词:赤拟谷盗甲酸乙酯
- 钢筋混凝土地下粮仓准静态温度场数值模拟被引量:15
- 2014年
- 研究准静态温度场可以为地下粮仓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大直径钢筋混凝土地下粮仓的物理模型,根据粮仓实体围护结构和地下环境条件,研究地下粮仓在不通风情况下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分析粮堆温度总体变化趋势和温度场与仓内几何尺寸关系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变化,地下粮仓内粮堆温度由外到内逐渐趋向于所处恒温层温度,仓中通风道内空气柱能起到均匀降温的作用。
- 陈桂香岳龙飞王振清王海涛张虎
- 关键词:固定化催化活性
- 玉米象诱捕数量与粮堆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 2015年
- 2014-06—2014-09,采用诱捕陷阱对南宁沙井粮库里的害虫进行了诱捕试验,结合粮堆内温度的分布,分析了害虫诱捕数量与粮堆温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收获的小麦中,玉米象为主要的仓储害虫,占诱捕害虫总数的95.26%;在22~29.6℃的温度下,玉米象每周的诱捕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符合线性增长的趋势。由初始诱捕到的害虫密度,结合粮温,利用陷阱诱捕器可以预测出仓内害虫的发生趋势和危害水平,指导仓储害虫的防治工作。
- 李苗祝玉华甄彤党豪张振军吕宗旺
- 关键词:粮食储藏仓储害虫玉米象粮堆温度
- 温度场下利用元胞自动机建立粮仓害虫模型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粮仓温度是影响粮仓害虫种群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试验基于元胞自动机对赤拟谷盗害虫在静态温度场和动态温度场进行模拟,发现害虫种群为了适应生存会趋向于有利于本种群发展的温度。周围温度可以影响害虫种群的发展,区域位置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温度,能影响害虫种群的发展趋势。如果害虫的变化跟不上温度的变化,将会因温度过高或者过低而死亡。
- 牛波张元廉飞宇秦建平王雪
- 关键词:元胞自动机赤拟谷盗
- 仓储小麦隐蔽性害虫的检测模型及算法被引量:2
- 2016年
- 粮食在存储过程中极易发生虫蚀现象,因此需要一种快速高效的检测手段来检测粮食是否染虫。结合机器学习和生物光子学的相关理论,分别测量正常和含虫小麦的自发光子数,然后提取8个统计特征和13个直方图特征,分别采用线性判别分析LDA和二次辨别分析QDA算法对正常小麦和含虫小麦进行识别,同时针对小样本情况下协方差矩阵奇异性问题,引入正则化判别分析RDA方法,对QDA算法进行优化,提高分类正确率。实验结果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史卫亚乔娜娜梁义涛王锋
- 关键词:生物光子统计特征直方图特征
- 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目标函数变化分类动态优化被引量:7
- 2017年
- 由于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都随着时间而改变导致其最优值也发生改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目标函数变化分类动态优化算法。首先对动态优化问题进行定义,明确问题的研究对象,提出对目标函数随时间变化程度分类的思想,通过对变化的函数进行监测的方法将其分为剧烈变化、中等程度变化和弱变化三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的强度变化对粒子群算法采用不同的改进策略,最后将不同的策略融入计算。通过采用移动多峰问题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能监测目标函数变化,并能随时跟踪到最优解,平均离线误差相对于标准粒子群算法更小,性能更稳定。
- 苏玉孔国利
- 关键词:粒子群算法动态优化
- 混沌理论在储粮害虫预测中的应用研究展望被引量:1
- 2015年
- 针对我国储粮害虫预测所面临的技术需求,分析了储粮害虫预测预报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研究解决储粮害虫前期预测问题为目标,围绕储粮害虫种群数量、生长规律、发生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等进行探讨并做出展望,探索运用混沌理论中的相空间重构、庞卡莱截面、返回映像和自相关函数等方法对害虫发生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和预测,将混沌理论运用于粮虫的预测预报领域,寻求储粮害虫预测技术的创新点与突破点,为储粮害虫预测预报技术提供支撑,对完善储粮害虫预测技术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指导意义。
- 党豪孙福艳吕宗旺甄彤曹阳赵会义
- 关键词:混沌模式识别最大LYAPUNOV指数
- 封闭式粮仓通风控制中的智能算法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对于封闭式粮仓,及时通风是防止粮食霉变,确保粮食储藏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大多数粮库仍采用基于经验的人工通风方式,造成大量的无效通风甚至有害通风.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源信息融合技术,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智能通风算法.试验结果和实际应用表明,应用该智能通风算法取得的通风效果大大优于人工通风方式.
- 孙彪瑞廉飞宇
- 关键词:信息融合
-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在RFID认证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在对低成本RFID系统的安全需求,以及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在RFID认证中应用的理论可行性分析基础上,对一种基于PUF的认证协议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该协议只能实现读写器对标签的单向认证,且效率非常低。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PUF的RFID通用认证模式。该认证模式可以在保证安全认证的同时,提高认证效率,实现标签和读写器之间的双向认证。
- 张瑾瑾张浩军
-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黄曲霉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6年
-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剧毒性和严重的致癌性、致畸性和致突变性,摄入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农作物和食品会对人类和动物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基于十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电化学传感机理方面概述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黄曲霉毒素检测中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介绍了各类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制备方法和检测性能。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相比于传统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具有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成本低、便于微型化等优势。金纳米颗粒、碳纳米管等纳米材料的使用将进一步提高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以及抗原或抗体的固定效率。超微电极技术、传感器阵列技术以及微流控技术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提高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毒素检测中的性能。
- 马海华张元甄彤孙楫舟夏善红
-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免疫分析纳米材料